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哲 唐兆民
(1欽州學院 國有資產管理處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欽州學院 資源與環境學院,廣西 欽州 535099)
對地方本科院校實驗室開放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郭 哲1唐兆民2
(1欽州學院 國有資產管理處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欽州學院 資源與環境學院,廣西 欽州 535099)
實驗室開放是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當前實驗室開放的現狀和困難,介紹了欽州學院在推進實驗室開放管理方面的一些經驗。
實驗室開放 實驗教學 改革措施
實驗教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度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學環節所無法替代的作用[1]。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實驗室開放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所有實驗室都要向學生開放,建立實驗室開放制度和運行機制。”[2]欽州學院從2010年開始實施實驗室開放,以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進行探索。
1.1 實驗教學內容呆板
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教學被看做理論教學的延續,獨立性不強。實驗課程大綱中大量安排演示性、驗證性試驗,內容呆板,過程枯燥,教師演示一遍后,學生按部就班操作,毫無挑戰性,而且課時有限,完全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2 參與性不高
實驗室開放的三個主體分別是:學生、實驗指導教師、實驗室管理員。要想順利地做好實驗室開放工作,三個主體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三個主體對于參與開放實驗的積極性不高。
1.2.1 學生沒興趣
對學生而言,修完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實驗,能夠順利畢業就好。剩余的時間更多地花在游戲、情感、考研、找工作、創業上,開放實驗室對學生沒有吸引力。
1.2.2 教師不積極
有的教師不僅要承擔自身的教學、科研任務,還要承擔行政任務,部分教師甚至還擔任班主任,承擔部分學生管理工作。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開放實驗與自身的職稱晉升、評優、工資無任何關聯,而且設計綜合性和設計性的開放實驗又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絕大多數教師不愿意花時間參與開放實驗室的工作。
1.2.3 實驗員不情愿
實驗員本身承擔著實驗室的日常管理、設備維護、實驗準備等工作。開設開放實驗,會增加實驗耗材的消耗、儀器設備的損耗等。會導致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增加,儀器設備的頻繁使用引發的設備故障對實驗員的維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驗室使用的增加,必然帶來安全隱患的增加,導致實驗員的安全責任風險承擔系數升高。因此實驗員并不愿意開設開放實驗。
1.3 實驗資源配置不合理
地方綜合性大學的最基本特點就是多學科性。由于新專業增加和老專業改造的需要,校內各學科專業都建設了小而全的實驗室,導致了一些重復建設。由于校內各單位所購置的儀器設備分散在各個學科專業實驗室,自管自用,從而使很多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很低[3]。目前實驗室相對獨立,實驗室共享機制不夠健全,導致開放實驗進展緩慢。
1.4 實驗開放經費不足
開設開放實驗,會消耗大量的實驗耗材,實驗儀器的使用頻率增加會造成儀器設備的損耗加重,從而導致維護成本的增加。為了保障實驗室的開放,實驗人員準備和指導實驗會占用非正常教學時間,需要支付一定的報酬。而學校的實驗經費以教學大綱中實驗項目為依據來劃撥,開放經費得不到保障。
1.5 制度不完善
實驗室開放對實驗室的運行提出了新要求。開放實驗項目的申請、執行、評審,儀器的使用、維護,開放實驗室的安全保障,實驗室的清潔衛生,危險品的使用管理等,都需要根據實驗室開放的具體特點,重新制定一批制度規范和保障實驗室開放的順利進行。
針對實驗室開放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有效提高實驗室的使用率,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在分析實際校情的基礎上,欽州學院在推進實驗室開放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2.1 實驗教學改革
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實驗教學改革。
2.1.1 加強實驗教學的獨立性
增設獨立的實驗課程,組織一批專業能力扎實的骨干教師編撰實驗大綱,去掉不必要的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增加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
2.1.2 實驗教材立項
為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能夠切實可行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實驗項目。鼓勵教師編撰實驗教材,并對其中優秀教材進行立項資助。
2.2 建立激勵機制
2.2.1 引導學生參加開放實驗
(1)設立創新實踐學分。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實踐學分為必修學分,學生通過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開放實驗等實踐活動可以獲得創新學分,同時創新實踐學分可以替代選修學分。(2)設立開放實驗項目,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命題,安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項目指導。立項項目可以作為學生在評優和評獎學金的參考。優秀項目可以推薦參加學科競賽、省級、國家級大創計劃等,并可以直接作為畢業設計參與論文答辯。
2.2.2 激發實驗指導教師的熱情
(1)計算工作量。教師指導學生開放實驗可以根據實驗類型、指導學生人時數換算成課時工作量。每年根據實驗開放成效評選出一批優秀指導教師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2)教學考核。將指導開放實驗納入教師教學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并作為評優依據。(3)科研項目開放。鼓勵教師將科研項目納入實驗室開放體系,指導優秀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激勵,實驗中心提供相應的耗材,并且教師可以優先使用相關的儀器設備。
2.2.3 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
學校對實驗技術隊伍進行摸底,認真進行需求分析,制定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規劃,包括分類設崗、逐步引進、制定政策等吸引高水平的人員到實驗室工作。對負責實驗室開放的實驗員,學校給予一定的報酬。學校還積極創造條件給予他們業務培訓的機會,提升業務水平,滿足自我發展需求[1]。
2.3 加強資源整合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整合各類實驗實踐教學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大學生實驗實踐教學平臺”[4]。針對實驗室功能單一且重復建設的問題,進行全校實驗室資源整合,按照基礎實驗室、專業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等分類對實驗室進行資源整合[5],建立17個實驗中心。海洋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石油化工實驗教學中心,物理與電子實驗教學中心新建了一批開放實驗室,用于全天候開放。
2.4 增加實驗室運行經費
增加開放實驗保障經費,經費用于購買開放實驗所用的實驗耗材、儀器設備的維護支出。實驗室維持經費的下撥以各實驗中心上一學年開放實驗為參考依據,開出項目多的多給經費,開出項目少的少給經費,提高實驗中心開設開放實驗項目的積極性。借助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將配套經費設置為創新實踐基金,用于購買實驗耗材,儀器維護維修。
2.5 完善制度建設
為規范開放實驗的實施,根據我校實情,先后完善了《欽州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管理辦法》、《欽州學院實驗室安全及衛生管理辦法》、《欽州學院實驗室危險品存放和使用管理辦法》、《欽州學院實驗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辦法》等制度。新制定了《欽州學院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欽州學院大學生第二課堂創新實踐學分管理辦法》等制度。同時嚴格要求學生、實驗指導教師、實驗員遵守制度,學生未經培訓指導不得隨意操作大型精密儀器設備;使用危險化學品必須做好登記,并有實驗教師全程指導;實驗室、儀器設備、耗材的使用必須做好登記,教務處作為業務主管部門,會定期檢查,并進行抽查。
對高校而言,實驗室開放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結合自身實情,不斷探索實踐,充分發揮實驗室資源價值,提高實驗資源的利用,才能實現有效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1]榮華偉,錢小明,錢靜珠.關于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2:233-236.
[2]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J].教育部政報,2001,10:468-471.
[3]秦昌明,郭輝,徐進.地方高校整合實驗室資源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4:214-216.
[4]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2011.
[5]賀建武,麻明友,陳斌,周彩云.地方高校教學型實驗室開放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04:240-242+25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研究)(課題編號:13JDGC021)
教改項目:高等院校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研究與探索——以欽州學院為例(2014XJJG-C03),欽州學院校級教改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