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泉紅
如果不從根本上理順產權關系和委托代理機制,完善公司治理,沒有人會對企業的資產負責,還是會有很多企業領導人會以身試法,“飛蛾撲火”地讓自己的靈魂在利益的誘惑面前扭曲化
近年來,國有企業實際控制人憑借“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靠鋼吃鋼、近油揩油”,對外輸送利益的例子屢見不鮮。向誰輸送利益?其輸送對象有央企領導干部本人及其子女親屬,也有和他們關系緊密的民營企業以及其他利益共同體。怎么輸送利益?有的內外勾結,在采購中抬價,也有的在銷售中壓價,其方式五花八門。那么這些“蛀蟲”們通過利益輸送到底得到了什么呢?有直接以權換錢或換取其他利益,也有退休后再拿“期權”的。但這一切的代價,結果必然會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
根據中央巡視組報告的情況,一些企業領導人員利用掌握的資源和平臺,在工程建設、重大投資、物資供應、產品銷售、企業并購、合資合作、海外經營中搞利益輸送和交換,如“探囊取物”般從中謀取非法利益,親屬子女圍繞企業經商辦公司,進行關聯交易謀利;一些項目在資產并購或處置過程中貴買賤賣,向民企輸送利益;有的領導干部甚至安排親屬子女直接或間接在下屬企業違規持股謀利;或是利用合資合作經營撈取好處,國有企業的海外資產管理上也存在重大風險隱患。
國有企業的利益輸送問題絕非“一日之寒”,曝光出來的可能也僅僅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利益輸送行為也許已經滲透到央企和地方國企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那些“巨無霸”型的壟斷企業,每年涉及的投資采購金額高達數千億,而決策往往是少數幾個人,因而潛在的利益輸送問題可能更為突出。
為何能如此輕易地進行利益輸送?主要是由于企業中存在嚴重的內部人控制,國有企業的實際控制者把企業當成了自身的“獨立王國”,自己可以在其中呼風喚雨,為所欲為,無形之中使得央企的全民資產淪為了少數人的“小金庫”??梢?,央企利益輸送的根源在于政府相關部門和代表出資方的機構對企業的管理體制和內部監管機制不合理,如果不從根本上理順產權關系和委托代理機制,完善公司治理,沒有人會對企業的資產負責,還是會有很多企業領導人會以身試法,“飛蛾撲火”地讓自己的靈魂在利益的誘惑面前扭曲化。
時至反腐倡廉風生水起的今日,央企所暴露出來的利益輸送通病,的確也到了該整治的時候了,不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將可能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也更加會加大國有企業改革的難度??梢瞥龂衅髽I利益輸送鏈條,構筑牢固的“防火墻”,光靠外部審計可能遠遠不夠的,這樣的話畢竟違法違規的成本實在是太低了。杜絕這些問題的根本措施,還是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國企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以互聯網思維積極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內部監控制度,從源頭上堵塞利益輸送的通道。
首先,要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有效防止國企利益輸送,最根本的措施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讓國有資本、民營資本、管理團隊和技術骨干人力資本等有機融合,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活力和創新力。同時可采取金股、特殊管理股、優先股等多方式探索創新,保障國有資本影響力。
其次,要以互聯網思維改進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在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業要通過網上投票表決等方式充分發揮中小股東的作用,在重大投資決策問題上體現小股東的參與權和話語權,避免重大決策的個人化和無序化,防止國有企業負責人“家長制”和“一言堂”,有效防止大股東的內部人控制及其對公司利益的侵害和不法輸送。
第三,要積極完善企業領導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對于競爭性的國有企業,要讓企業領導人員在崗位上能取得和他們的貢獻相匹配的“有尊嚴”的收入,并通過股權激勵等措施引導其更加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不是只看重眼前利益。對于自然壟斷或是行政性壟斷領域的國有企業,則可按照政府工作人員薪酬待遇上浮一定比例的標準來考慮其薪資,并嚴格限制其職務消費。
第四,要建立健全分級分類風險防控體系,從源頭上堵塞利益輸送的漏洞,保證企業各層級的管理人員廉潔從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央企反腐如果僅僅依靠中紀委和外部審計肯定難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還必須把企業內部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切實發揮起來,同時各單位從上到下要建立職工舉報利益輸送等腐敗行為的長效機制,給國企利益輸送懸掛起一個長鳴的警鐘,讓監督“無處不在”,從源頭上切斷其利益輸送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