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潔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陣地,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場所,它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課堂質量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的未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本文就此進行了有效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程 優質教育 教學效果
一、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學的思想和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對于提高數學教學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比較深,數學教學中應試教育的殘余思想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教師認識不充分,觀念轉變不及時
1.教師備課不充足
有的初中數學教師對于教學的認識比較膚淺,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他們認為初中數學知識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掌握,因此在備課中不認真、不負責,導致課堂教學的時間安排比較混亂,教師自己的教學思路也比較模糊,邏輯性不強,這樣的課堂教學對于成績稍好的學生來說勉強能夠聽得懂,而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來說就好像霧里看花,不知所措。
2.教學方式單一
有的教學不能夠嚴格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思想,仍然沿用舊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沒有一點創新,這樣教師教的沒有激情,學生學得也比較枯燥,造成教學效果低下。
3.教學觀念落后
新課程改革倡導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主張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而有的數學教師卻對這種觀念理解不夠深刻,對于學生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對于好學生是關心負責,對于差生卻是不聞不問,置之不理,致使學生不能共同進步,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也對個別學生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家長缺乏關心
中學生雖然沒有小學生那樣的懵懂、貪玩,但也并沒有真正擺脫孩子貪玩的天性,大部分中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自制力比較差,對于數學學習沒有濃厚的興趣,造成在學習中仍然是被動學習,被動應付,缺乏良好的主動性。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由于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尤其在教育教學方面要多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關注。可是現實的情況是有的家長為了養家糊口,忙于賺錢,對學生的學習關注是非常少的,他們往往只關心學生的物理需求,而對學生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是不關心的,也不知道怎么關心,造成學生學習成績不夠理想。
二、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加強學生對于數學價值的認識
要想學好一門課程,提高學習興趣,必須要加強對于該課程的價值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從內心產生學習的欲望。當今社會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要想在社會發展中有所建樹,必須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而數學是科學知識的基礎,是學習任何課程的奠基石。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離開數學社會將不能進步,離開數學知識學生將沒有立足之地,只有學生深刻認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性,才能從思想情感上感受到數學價值,產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二)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學習任何課程都需要興趣來作支撐,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夠真正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樂此不疲。一般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都是覺得數學知識太抽象,難以真正理解數學教學的本質,從而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作為數學教師要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這一心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其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難,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學生逐漸培養學習的興趣。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備課,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的節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數學課堂中去感受生活,從而擯棄數學教學無用的思想偏見。其次,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對于教學難度的控制要適當,使學生能夠在有效的難度范圍內進行學習,避免因為難度過大而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要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新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要創新教學思路,改革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充滿活動的教學氛圍下學習,這樣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通過科學合理的分組學習,激發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互動的情感,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教學中的良性競爭機制。
(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實際上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過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放下師者威嚴的姿態,走進學生中間和學生做友好的朋友,和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只要學生對教師產生了良好的情感,就會愿意學習這門課程,老師講的內容學生也容易接受,形成一種良性的學習氛圍,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十分有幫助。
(四)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講的內容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如果所有的內容都需要老師來講也是不現實的,適當地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是新課標的方向。中學生都有表現的欲望,教師完全可以抓住學生這一心理,采取多種手段,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只有有了自我學習、主動學習的意識,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習的效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數學教師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深入領會新課標的思想精髓,積極轉變數學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提高數學課堂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永香.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入[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32).
[2]吳美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進行有效提問[J].數理化學習,2010(12).
[3]王紹樓.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新課程:中學,2010(12).
[4]易秀珍.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運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