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傳統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課標的需要。實踐證明,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改革方向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變獨白為對話;變教師傳遞為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筆者在這幾年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深深體會到:利用情知教學法,對于提高課堂有效教學,指導學生言行具有獨特作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產生興趣的教師,讓自己的課堂吸引學生。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課必須有一個好的開頭。教師如何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課的開頭直接影響到這堂課的成功與否。利用形象、新穎的導課藝術、先進的電教手段,創設與教材相適應的情景氣氛,能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氣氛中產生特定的情感,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景激情的方式很多,主要可采用以下一些:
1.活動激情。它包括很多種具體方式,如課本劇、游戲、相聲、小品、舞蹈等。如教學《人與人是平等的》一課時,教師便可在課前找幾個有表演能力的學生,把教材上同學們參與班委競選的事排練成課本劇,在正式上課時就用這個課本劇來引入,表演完后還可由演員同學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讓同學們思考。這樣一來,同學們就會以濃厚的興趣、積極的投入到后面的學習活動中去。再如在教學《地球村中,我們友好交往》一課時,事先叫幾位會舞蹈的同學排練好斗牛舞、草裙舞、肚皮舞、桑巴舞、芭蕾舞,然后在上課前就一個一個開始表演,表演一個叫同學們回答是哪個國家的。同學們會七嘴八舌眾說紛紜,甚至激烈爭論。這樣一來,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同學們的積極性自然而然也就達到了教師的要求,教學效果自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2.音畫激情。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聲音直接感染學生,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如教學《讓青春遠離不良行為》這一課時,教師一開始就可以讓學生看一組多媒體資料:一名學生在文物上亂寫亂畫、兩名中學生躲有角落里抽煙、兩名中學生在寫有“庫房重地嚴禁煙火”字樣的倉庫前燃放鞭炮等資料。學生在看了之后,便可從視覺上獲得直觀的感知,激起他們對這種嚴重不良行為的憎惡,為后面的教學不良行業和嚴重不良行為作好了鋪墊。
二、創設情感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這一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教師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接受教材上的知識,完成“三大目標”,不是靠“填鴨式”的硬灌,而是需要利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藝術,融入自身的情感,以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要創設特定的情感氛圍,形象生動的場面,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手段;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需要運用先進的教學藝術。恰如其分地將二者結合起來,便能刺激學生,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喚起其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上升為理性的認識。如教學《騰飛的中國》這個知識點時,要讓學生了解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激起學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感情,光憑教材上的文字和幾幅插圖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事先準備一組不同時期各個行業的準確統計數據,制成課件出示給學生,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實實在在了解祖國建設的突飛猛進。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求知欲
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從課本上獲得認知,更重要的是要把這種認知轉化為一種內在的自覺行為。所以我們必須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引申、拓展,聯系社會實際及學生實際進行深化,以強化學生獲得的道德觀點。如在教學《學會主宰自己》一課的“中學生存在的不良嗜好”的教學后,可由學生列舉,再由教師歸納總結這些不良現象:吸煙、無節制上網,沉迷于網絡游戲、早戀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身上或身邊存在的不良嗜好,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四、及時總結知識,升華學生的情感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課,有一個好的開頭,也應有一個好的結尾。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后,學生從情、知、行各個方面均有一定的收獲。這時,教師要進行課堂小結,總結這堂課學生需要掌握的觀點,同時升華學生的情感。教師可提供具體可感的材料,或有爭議的熱門話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如在小結《尊重權利,履行義務》這一課時,教師便可先在學生閱讀“生命的最后一分鐘”的基礎上,提出這樣一些話題讓學生思考:在新世紀,作為一個中學生應怎樣履行好自己的義務,對于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又可以履行哪些義務等。
總之,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傳遞給學生濃厚的情感和知識信息,讓學生通過觀摩、感悟、動情、曉理、辨析、自省等方式,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中將道德規范內化為指導自己行為的準則。既促進了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又促進了學生情感的發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使思想品德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廣科.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高效思品課堂[J]. 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12).
[2] 黃厚義. 初中思品課有效教學方法的探索[J]. 文教資料,2010(36).
[3] 陳玉兵. 思品課堂教學策略[J]. 教書育人,2010(35).
[4] 劉紅蘭. 打造思品有效課堂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11).
[5] 達彪. 初中思品課教學淺議[J]. 青海教育,2010(Z3).
(作者單位:甘肅省舟曲縣藏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