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瑩瑩
[摘要] 近年來關于財商教育的研究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重視和關注,本文對國內外財商教育研究的理論和實證進行了系統綜述。在此基礎上,著重從財商教育的定義、內容、目標、意義和途徑等方面對我國財商教育研究的新進展作了分析,指出了我國財商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不足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財商教育; 理財觀念; 經濟行為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16-0074-03
所謂財商教育就是指轉變人們的理財觀念,普及理財投資知識,提高人們理財智慧和能力的教育。它不是一般的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而是從觀念到行為貫穿在日常生活許多領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財商教育是一個新興的教育領域和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財商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本文根據已有研究成果,就近年來國內外財商教育研究作一簡要述評。
一、國外的財商教育研究進展
財商是由美國日裔學者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最先提出的,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財富以及財富增長規律的能力(即價值觀);二是正確應用財富及財富增長規律的能力。財商主要由以下四個方面的知識構成:一是財務知識,即閱讀理解數字的能力;二是投資知識,也就是錢生錢的科學;三是市場知識,即有關供給與需求的科學;四是法律知識,即有關會計、法律及稅收之類的規定。他認為財商實際上是才能和技巧的結合,財商可以要求人們不要為金錢工作,而要讓金錢為你工作,要求人們必須真正了解金錢及其內在的規律。
西方理財教育萌芽于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時期,由于人們經歷過經濟的衰退,因而格外關注自己手頭財富的保值。自50年代以來,美國絕大多數州政府就已經先行一步,先后在中學和大學開始經濟學、管理學相關課程的改革,讓學生獲取最基本的理財知識。
20世紀70年代,美國理財教育進入初步形成期。美國學者尼爾·古德費雷在《錢不是長在樹上的》中明確提出了少年兒童理財教育的目的:8歲懂得要掙錢必須要靠勞動,并且學會存錢;9歲學會簡單制定用錢計劃,買東西能夠貨比三家;10歲時懂得節省,以備不時之需;12歲時能夠制定并執行稍長時間的開支計劃,逐步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這些內容最初只是本書作者個人的指導性建議,但后來被廣泛運用于美國各所學校的理財教育中,并且帶動了教學改革。
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國理財教育進入了成熟深化期。20世紀80年代初,羅伯特·清崎在其《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正式提出了財商的概念,從人的基本素質的角度進一步解釋了理財教育。這一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促進了理財教育的發展,也為理財教育提供了正式的理論依據。同時期,美國學者安德森也系統地論述了理財教育概念。他認為理財教育就是能夠讓更多的人學會設立理財目標,認識收入的作用,制訂、應用并不斷調整理財計劃的一系列環節。簡而言之,理財教育就是教人們更大限度地積累財富、更加合理地使用財富,這為美國乃至國際理財教育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到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理財教育理論和實踐不斷成熟,進入了多樣化發展時期,形成了以學校理財教育為主導,理財機構、社區、家庭為輔助,四者全方位結合的教育模式。而專家學者也從未停止研究,1997年,美國經濟學教育國家委員會的專家道格拉斯和加內特就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對孩子成年后理財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兒時的理財教育對于他們日后更好地積累財富、更有計劃地使用財富有潛移默化的影響。2001年,美國立法把理財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內容。美國教育部資助發起了一個“為美國而儲蓄”的計劃,全國34個州的3000所中小學也參加了這項計劃,普及財商教育。2002年2月,時任美聯儲主席的艾倫·格林斯潘在國會發表講話時,談到需要給學校的孩子進行財務知識的教育,他說:“為了我們國家的發展進步,財商教育是世界第一的國家保持自己實力的關鍵。”
二、我國的財商教育研究進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外理財教育思想的傳播,理財教育日益為我國教育理論和實踐領域所關注,理財教育從理念走進了學校實踐。我國自推行素質教育以來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將理財教育滲透到中小學課本中。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標中有一個《花錢的學問》的專題,重點介紹錢是怎樣得來的,如何花錢的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在消費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問題,讓學生掌握理財中的最基本知識,培養最基本的素質。作為國際金融城市的上海,在青少年理財教育方面也已經領先發展,在當地中小學教材中分別設有儲蓄、保險、消費、理財等內容,一些學校還通過實踐教學開展理財教育。另外,一些電視臺、廣播臺、報社和網站也相繼開設了青少年理財教育專欄響應理財教育。可以說,在我國作為國家或地方教育政府層面,理財教育也已經從一個教育領域逐漸滲透到學生平時的課堂學習之中了,下一步我們需要做的是將其中一些零散的資源進行相應的整合,以更好地發揮它們的效用。
近幾年來,隨著《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我國的暢銷,國內學者也開始了對于財商教育的研究,總體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商的概念
目前,國內學術界還沒有關于財商的統一定義,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兩種。第一種觀點是最為流行的,認為財商是一個人認識財富和駕馭金錢的能力,主要指個人在財富管理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是打理錢財的智慧。第二種觀點則認為財商是評價一個人財經素質的指標,是對個體的經濟知識和經濟能力在同齡人中相對位置的度量。
王志綱在其書《財智時代:王志綱的觀點》中提出了“財智時代”的觀點。他認為,我們現今所處的時代,被西方人稱為知識經濟時代,中國則處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工業文明并存時期,它有個更加貼切的說法——財智時代。它不同于純粹的知識經濟時代,也不同于以往以財為主、以智為輔的財富時代,而是一個“財智平等、以財求智、以智生財、財智相融的特別時期”。熊開輝在其《FQ財商:如何提高駕駁金錢的能力》中將財商觀念的內容分為金錢觀、價值觀、學習觀、職業觀、風險觀、未來觀、成功觀等。《中國青年研究》雜志社的劉俊彥社長認為財商包括以下幾個要素:對金錢的認識、如何發現并把握商機,或者說是如何創造財富、日常理財能力及消費素質等。中國財商教育的先行者——湯小明,也是《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中國的推行者,他解釋道,財商即財富智商,是指一個人認識和駕馭金錢運動規律的能力,它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層次的東西……財商將決定一個人一生受金錢左右的程度和他的富裕程度。
(二)財商教育的內容
劉俊彥指出,一個人財商開發的關鍵是具有健康的財富觀。主要包括合理合法地獲得財富,有節制地利用財富和建設性地創造財富。林永樂在《試論財商》一文中提出了財商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并比較了財商和智商的聯系和區別。湯小明認為,在財商教育當中,對金錢與人生的基本觀點是第一課。何芳則從哲學角度提出了青少年財商培養的全新方法,她認為一個人財商開發的關鍵是具有健康和諧的財富觀。她的題中應有之意是:指導青少年遵循對立統一原則,正確科學地認識財富;堅持實踐的觀點,合理合法地創造財富;把握“適度”原則,有節有制地支配財富。
(三)財商教育的目標
目前關于財商教育目標的研究在不斷深入。有學者認為,財商教育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有關財務知識,理財原理、方法、技巧等財商方面的知識,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理財觀和社會責任感。也有學者提出,財商教育的目標在于使孩子正確對待金錢、運用金錢,具備一定的價值判斷力,培養自立能力和責任感,促進其個性的良好發展。這兩種觀點盡管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差別,但其實質內容仍有共同之處,即都強調財商教育要培養個體關于財富的知識、態度和能力,形成正確的財富觀,最終讓現代社會中的人能夠健康發展,具有解決與財富相關問題的能力。
(四)財商教育的意義
已有研究對財商教育意義的探討大多是針對學生群體展開的。有學者提出,對大學生實施財商教育,是適應市場經濟與社會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及大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緩解就業壓力,并能夠促進大學生的理性消費、科學消費。也有學者分析了財商教育對于中小學生的教育意義,指出真正意義上的青少年財商教育,是從觀念到行為貫穿在日常生活許多領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即不僅僅是教人如何掙錢、賺錢、攢錢,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們如何花錢、用錢,還要讓他們懂得如何與人分享錢,并從中得到快樂和幸福。但針對一般社會公眾討論財商教育意義的成果還非常少見。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認為,財商教育應該是一種全員教育,財商教育的客體應該是現代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既包括在校學習的學生,也包括尚未進入學校教育系統的學齡前兒童,以及已經離開學校教育系統的社會成員。從短期效果看,財商教育可使人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從長遠看,財商教育將有利于人們及早形成獨立的生存能力,使其在高度發達、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這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對社會的長遠發展來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五)財商教育的途徑
學者們關于財商教育的途徑探索,成果比較豐富,但是在實施財商教育的途徑方面卻殊途同歸。歸納之后我們發現,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財商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通力合作,其中又以學校教育為主。學校實施財商教育的途徑不斷拓展為編寫財商教育教材、開設財商教育課程、開展財商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校園財商文化等。也有學者強調,家庭教育在兒童理財教育中具有特別突出的作用。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說,理財教育就是要改變兒童的經濟生活方式,而兒童的經濟生活是由家長主導的。因此,學校的理財教育觀念首先必須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必須通過家長的財富觀念、理財觀念的改變來實現家庭經濟生活方式的變化。”雖然大家一般都是從社會、學校及受教育者自身出發去談實施財商教育的具體策略和途徑,然而研究者提出的見解大多較為籠統,缺乏針對性和具體可操作性。
三、展望
綜上所述,盡管國內外關于“財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它們主要建立在各自宏觀層次的立論,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研究體系。首先,財商教育的概念、目標、內容等尚未取得共識。其次,對財商教育的地位和價值認識不足,關于財商教育的影響因素、實施原則等缺乏理論分析。再次,關于中小學生財商教育的專門研究薄弱,特別是分階段的特色研究明顯欠缺。此外,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而開展的實證研究,以及關于國內外財商教育的比較研究明顯不足。今后的研究應該注重強化理論研究,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商教育理論體系,充實實證研究,為理論體系的建構尋找有力的現實支撐。同時注重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及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社會公眾,就他們的財商及其財商教育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進行專項研究,為有效地開展財商教育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眾所周知,財商教育的出現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素質培養需要息息相關的,它的基本理念與課程開發需要與中國孩子的財富狀況相聯系。當然,還要加強比較研究,從國外先進的財商教育理念和實踐中汲取對我國財商教育的有益參考和借鑒。
總之,當今社會財富快速增長,人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財富智慧和理性的經濟行為,這就更加突顯出財商教育以及相關研究的重要性。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的財商教育問題,從國家層面上整體制定規劃非常有必要。為此,家庭、社會、政府和學校應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出一個青少年理財的整體框架,讓財商教育的推進更加容易進行。
[參考文獻]
[1]〔美〕羅伯特·清崎,莎倫化·萊希特. 富爸爸,窮爸爸[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
[2]〔美〕尼爾·古德弗雷. 錢不是長在樹上的[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3]B. Douglas & Bermheim Daniel M. Garrett. Education and Sav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School Financial Curriculum Mandates[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umber SBR 94-009043 and SBR 98-11321.
[4]王衛東,信力建. 中小學理財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J].教育研究,2010,(7).
[5]洪明. 當前兒童理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幾個誤區[J].教育探索,2011,(5).
[6]王志綱. 財智時代[M].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7]熊開輝. FQ財商:如何提高駕馭金錢的能力[M].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2.
[8]雙齊.湯小明: 用財商衡量成功[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7).
[9]劉俊彥. 青年財商開發“意義說”[J].中國青年研究,2003,(5).
[10]何芳. 青少年“財商”培育的哲學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11]林永樂. 試論財商[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12]童敏. 社會工作事務基礎[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13]孫宏艷. 中國少年兒童是奶奶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9—2010)[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1.
[14]許莉婭.個案工作[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于晶利,楊奎臣. 青少年社會工作實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6]洪明. 當前兒童理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幾個誤區[M].教育探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