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建筑質量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隨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利普遍使用,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認識和重視。在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正確的認識裂縫的產生,同時采取的有效的措施來減少施工裂縫,改善施工質量,對于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建筑后澆帶就是建筑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嚴格的按照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建設規定等,在基礎底板、墻結構和梁結構等相應位置,將建筑結構人為的劃分成幾個部分,經過構件內部的收縮后,采用一定的施工技術處理方式對這些劃分結構的施工縫隙進行科學處理,將其形成一個完整連接體的處理過程。
第一,消除沉降高度差。建筑項目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結構,在建筑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因為沉降不同而造成建筑結構的裂縫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降低因為沉降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就必須要利用后澆帶完成施工建設過程,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的發揮后澆帶作用,將建筑結構分為兩個部分,等到主體結構施工結束后,對于沉降量較大的施工項目,可以通過對沉降位置進行很好的混凝土澆筑處理,從而將其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在對后澆帶澆筑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考慮不同受力情況的問題,對其不同受力情況進行有效的計算和確定后,需要對由于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進行很好的考量,比如通過壓力差和高度差的調整,從而保證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第二,消除溫度收縮帶來的影響。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溫度的較大變化而造成混凝土結構產生一定的收縮,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熱脹冷縮效果。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是在混凝土施工結束兩個月內。如果混凝土結構在收縮過程中受到一定的約束,則很容易由于結構內部產生溫度應力,但是當內外溫差變化較大時,就會造成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一旦產生溫度裂縫后,就需要利用后澆帶施工過程,對混凝土施工過程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間,從而降低混凝土收縮應力影響,降低混凝土裂縫的發生概率。因此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做好新混凝土結構和舊混凝土結構之間的連接處理,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證混凝土結構的良好施工,減少溫度裂縫的發生。
在后澆帶施工過程,要想保證整個建筑施工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寬度和間距的控制。通常情況下,對于不同高度和樓層的建筑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嚴格好后澆帶的間距,比如二十二層以下的樓板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有受力效應的鋼筋不能夠斷開,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采用較大的跨度時,就需要將整個受力的鋼筋結構進行斷開,之后在后澆帶處理過程中,對其進行焊接處理,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因為樓板兩頭壓力過大而造成樓板結構的彎曲,在建筑施工后澆帶寬度控制過程中,需要保持其寬度超過7米。如果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其建造的施工圖紙有預留的話,則按照施工圖紙的預留大小進行施工,如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需要按照施工圖紙預留的話,則需要按照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樓間距預留和控制,這樣才能夠保證建筑物施工得到有效的控制,提升整個建筑物的施工質量。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的收縮變形是在施工后兩個月內發生的,因此在整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就需要在沉降完成后,立即進行后澆帶的澆筑施工,按照施工進度和施工要求選擇適合的施工時間,從而能夠有效的按照施工圖紙完成施工建設過程,保證施工建設的及時性,不會由于時間拖延而影響了后澆帶的施工時間,進一步降低了施工質量。
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對于材料和位置選擇是非常關鍵的,通常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后澆帶的施工位置選擇在混凝土結構受力最小的位置,對于剪力墻結構施工過程中,通常不能夠在中間位置設置后澆帶,需要在模板結構中混凝土受力最小的位置選擇作為后澆帶的施工位置,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因為剪力過大而造成對整個混凝土結構的較大壓力,從而影響了后澆帶施工的順利開展。
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材料也需要嚴格的進行篩選,在材料選擇過程中,需要將裂縫位置清理干凈,將多余的積水全部清除后,同時保證后澆帶施工位置超過一天以上的保濕處理,在選擇施工材料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收縮情況較小或者是不會出現收縮情況的施工材料,比如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劑,這樣能夠使得整個后澆帶的結構強度變得更加穩定,通過開展有效的振搗、配置工作后,使得后澆帶施工過程高效實施。
預設模板是后澆帶施工一個重要施工環節,在這個施工階段,需要保證鋼絲網模板的網格均勻和穩定,對其采用的鋼筋直徑一定要統一,確保模板的規格和強度等都嚴格的按照施工要求和施工計劃選擇,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在沒有出現變化的情況下,需要嚴格的按照施工圖紙完成施工過程,避免出現違反施工操作規程的情況。最后對于地下室修建的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地下室大梁的支撐荷載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支撐荷載需要進行承受能力測試,保證其所承受的應力在其實際能夠承受的范圍內。
在澆筑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預防處理,嚴格的對后澆帶完成振搗施工過程,在振搗過程中用力要均勻,振搗力度需要控制在樓板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保證整個澆筑過程的順利開展。
這是后澆帶的最后施工工序,在后期養護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防水保護,避免因為積水對后澆帶施工質量產生不利影響,通過在后澆帶一側使用擋水磚,從而保證水流的正常流向,提高后澆帶的施工質量。
在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設置后澆帶是為了避免因為溫度或者是收縮應力作用等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產生的不利影響,通過對裂縫問題進行處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有效的解決因為沉降、溫度、材料性能變化等方面引起的裂縫問題,有效的提高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進一步改善建筑施工技術,提升建筑項目的施工效益水平。
[1]梁敬俠.論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2):121-122.
[2]張勇.淺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3(03):79-80.
[3]閆文凱.淺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0):211.
[4]張海玉.淺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3(0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