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剛

摘 要:隨著藥品零售市場的快速發展,零售藥店為廣大的群眾購藥提供省時、省力、省錢的服務。但是,在零售藥店的擴大化、多元化、普遍化的同時,合理用藥成為零售藥店信譽提高的關鍵問題之一。本文在查閱合理用藥文獻的基礎上,總結出合理用藥的定義與內容,以及影響合理用藥的相關因素,設計了調查問卷,總結出藥店在藥店管理、店員專業素質、消費者基本情況和用藥觀念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并對我國零售藥店合理用藥提出建議。
關鍵詞:零售藥店;合理用藥;分析
一、我國藥店合理用藥調研方案設計
1.合理用藥內涵
合理用藥是以當代系統的醫學、藥學、管理學知識,明智地使用藥物,以符合安全、有效、經濟的綜合目標。合理用藥反映了為民謀利、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違反安全、有效、經濟的綜合用藥目標就是不合理用藥,其主要原因是醫患雙方合理用藥的信息不對稱,藥物治療未形成完整的系統,以及用藥流程中有脫節現象。
藥店的合理用藥過程包括物流、儲存、管理、售賣等一系列過程,當中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藥品本身、藥店管理、經營人員、藥師、消費者等因素,本文主要就藥店管理、售藥相關人員與消費者這三方面對藥店合理用藥的影響現狀進行分析研究。
2.調查對象、時間、數量
本文研究對象是天津的藥店店員和消費者,研究樣本按任意抽樣的原則從197個藥店和190名消費者隨機進行調查,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此次調查從2014年2月開始,一直到8月份總共持續了6個月,共走訪197家藥店,調查人數為287人(其中包括藥店店員197人與消費者190人)。
3.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與文獻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藥店和消費者合理用藥方面進行調查。數據經處理后;用百分比和頻率分析所有樣本在相關問題中的分配情況;利用平均數來探討樣本各維度對總體的合理用藥的影響程度。
4.藥店合理用藥指標體系的建立
(1)藥店合理用藥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藥店的合理用藥是比較復雜的體系,需從多個角度進行全面的評價,所以本文將藥店合理用藥情況主要從藥店管理、店員、消費者三個方面調查,再由每一方面依次向下分解,最終建立起影響藥店合理用藥的指標體系。能夠從多方面反映出合理用藥的情況。
(2)合理用藥指標體系建立的過程與方法
本研究先查找各種有關合理用藥的文獻設計出26道問題分別形成藥店調查問卷和消費者調查問卷,每張問卷包含12道封閉式問題和1道開放式問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店員的職業素質、工作經驗、銷售藥品時考慮因素、銷售藥品過程中的行為規范、對合理用藥的理解、藥店中藥品的效期檢查等方面的問題。確定指標體系:①藥店管理:效期管理、質量檢測、培訓績效;②店員藥師:指導用藥、工作經驗、專業素質;③消費者:文化水平、年齡、用藥意識。每份問卷是在調查人員協助下完成在選擇被訪問者時,會盡量選擇不同行業、年齡層、文化程度的被訪問者。
二、我國藥店合理用藥現狀分析
1.藥店管理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1)藥店相關知識培訓情況
有97.0%的藥店店員有過藥店合理用藥相關制度、指南與法規的培訓,有93.9%的店員有過藥學知識的崗前或者在崗的培訓,有87.3%的店員有過醫學知識的崗前或者在崗的培訓,僅有3.0%的藥店店員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培訓。這些因素在統計時,經過統計學計算,有82.8%的店員同時有問卷中提到的3種培訓內容。
在國家法律的強制要求下,各藥房都會對店員做藥店合理用藥相關制度、指南與法規培訓,這為藥店的合理用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藥店藥師配備及管理情況
全天坐班率為41.1%,半天坐班率為41.6%,一周有1—6次的比例為15.7%,一周不足一次的比例是1.5%。藥店的營業時間一般從8:00—21:00,但是很少有藥師能夠全天都在崗的。藥師的不在崗會導致兩種結果的發生:消費者到藥店因為沒有藥師,買不到藥品;發生不規范買藥的行為。前一種情況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便,后一種情況則直接導致不合理用藥的發生。
(3)藥品效期檢查情況
藥品的有效期檢查周期情況:有97.0%為一月檢查一次,3.0%為兩月到六月檢查一次。一月檢查一次藥品的有效期不僅能夠使藥店庫存量少,還能保證藥品的質量。所以無論是對于藥店本身還是合理用藥,目前一月一次檢查效期的情況都是非常有利的。
2.藥店店員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1)藥店店員工作經驗情況
在調查的197名藥店店員中有11.7%參加工作是在12個月以下的,有40.1%工作時間為13個月到3年,有31.0%的工作時間為4年—5年,有17.2%已在藥店工作6年以上。在調查過程中,相關人士認為:藥品從業人員的經驗與藥品管理、用藥知識、藥物功效有一定關系。而這些因素又與合理用藥息息相關,所以工作經驗也是影響藥店合理用藥的因素之一。
(2)藥店店員售藥過程分析
在店員向消費者售藥過程中,提及到的“詢問消費者藥物過敏史”“提醒消費者遵從說明書或者藥師指導用藥”“提醒消費者藥物不良反應”三個方面中,調查比例中調查選項“經常”中的比例分別為100%、96.4%、95.4%,“偶爾”中的比例分別為0%、3.6%、4.6%。
根據查閱國內藥店或臨床合理用藥相關文獻,發現“藥物過敏史”“遵從說明書或者藥師指導用藥”“藥物不良反應”這三個因素對于合理用藥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所以每個藥店店員都要求在售藥前詢問消費者這三個方面的相關問題,才能夠正確指導消費者用藥,減小藥物的副作用,使用藥更為有效、安全、經濟。
最后,“認為自己能否做到合理用藥”的調查選項情況為:“經常做到”97.0%,“偶爾做到”3.0%,“從不”0%。這是讓藥店店員對自己在綜合合理用藥各方面進行綜合的客觀評價,能直觀地反映合理用藥在店員這方面的情況。
3.消費者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1)消費者基本情況
在樣本中年齡主要集中在31歲—50歲,大多為中年人,占50.5%;文化程度主要是高中或中專及以下,占59.3%。去藥店購藥的消費者大多數處于的年齡層是能夠容易接受他人指導或者自己判斷合理用藥的,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另外,老年人是一類特殊的用藥人群,必須嚴格掌握老年人合理用藥的原則,以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2)患者購藥時影響因素
圖 患者購藥時選擇因素及排序
調查中,讓患者對圖中6個因素根據重要程度打分,6—1分,越重要分數就越高,依次遞減,最后計算每個因素的總和,進行排名。消費者選擇藥品是會優先考慮療效和副作用(安全性)方面,其次才是廠家名字與價格,且會先自行判斷,然后再參考店員的推薦。
(3)消費者購藥過程情況分析
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會選擇多方面考慮,“自己判斷”“聽取店員的推薦”“先看醫生,遵從醫生的處方”三分天下,所占比例相當。在“服藥習慣”上,大多消費者會按照說明書,其中占78.4%,自行判斷的僅為5.3%。
(4)消費者對藥店合理用藥評價
藥師在主動指導用藥的樣本分布情況為:“經常”為27.4%,“偶爾”為49.5%,“從不”為23.1%。最后,有13.1%的消費者對于店員介紹藥品是很滿意的,有71.6%的為比較滿意,有15.3%的為不滿意。
患者不是專業技術人員,對于藥品知識及合理用藥的了解很少,甚至不知道。所以更需要藥店的藥師或者藥店店員在購藥、服藥的過程中能進行正確指導,從用藥的原理、時間、方法、注意事項等方面詳細地指導患者,幫助老人、兒童計算適當的藥量,提醒患者服藥時避免同時服用的其它藥品和食品;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三、促進我國藥店合理用藥建議
1.加強藥店管理與用藥宣傳
(1)設立合理用藥咨詢服務臺
對于去零售藥店進行自我藥療的患者,為其進行合理用藥咨詢服務,是一種有效的用藥指導方法。合理用藥咨詢處,應該配備藥學素質較高的藥師和必備的藥學工具書、合理用藥咨詢軟件等,要向社會公布咨詢電話等。咨詢處的主要任務是直接指導患者用藥以及收集患者用藥信息反饋,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藥店對店員與藥師強化培訓
店員與藥師直接引導消費者選藥和監督、指導消費者用藥,這不僅需要藥店店員與藥師自身自覺地學習、更新知識,更需要藥店培訓部門堅持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與評估,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業務素質。
(3)開展關于合理用藥宣傳
目前我國患者的用藥知識還非常薄弱,這不僅需要政府相關機構普及合理用藥知識,藥店企業方面也可以面向患者做一些類似的宣傳活動。
2.提高藥店藥師與店員專業素質
(1)加強藥師管理并不斷提高專業知識
藥師應該嚴格審核處方,規范處方藥的售出,增加在崗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
(2)提高店員藥學服務質量
藥店的店員不僅要求掌握扎實的醫藥學和藥品的知識,還要熟悉合理用藥的內容,比如藥物配伍禁忌、藥品不良反應、特殊人群(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老年人和肝腎功能障礙等)患者用藥等。
3.引導消費者提高用藥意識和相關知識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正確使用的話,可以幫助人們消除病痛,同時,若使用不當,則會成為傷害人們健康的毒藥。因此,消費者不僅需要知道該什么是應該做的,還需要知道什么是不該做的。這樣才能更好的合理用藥,更好地保護自己。
四、結論
經過197家藥店和190名消費者的問卷調查發現,我國藥店合理用藥的情況就整體來看,大部分還是比較好的,也有不足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我國藥店管理的情況都是較好的,但其中培訓的效果需要改善。
其次,大部分藥店店員都有過專業知識的培訓,但是自身的專業素質不夠硬。平時應該自覺地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提高職業素質,還應該遵守職業道德,在指導患者用藥的過程中遵循合理用藥。
最后,患者應該正確看待藥品的使用,參照科學的依據,遵循醫生或者藥師的指導,不要想當然地去購藥、用藥。
隨著我國對關于合理用藥的法律逐漸完善,藥店管理制度越來越健全,藥店里藥學專業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我國群眾對藥品的更多需求,我國藥店合理用藥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而這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途,需要政府、藥店企業、店員、消費者等多方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琳.淺談合理用藥[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5,22,(3):361.
[2]孫麗華,陳晶,葉艷.不合理用藥的成因和研究[J].藥事論壇,1999,8,(4):5-6.
[3]趙香蘭,潘啟超.臨床合理用藥基本原則[J].廣東藥學,2000,10,(1):51-54.
[4]方小順.從藥品分類管理看安全用藥問題[D].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