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赟(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北京100029)
?
加快新疆綜合保稅區建設的思考
夏赟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北京100029)
綜合保稅區的建設能大力促進海關功能疊加,提升企業國際化能力;促進地區貿易自由化,提升綜合服務質量;促進產業升級,加速地區發展。文章通過對綜保區概念及功能的介紹,分析了新疆綜保區發展的現狀、優劣勢以及綜保區建設對新疆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新疆綜保區發展的基本思路以及今后發展的對策。
綜保區;政策疊加;功能整合
綜保區是綜合保稅區域的簡稱,是為了方便非港區企業進行國際貿易發展起來的一種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目前中國內陸除自貿區以外具有最高開放度、最全功能區、最優惠政策面、最早運作性的特殊的海關監管區域[1],享有區內“退稅、免稅和保稅”和“境內關外”的優惠,是以口岸為依托的現代商貿物流運營中心的載體和平臺,具有“功能整合、政策疊加”的特征。其主要功能有:
(一)促進海關功能疊加,提升企業國際化能力
綜保區建設的主要功能是為了實現貿易的逐漸自由化,幫助內地非港區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當地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的要求。通過綜保區帶動當地區域經濟新業務不斷發展的同時,促進企業服務內容的不斷深化和提升。國際貿易自由化發展對海關的辦事效率提出了挑戰,要求必須盡可能減少企業通關的時間,這就要求海關必須進行多種功能的疊加和創新,滿足企業發展的多方面需求。
(二)促進地區貿易自由化,提升綜合服務質量
為了兌現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國內正在逐步放開對外貿易的經營權,下調貿易關稅,放開服務貿易。綜保區的建立只是最終實現自由貿易區和自由港的緩沖[2]。綜保區內的進出口稅收雖然處于關外,但是在海關管理等方面還遠未達到自貿區的要求,只是有一定口岸功能的特殊海關監管區,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能力,加大開放。綜保區的管理由海關參照有關規定進行,采取集中管理,具有保稅加工、國際貿易、保稅物流和口岸通關一體的功能,開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3]。綜合提升區內優勢功能,是探索基層海關進行大監督平臺建設的試點。
(三)促進產業升級,加速地區發展
首先,由于不同國家之間的資源稟賦不同,導致國際貿易的產生,進而推動了國際間的產業轉移。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把低能業務進行外向轉移,以便接受高能業務的進入,形成國際產業轉移的梯度性發展。其次,為地區經濟的對外開放奠定基礎,形成優勢資源的相互融合,配套設施比較齊備,管理系統相對完善,區內外聯動發展的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在帶動地區經濟外向發展的同時,實現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再次,綜保區的建立整合了功能單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創新能力,進行多樣化創新發展。最后,綜保區建設增加了地方稅收、擴大了當地就業,推動當地經濟快速實現外向發展。
綜保區的建設往往與國家宏觀戰略的部署以及特定區域的開放發展有關。例如:新疆綜保區的建設與中央的“一路一帶”戰略的提出,和西向開發的戰略契機緊密相關。綜保區的建設也是希望通過宏觀政策吸引更多優勢資源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政策帶動經濟的目的。
新疆目前一共建立了三個綜保區,分別是喀什綜保區,阿拉山口綜保區和烏魯木齊綜保區。阿拉山口是新疆首個綜保區,2014年6月18日正式封關運營。主要是配合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業務主要是進行倉儲加工,利用新疆豐富的油氣資源,在綜保區享受免配額和保稅加工的優惠,進行油氣倉儲和簡單加工業務,現已有地平線公司100萬噸/年LPG跨境管道及配套設施、現代能源15萬噸油品倉儲加工等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9.9億元人民幣。預計2016年7月以后,該綜保區將具備管道、鐵路和公路三種形式的油氣進口,逐步形成年進口600萬噸原油、120萬噸液化石油氣的倉儲貿易規模。同步啟動綜保區產業配套區——金三角工業園區現代能源30萬噸催化脫臘、國儲集團100萬方商儲、200萬方國家儲備及百萬噸原油煉化項目。這些項目的建立將最終帶動博州周邊地區的就業。
烏魯木齊地處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是發展中國與中東歐及中西南亞的樞紐城市,在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發展中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建立烏魯木齊綜保區可以聚集加工、物流、口岸作業以及綜合服務于一體,實現“統一規劃、總體布局、合作開發”。
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北面、兵團第十二師三坪區域,緊鄰正在建設的烏魯木齊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烏魯木齊綜保區今年9月19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將于2016年7月20日之前建成并封關運營。這標志著新疆西向開放、對外發展的進一步推進。烏魯木齊綜保區規劃面積2.41平方公里,建成后將成為新疆面向中亞、南亞及歐洲,政策優惠、功能完善、產業齊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綜合保稅區和兵地融合示范區。
目前,經國務院批準的新疆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7個,其中阿拉山口、喀什已設立綜合保稅區,并已封關運營,伊犁霍爾果斯口岸建有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加之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在新疆已形成北、中、南分布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格局。同時交通運輸也在配套發展,在國內,我國境內東起連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第二亞歐大陸橋,聯通了鄭州、西安、銀川、蘭州、烏魯木齊和阿拉山口等城市,形成了一條綜保區帶,為區域聯動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國外,國家鐵路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戰略和我國向西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有渝新歐、漢新歐、津新歐、滇新歐、鄭新歐、義新歐等7條大通道途經烏魯木齊、阿拉山口向歐洲進發。
(一)優勢
一是政策優勢。綜保區稅收和外匯管理的優惠有利于吸引外資,促進國際資本的進入。稅費和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吸引更多企業進行外向型發展。二是空間優勢。綜保區具有虛擬的“空港”“海港”功能,延伸了內地貿易的沿邊口岸和港口的功能,實現海陸空三方的聯動輻射面[4]。三是競爭優勢。綜保區通過吸引更高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企業入駐,帶動整個區及周邊企業實現產業的升級轉型,使企業更容易地參與到世界經濟的分工合作中,發揮企業自身優勢,融入全球價值鏈。
(二)劣勢
一是人才短缺。綜保區的發展離不開具有國際化視野、通曉經貿發展的專業人才,但是所需人才的培養模式和綜保區的要求之間還有不小差距,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二是能力限制。綜保區建立以后是否能發揮作用取決于管理人員能力的發揮和理念的轉變。如果不能很好地進行多方配合,綜保區的優勢很難發揮到位。企業自身能力也會限制綜保區的發展,如果當地企業的國際貿易業務少,不能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則很難形成優勢。三是交通制約。綜保區的建立順應企業節約成本和交易時間的要求,不僅需要政策的疊加,也需要便利的交通條件。新疆地域廣闊,陸地面積廣,交通線路不夠發達,同時航空業發展落后,都會限制綜保區的快速發展。
新疆保稅區的建立相當于在新疆開辟了對外進行商品交易和交流的窗口,企業生產的產品可以便捷出口,同時國外產品也方便進入,有利于本地和國際市場的有效融合以及優化配置國內外的生產要素。
(一)充分發揮新疆的地緣優勢,加快新疆經濟發展
由于地處西北邊緣,人口稀薄,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的經濟發展一直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疆經濟的發展成了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亟待解決。綜保區的建設通過吸引國際先進企業進駐綜保區來帶動新疆本地企業的轉型升級,通過逐步參與到國際化發展的不同階段,提升新疆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優化新疆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增強新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給新疆經濟的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新疆綜保區結合當地的特點進行區域整合,充分進行政策的疊加。對新疆地區價值鏈優化,降低風險具有明顯優勢。新疆具有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天然地理優勢,周邊接壤的國家很多,而且具有多重的比較優勢。以往的政策重點關注新疆地區的穩定,認為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但多年的發展經驗說明,沒有良好的經濟發展的基礎做保障,新疆地區的長治久安無從談起。綜保區的建立給新疆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間,充分利用區域或國別間的比較優勢,發展具有價值鏈優勢的產業或產品,促進新疆經濟的良性快速發展。
(二)疊加貿易功能,帶動新疆企業快速參與到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之中
新疆綜保區的建立可以節約大量的通關物流成本和時間,為企業對外貿易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當某一地區的生產企業集聚到一定程度,分撥和配送中心的建立就會極大地降低企業的成本,但是需要政策的配合,綜保區政策的疊加就滿足了該要求[5]。由于在綜保區疊加了貿易功能,貨權的轉移在綜保區內就可以實現,因而大大節約了物流的時間和費用。例如: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區合并成為綜保區以后,企業減少了報關手續,還可以先出貨后報關,物流成本和時間都減少。新疆綜保區可以充分利用政策的疊加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先進企業入駐綜保區,帶動綜保區周邊企業加入經濟發展的大潮,參與到全球價值鏈的不同階段,提升企業成長的空間。
(三)通過經濟發展提升服務水平,促進新疆企業良性成長
新疆綜保區的建立,促進新疆地區經濟的螺旋式上升。由于新疆綜保區提升了新疆地區的貿易功能,必然給新疆地區帶來更多的發展商機,商機帶來的發展機會又會促進當地物流的發展,物流的不斷發展,加速了與之相關業務的快速拓展,地區新業務的產生又會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致使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推動服務水平的提升,服務水平的提升反向促進加工貿易企業的商業流程的改造,形成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不斷提升。圖1給出了新疆綜保區的功能提升路徑。
圖1 綜保區功能提升示意圖
新疆綜保區建設具有后發優勢,可以借鑒蘇州,上海等地綜保區建設的經驗做好綜保區的發展。
(一)建立目標,提升服務
把新疆打造成為區域國際物流中心、保稅加工制造業基地和高端國際商貿服務先導區,促進國家歐亞經貿合作戰略及新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目標。要營造便利的商貿環境。通過海關服務的一站式改革,縮短企業通關時間,通過建立企業的誠信管理體系,提升海關與企業的信任等級,快速便捷完成商貿交互活動。
(二)結合實際,重點突出
以新疆地區主導產業為主進行來料加工,以新疆地區特色產品為主進行貿易展示,以跨境電商業務、跨境資金管理和貿易結算中心以及離岸金融業務為依托進行發展。重點進行保稅加工,積極發展保稅倉儲物流,創新保稅服務業務。打造優勢產業帶動地區產業升級。綜保區的主要競爭力在服務業的高端發展,努力提升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創新服務業內容,提升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6]。
(三)拓展視野,活用政策
通過創新帶動整合配置能力。通過海關物流服務等的創新,改變思路,整合業務,立足企業發展,加大綜保區的綜合資源配置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例如:國內貨物入區退稅、國外貨物入區保稅、區內貨物交易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境外貨物進出綜保區免許可證和進出口配額管理等,增強綜保區的吸引力。
(四)抓住時機,大膽創新
利用綜保區建立的良好平臺,結合新疆城市化、信息化和服務業綜合發展的時機,通過加速產業鏈的延伸和價值鏈的優化[7],新疆企業促進物流業和制造業的結合,充分挖掘企業現有資源和能力,滿足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不斷嘗試拓展新業務,提升企業自身的生產和服務的能力,實現企業業務全球分撥、企業配送物流上規模的目標,使企業相關業務良性發展,實現互惠互贏的目的。
(一)強化監管的效率,提升管理的規范性,明確業務的流程
加大新疆綜保區的監控力度,確保信息、財產安全;提升信息網絡的共享程度,加強實時監控,確保監控記錄清晰、及時、高效和安全;優化綜保區海關機構、人員等設置,提升海關的辦事效率;統一工作標準流程,細化完善崗位職責,辦事程序,完善綜保區規范的業務操作程序[4]。
(二)預防風險的產生,充分實現電子化通關,提高海關的工作效率
新疆綜保區要增強信息化風險的監控預警強化功能,充分利用電子通關技術,減少紙質通關單證的使用,實現快速、及時、高效通關,節約通關時間和成本。
(三)充分調動各方能力,實施綜合監管,提升專業辦事能力
綜保區內爭取分不同期間有所側重的進行分配監管,實現前期重點在審核,中期重點在預警,后期重點在核查。區外主要側重溝通協調功能,彌補監管的不足之處。還可以與外部口岸之間建立聯動模式,增加新的暢通和快捷的通關通道。
(四)實現綜保區的整體功能,實現品牌效益,實現海關基層統一監管的目標
抓主要業務進行重點扶持,提升綜保區和口岸間的物流效率,推進區內通關改革的步伐,簡化區間流轉手續,推動特殊區域的聯動效應[8]。
總之,新疆綜保區的建設,應充分發揮綜保區的功能與政策優勢,扶持具有長久意義的項目,爭取提供個性化的通關服務,滿足企業生產通關一體化的要求,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同時,大力推行新功能和新業務的開展,形成綜保區新的增長點。
[1]李靈,朱偉.綜保區的“最”模式[J].中國海關,2009,(06):14-21.
[2]綜保區對廣東的啟迪[J].中國海關,2009,(06):22-25.
[3]劉雨,鄭曙光.綜保區那么大,我要去看看[J].走向世界,2015,(21):48-51.
[4]李宗濤.用足用好綜保區政策,增加區域經濟開放度[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5,(06):49-51.
[5]劉雨,鄭曙光.綜保區,“物流之城”新引擎[J].走向世界,2015,(35):132-135.
[6]安春生.國內綜合保稅區經驗對哈爾濱市申建綜保區的啟示[J].對外經貿,2014,(07):60-61.
[7]龐彪.綜保區轉型發展迫近[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3,(10):48-49.
[8]張嵐.武漢市東湖綜保區對外貿易發展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當代經濟,2015,(05):102-104.
(責任編輯:李亞利)
夏赟(1973-),女,河南商水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國際化與跨國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