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渲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其作用不僅在于提高學生對語文素材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對于小學生的思維開發、意志培養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學老師必須認真對待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基礎保障。主要介紹提高閱讀教學的具體方略,芻議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有效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度的不斷加強,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朝向綜合、全面的方向發展,對待每一模塊的教學要求也要嚴謹,尤為表現在閱讀教學方面,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竭盡全力提升閱讀教學能力,為提高課堂閱讀教學而不斷努力。筆者通過對自己親身教學經驗和教學經歷予以總結,從以下四方面闡釋如何在小學課堂上實行語文閱讀教學,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為以后的閱讀教學方法奠定基礎。
一、創設有趣教學情境,激起學生閱讀欲望
欲望是學習的有效動機,針對有極強好奇心、活潑好動、思想天馬行空的小學生來說,老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迎合學生這些特點,竭力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進而達到激起學生閱讀欲望的目的,為有效教學打好基礎。比如,老師在講授《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可利用多媒體放映大量海底生物圖片以及西沙群島情景,輔之播放具有海洋風情的音樂,在課堂之上積極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感官,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靈動講解,自己感覺身在其中一樣,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閱讀的獨特魅力。
二、激勵學生循環閱讀,體會閱讀素材趣味
一句古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小學老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帶領學生多多進行文章閱讀,通過循環閱讀的教學方法不斷擴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進而滿足學生各類異樣的需求。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室中時而響起的幼稚閱讀童聲不僅是對課文的閱讀,更是學生學習知識狀態的展現,并且從某一種意義層面來說,這種循環閱讀的方式對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和素材趣味理解有著重要作用。
三、致力策劃精品課堂,強化學生閱讀感悟
課堂策劃包含內容十分廣闊,不僅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而且還包括課堂教學時間、教學進度與內容提問等方面,以上內容的整體協調才可以幫助老師創設出精品課堂,才能對學生的閱讀感悟進行深化。就拿《畫楊桃》這節課程內容來說,老師首先要規劃好教學時間和課程進度,其次借鑒文章精髓于課堂上借用某一物件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最后開展提問環節等告知文章深意,進而強化小學生的閱讀感悟,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自然就會主動去索取書本去閱讀,達到不用老師督促學生就會主動去閱讀的效果。
四、注重學生讀后表達,升華閱讀教學目的
經筆者研究發現,每一節閱讀課結束后,鼓勵學生積極討論文章結構和深意,對于閱讀教學的理解是一個升華,也是保障閱讀有效教學的方法。比如《七色花》這一篇小文章,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如果有一朵七色花的話,希望實現什么愿望?”等類似問題,小學生自然會回答出各種天馬行空的答案,這樣做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也在讀后表達的過程中升華了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為有效教學的開展提供了保證。
總之,如今的課堂教學目的總是歸結于有效教學,并成為每一位老師的奮斗目標,當然對于小學老師也不例外,細細研討閱讀教學細節,發現其處于多元動態的狀態之中,需要老師既擁有較強的教學能力,也善于運用優秀教學手段,進而達到有效教學目的,希望筆者個人的一些見解方略對于此課題的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賀夢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張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適應性研究[D].廣州大學, 2013.
[3]唐雪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