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婧雯
摘 要:空間與圖形領域是小學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但教學內容相對較抽象,對教學媒體的要求較高。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教學效益,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電子白板;空間;圖形;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中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較為抽象,要建立學生的空間感,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傳統教學媒體表現力不足,形式較為單一,教學難度比較大。而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高科技教學工具,不僅整合了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又保留了普通黑板教學的優點,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一種交互式教與學的解決方案,具有改善教學、優化師生互動的多種潛能。筆者在自身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嘗試,效果較好。
一、應用電子白板實現真正的互動
電子白板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在互動課堂中,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環境之間都在進行整體的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進行積極的思維,產生思維的創新。教師在互動中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更好地把握教學過程。傳統意義上的問答、游戲等都不能稱得上是深層次的互動教學。而電子白板在外觀和操作上接近黑板和觸摸屏,具備預設和隨時書寫的功能,師生有著較多的自主空間,擁有可以平等對話的平臺。學生無須嚴格專業地訓練就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一些具體操作,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
如:求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教材要求學生理解、體會分解組合及轉化的數學方法,掌握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在白板上出示學校操場的環形跑道圖,問:你能看出這個跑道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嗎?如果計算它的周長或者面積,需要什么條件呢?此時請學生上臺對圖形進行拖動、分解。很明顯操場跑道圖可以分解為長方形與圓,要求它的面積與周長,知道直道部分的長度與圓的半徑即可。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得出:轉化后圖形的形狀變了,面積不變。通過在白板上簡單地拖動,學生理解、突破了圖形的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應用電子白板捕捉細節突破難點
在課堂操作活動中思維速度慢的學生或學困生的學習活動常常停留在表層,對于課堂難點的把握和理解往往似是而非,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說過,“思維從動作開始,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教師可以應用電子白板來關注、聚焦學生的具體操作過程,引導學生理解并處理好操作中的細節問題,扎實掌握操作方法,突破課堂難點。
如:角的度量。傳統做法是教師在黑板或實物投影上演示操作方法,指導學生實踐操作,總結量角方法,或者更可以用PPT演示操作方法。但傳統的木質量角器教具和學生手中的量角器學有很大的差別,會給學生帶來許多理解上的困難,影響方法的正確掌握。即便是PPT演示或實物投影的介入,也不可能非常直觀地反饋、暴露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如量角器沒有蓋在角上的、零刻度線和中心點不能同時重合對齊的,再如量角時量角器發生位移的等。而電子白板可以很直觀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白板上出示幾個不同類型、不同朝向的角,調出工具庫中的量角器工具,讓學困生上臺演示測量過程,操作中的問題隨之清晰地暴露出來,引導學生討論、糾正并改進,提高操作的正確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應用電子白板變抽象為形象
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概念學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或數學思維的細胞,是組成數學知識的基礎,具有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特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學習數學概念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概念的特點、學生的認知特點,運用電子白板這一新媒介,精心設計引導,化抽象為形象,助力學生數學概念的學習。
如:三角形的分類。課堂中通過實際操作、探究,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了每類三角形特征,并能識別出不同的三角形。接著進行概念辨析深化:(1)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 )個直角。(2)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 )個鈍角。教師利用白板隨機畫一個直角三角形,請學生在白板上選中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進行旋轉,直至原斜邊與原直角邊構成第二個直角,顯然這個非封閉圖形已經不是三角形;同理,學生在白板上操作證明有兩個鈍角的圖形也不再是三角形。隨即交流、總結,得出:一個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1個直角或1個鈍角。教師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講解,數學概念在活動中很巧妙地得到深化。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電子白板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充分挖掘其多種潛能,有效利用電子白板,使課堂教學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從“知識結果”轉向“過程建構”,從“教師教授”轉向“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益,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金文龍.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