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社朝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由原來課堂的操縱者變為了引導者,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學活動在師生雙邊的互動過程中得以完成。可喜的是,教師在教學中熱情高漲,信心十足,逐步轉變了教學觀念。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現在就談一談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語文教學 ?困惑 ?教學觀念 ? 新課程改革
一、課堂時間不能有效利用
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勇于實踐探究。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教師需轉變教學觀念,合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減少維持課堂紀律,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對于一些比較精彩的話語或者合理的建議,可以在語文學習園地內進行展示。
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科學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保障,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要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但是如果教師不能精心設計,就會使一部分學生動起來,而還有部分學生不能真正參與進來,沒有機會表現自己;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合作的時候不會和其他學生交流,不會傾聽,使得合作探究只流于形式,而達不到真正合作的目的。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再去合作探究,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和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也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思考,有了自己的見解后再去交流,最后達成一致意見。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不同見解、不同發現,這些分歧很可能就是教學的重難點,單靠學生的認知很難解決,需要教師對合作學習給予正確的引導,參與到學生中間,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和碰撞出來的火花。
三、語文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
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前提。在語文教學中,單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發揮集體能力,相互幫助、相互補充、相互合作。當今教師面臨很多挑戰,需要教師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現今的語文教學也不再是單純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它涉及多方面的內容,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另外,語文教師還要和同行合作,以取長補短,吸納別人的智慧和優點。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評價,還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各方面的潛能和優秀表現,重視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搞提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四、語文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語感”
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培養,而不僅僅只會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但是有很多教師可認為,這樣的教學會耗費很多的課堂時間,如果不重視知識的傳授,只重視能力的培養,那么怎么來培養“語感”呢?在培養學生“語感”時,首要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鍛煉學生通過朗誦抒發感情,進而和作者產生共鳴,體會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也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聯系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還可以由教師直接傳遞知識,讓學生理解感悟。
五、語文教師角色的轉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實施,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以學生為主體,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的合作者。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探究問題呢?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會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新型關系。在備課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去設計問題,通過課堂組織和調控,引導學生自主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一起探究、總結;還可以從學生的興趣特長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將教材內容延伸到實踐中去
新課程改革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教師以教材為出發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問學生:“你們從教材中讀懂了什么”,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自己就沒有打破教材的束縛,還是在“教教材”,這樣的提問方式,會讓學生感到無話可說。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教材,就要把教材引向生活和自然中去,當然還有部分教師不敢突破教材,拘謹于教材。教師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有所感悟,有所啟發,有所收獲,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場所。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對教材進行咀嚼,對優秀語句進行賞析,要讓學生體會到母語中所蘊含的優秀的民族文化。教師對文章的結構、語言特色應了然于胸,課前要做好預習工作,搜集相關的知識、背景資料。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有效地調控課堂。
總而言之,要想讓語文教學走出困境,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大膽創新。其實,創造新課程的過程也是發展我們自己的過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持之以恒,培養每個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活躍的陣地,使課堂變為師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共同成長的樂園!
參考文獻:
[1]楊九俊主編.新課程備課新思維[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肖川.教什么和怎么教[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7(5).
[3]張菊榮.課堂觀察:基于實踐改進的研究“革命”[J].江蘇教育研究,2007(6).
[4]孫建軍.對當前幾種語文教學法的剖析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1999(10).
[5]卓巧文.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突破之管見[J].語文教學通訊,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