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剖宮產護理中應用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 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該院接受護理治療的154例剖宮產婦進行臨床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7例,觀察組產婦接受整體護理方法,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方法,觀察比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并作分析。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整體護理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明顯降低(57.85±1.32,20.56±1.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剖宮產護理中應用整體護理手段可提高護理效果,緩解產婦焦慮情緒,降低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產婦及家屬滿意度,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剖宮產;效果觀察;整體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a)-0155-03
剖宮產是現在臨床上為搶救異常分娩和高危妊娠的一種分娩手段[1],一般為孕周在28周以上的孕婦采用經腹子宮切開術將嬰兒和附屬物取出的手術方法。剖宮產與自然分娩相比產婦具有更大的應激性[2],會對產婦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在分娩后對患者進行一定的產后護理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產后護理對產婦的恢復具有重要推動意義,幫助產后更好地恢復,預防各種產后并發癥的出現[3]。該研究為探究在剖宮產護理中應用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該院接受護理治療的154例剖宮產婦進行臨床研究,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在該院接受護理治療的154例剖宮產婦進行臨床研究,麻醉方法均為硬膜外麻醉[4],所有患者病情均穩定,具有清醒意識,可進行有效充分的溝通交流,并且沒有其他嚴重疾病[5]。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分別77例。觀察組中有57例初產婦,20例經產婦,平均年齡為29歲(Max39歲,Min24歲),平均孕周為39周(Max42周,Min34周);對照組中有55例初產婦,22例經產婦,平均年齡為28歲(Max38歲,Min23歲),平均孕周為38周(Max43周,Min32周)。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產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術中,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剖宮產護理要求進行操作,全面有效地做好產婦手術中、圍術期的護理,確保手術室、病房環境干凈衛生,進行有序的呼吸訓練及術后指導[6]。
1.3 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接受整體護理方法,所有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要在每個階段全面貫徹實施整體護理觀念[7]。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1.3.1 護理人員培訓 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建立良好的護理觀念,以產婦為中心,各種護理以產婦需求為本[8],工作目標為解決產婦各種健康問題。進行各種產婦護理的模擬演練,強化操作能力[9]。增強手術期間配合醫生進行手術的能力,手術室的護理也需要嚴格謹慎。
1.3.2 護理計劃的制定 在剖宮產手術前根據患者各種癥狀制定護理計劃,包括: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健康教育,計劃好各種意外事件,準備各種宣傳資料、護理表格及緊急藥物[10]。
1.3.3 護理團體 選取專人對整體護理做指導,確定合理的護理模式、結構及輪班制度。所有措施在手術室均適用。確定各個護理人員的職責[11]:全面工作由護士長負責;由護師以上的人員擔任辦公護士和治療護士;辦公室和外勤工作及注射藥物的工作選取護師以上人員擔任;由兩個護理責任小組負責病區護理,責任人選取主管護師及高年資護士[12];分管護士負責書寫記錄治療護理、早期康復指導、健康教育及整體護理病歷[13]。
1.3.4 心理護理 密切關注產婦的心理變化,剖宮產后,產婦的心理容易受到各種事物的刺激[14],可能會產生焦慮、暴躁不安的情緒,還有可能會造成抑郁的不良心理,這些情緒會對產婦的恢復造成影響,容易留下病根[15]。此時,護理人員則需要及時為產婦紓解心情,緩解焦慮情緒,與患者建立友好的關系,時常進行溝通交流,引導產婦向樂觀積極的方向發展,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16]。
1.3.5 建立評價系統 根據每日護理的記錄筆記,對產婦進行細致的規劃,包括身體各方面變化、情緒變化等,制定合理科學的質量評估體系[17],對產婦的每日情況進行合理評估,從而做出科學的調整,更有助于產婦的恢復。
1.4 評價標準
參照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18]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排氣時間、母乳喂養及下床時間等數據。
1.5 統計方法
該dgpw 數據均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用例數、百分數(n,%)進行數據表示,組間數據用χ2檢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數據用t進行檢驗。
2 結果
2.1 焦慮評分
經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均得到明顯改善,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比較(x±s)
2.2 恢復情況對比
在排氣時間、母乳喂養及下床時間等方面,觀察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恢復情況比對[(x±s)h]
2.3 觀察指標比對
比對兩組患者手術的各項指標,手術時間、出血量、VAS等數據,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出現率也低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表4。endprint
表3 各項觀察指標比對(x±s)
表4 新生兒Apgar評分
2.4 滿意度調查
護理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6.1%)明顯高于對照組(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231,P<0.05),詳見表5。
表5 滿意度調查
3 討論
剖宮產是現在臨床上為搶救異常分娩和高危妊娠的一種分娩手段,其應激性較大,產后對產婦的護理治療可有效保護產婦健康[19]。剖宮產手術在近年來急劇上升,手術加劇了患者的應激性,造成了患者焦慮、憂慮、恐懼的情緒[20],進而造成疼痛敏感性增加、產后出血、子宮收縮增強等不良反應[21]。整體護理是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所要求的便是關心患者整體的情況,包括病人自身狀況、環境因素、心理狀態、物理因素等[22],所有因素全部考慮在內,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專業概念為: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各個環節系統化的工作模式[23]。臨床指導觀念為以人為本,基礎框架為護理程序,整體護理的目標便是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優秀護理[24],時間跨度從術前貫徹到術后,主要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會等方面[25]。該研究為探究在剖宮產護理中應用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該院接受護理治療的154例剖宮產婦進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在排氣時間、母乳喂養及下床時間等方面,觀察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對兩組患者手術的各項指標,手術時間、出血量、VAS等數據,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出現率也低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6.1%)明顯高于對照組(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莫愛民、陳雪群[26]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護理對于剖宮產也具有很好的護理效果,可知,在剖宮產護理中應用整體護理治療,可有效縮短排氣時間、母乳喂養時間及下床時間,改善產婦焦慮情緒,有助于產婦的健康恢復,可在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京肖.對剖宮產產婦實施整體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4):356-357.
[2] 王莉,徐錦江.臨床路徑與整體護理整合應用于產科患者的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16):43.
[3] 陳振皓.剖宮產患者整體護理280例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4(2):128-129,160.
[4] 林煜.剖宮產產婦200例手術后實施整體護理臨床效果觀察[J].健康之路,2014(8):307.
[5] 王玉華.整體護理在剖宮產手術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2):149-151.
[6] 王小玲,李佳.整體護理干預在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0):35-36.
[7] 余麗君.350例剖宮產術后實施整體護理的效果觀察及體會[J].吉林醫學,2012,33(23):5085-5086.
[8] 孔秀萍.對68例剖宮產產婦舒適護理的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3):157-158.
[9] 李思平,付芳.系統化整體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早期恢復和母乳喂養的影響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2(11下半月):172.
[10] 周旭輝.高齡初產婦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7):68-69.
[11] 陳玉芳.整體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恢復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37-39.
[12] 賈志慧.整體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腰硬聯合麻醉后寒戰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0):38-39.
[13] 劉琴.對剖宮產產婦實施整體護理的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0):342.
[14] 繆玉秀.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的圍生期干預對社會因素所致剖宮產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19):1771-1773.
[15] 丁曉娟.整體護理在剖宮產產婦圍術期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3):127-128,133.
[16] 祁疆萍.對剖腹產產婦實施整體護理的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97-198.
[17] 李艷.對剖宮產產婦手術后實施整體護理的臨床探索[J].健康必讀,2012,11(4中旬刊):304.
[18] 李琴.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實施整體護理對母嬰結局影響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5):159.
[19] 楊麗華.對剖宮產產婦實施整體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116-117.
[20] 徐艷.對剖宮產產婦手術后實施整體護理的臨床探索[J].健康必讀,2012,11(3中旬刊):316.
[21] 林曉躍,潘潔勤.整體護理模式在擇期剖宮產初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2):91-92.
[22] 黃越桂.對剖宮產術產婦實施整體護理的質量與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9中旬刊):324.
[23] 陳蘭英.婦產科剖宮產手術室護理對策分析[J].健康必讀,2013(4下旬刊):122.
[24] 左敦玲,宛會,王曉娟等.剖宮產產婦整體護理觀察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1):471,473.
[25] 徐樹霞.整體護理干預在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9):40-41.
[26] 莫愛民,陳雪群.提高剖宮產產婦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養率的整體護理干預體會[J].吉林醫學,2014,35(9):1987.
(收稿日期:2014-12-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