王 祎
(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 南京市 210000)
敬業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倡導培育和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是職業勞動者具備的科學的職業價值觀。中職生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勞動大軍,是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他們樹立并努力踐行敬業價值觀既決定著個人的職業成敗,更關系到國家的興旺發達,因此,培養中職生敬業價值觀成為中等專業學校肩任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合格勞動者重任的落腳點。近年來,學校通過各種形式加強中職生愛崗敬業職業道德規范的教育和培養效果顯著,但是與企業對優秀勞動者的要求仍有較大的距離。因此,培養中職生科學的職業價值觀、敬業價值觀仍然是職業教育工作者面臨的神圣而又艱巨的任務。
價值觀是人們在處理普遍性價值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是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它包括認識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價值觀支配著人的態度、信念和行為,同時一個人的態度、信念和行為也反映著其價值取向。中職生在學習生活中的種種表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敬業價值觀狀況,因此,筆者從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學習生活的狀態調查入手,通過調查問卷、查閱資料、班主任及學生座談、企業訪談等形式,獲得他們身上普遍存在的影響敬業價值觀培養的第一手材料,分析其原因,探索培養中職生敬業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調查顯示:中職生學習生活總體向上,但少數學生身上仍存在著一些與敬業價值觀培養背道而馳的頑習,主要體現:遵章守紀不夠,責任心缺乏,學習勤奮不夠,專業情感不濃,學習成績差異顯著,不主動參加活動等。
中職生生理、心理的因素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身體迅速發育成長極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身體生長發育成熟接近成人,但心理發展半成熟半幼稚。這一階段他們身上表現突出的心理特點有:一是容易沖動,行為不易預測,逆反心理較強,對于父母和老師的批評和勸導往往產生抵觸情緒。二是主體意識日趨增強,渴望擺脫約束、打破權威、獲得自由,把紀律當成束縛個性自由的東西,不屑于學校的規章。三是既自大又自卑,張揚個性的同時,內心又有著深刻的自卑,對未來生活期望值不高,對成功的渴求不強。四是重義氣,集體主義觀點狹隘,容易陷入“小團體主義”、“哥們義氣”的泥潭。這些是中職生違紀、責任心缺乏等一系列表現的生理、心理原因。
學校教育與中職生發展不協調因素學校教育,包括教育教學內容、方式、評價等都還沒有真正貼近中職生的實際,與其發展不協調。
立足中職生實際,發揮中職生在敬業價值觀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價值觀教育與引導的過程是一個促使學生的內心心理需要與外在的社會規范進行對話與溝通的過程,因此,要立足中職生實際,激發其主體功能,變單純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充分肯定并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實現學生的自我對話與自我教育。
立足中職生實際,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首先加強和改進德育課堂教育。德育課堂要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變單向灌輸為師生的相互溝通與對話,使敬業價值觀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心田。同時要以“職”字當頭,體現專業特色,發揮各門學科的教育功能。
立足中職生實際,充分發揮日常思想教育的促進作用。敬業價值觀的內容根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不論是班主任進行的班級日常管理還是學校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都是培養中職生敬業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貼近學生、以學生為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幫助、關心、學生,使他們樹立起敬業的價值觀。
立足中職生實際,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良好的校風、教風、班風、學風促進學生價值行為的養成;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敬業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的意識中;校園環境建設使“墻壁會說話”,也有助于學生價值行為的養成。
立足中職生實際,充分發揮學生實踐活動的教育作用中職生敬業價值觀的教育有賴于學生的實踐活動。注重在學生的實訓、實習中進行敬業價值觀教育,以身邊優秀典型為榜樣,挖掘平凡事例中的不平凡閃光點,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勤奮努力、腳踏實地的優秀品質。
[1]職業道德與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4]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
[5]曹硯輝.論當代醫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教育與職業,2014.10.
[6]于微.加強當代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時效性的問題與對策.教育與職業,2014.10.
[7]張進輔.青少年價值觀的特點.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