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孫笑然
【摘 要】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及社會的不斷發展,機械設備在社會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作用。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性是當前國家對機械產品質量、功能性要求后的另一重要指標,機械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關系到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如果因機械設備安全性能不達標,出現安全事故,將會給生產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及惡劣的社會影響。所以,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積極研究并建立科學完善的機械安全標準化體系。首先對機械安全標準化做了概述,進而結合國外和國內開展機械安全標準化實際情況,對未來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機械設備;安全標準化;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機械設備是現代社會支持生產、生活,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裝備。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在社會生產、生活中使用機械設備,在其運行過程中也會帶來諸如噪聲、高溫、輻射、觸電、擠壓、撞擊以及切割等非機械性危害和機械性危害。為了能夠避免機械設備運行過程對人們的身心及生產造成危害,必須要通過建立機械安全標準化體系,規范機械設備的操作,規范機械設備的各種運行參數,從而確保機械設備安全穩定可靠性運行,同時也保障了機械產品質量及性能的穩定性。
1 機械安全標準化概述
機械安全標準化指的是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最大化地降低機械運行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發生,避免機械設備安全故障對操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或對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所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操作標準要求。機械安全標準化的終極目標是即使機械設備不可避免地發生故障也能夠將機械故障所帶來的風險降低到企業能夠接受的范圍內,不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機械安全標準化的技術目的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制造階段、使用階段以及后期的維護保養階段都要堅持防患于未然的原則,做到事前控制,通過對各個階段的嚴格把關全面提升機械設備的安全水平?;跈C械安全標準化是機械設備使用者人身安全不受損害,能夠提升產業產品質量和產業效益的重要保障,所以在社會各個使用機械設備領域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將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作為產業的發展戰略性工作來抓,國外的一些知名企業更是在機械設備安全標準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將機械安全標準同技術法規有機相結合形成了系統科學的機械安全標準化體系。但我國在機械設備安全標準化研究方面起步較晚,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仍舊較大,所以我們應在透徹分析國外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情況的同時,結合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化建設現狀及國情,積極探索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機械安全標準化體系。
2 國內外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現狀
2.1 國外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現狀
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于2006年發布了新版機械指令,并將在2009年底在歐盟同盟國內正式實施。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歐盟各國就開始致力于機械安全標準化的研究,相繼制定并出臺了系列的機械安全技術立法文件和機械安全標準化政策。在這些文件和政策中對歐盟各國的經濟影響力最大的就是1985年頒布的《技術協調與標準化新方法》決議;在該決議中明確規定:對于歐共體技術立法文件,僅對機械產品投放到市場內所達到的基本要求進行了規定;而對于機械產品的相關安全標準技術的基本要求則委托了歐洲標準化機構來制定機械安全標準和技術標準的協調性標準。隨著歐洲機械安全標準的制定,歐盟在1985年后相繼建立了50多個同機械安全相關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研究電氣、液壓、振動、聲學、電磁兼容以及人類工效學、爆破等領域的安全規范標準工作。其中, CEN和TC14兩個委員會主要負責機械安全A類標準和B類標準的制定,截止到目前,該兩個委員會所制定的機械A、B類安全標準已達200多項,機械C類安全標準更是高達800多項。
2.2 國內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現狀
就我國的機械安全標準而言,一般分為A類:機械安全基礎標準;B類:機械安全通用標準;C類:專業機械安全標準;其中,A類機械安全標準對所有的機械都適用;B類機械安全標準主要是針對某種機械設備的安全特征或裝置所制定的相關安全標準。B類機械安全標準可細分為機械特定安全特征B1類標準和機械設備裝置B2類標準; 機械設備安全C類標準是針對某種特定機械設備或機組所制定的安全標準。在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如果沒有在機械使用安全說明書上明確地提出按照C類安全標準要求進行操作,那么則要按照機械設備A類或B類安全標準要求來操作。如果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說明書同時具有A、B、C三類機械安全標準,但A類和B類標準中的有關規定不一致,那么則以機械C類安全標準要求為主進行操作。截止到2014年,我國對機械安全A類標準一共發布11項,B類標準90多項,C類標準400多項。但我國所發布的機械安全標準項,從數量上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仍舊較大。需要我國進一步加強對機械安全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3 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趨勢展望
3.1 努力同國際機械安全標準化接軌,并結合我國發展實際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機械安全標準
目前,世界上許多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機械安全標準都以國際化標準為技術支撐來建立適合本國國情的機械安全標準化體系。以逐漸追平國際機械安全標準化平均水平。據有關權威機構調差顯示,在機械安全標準研究領域當前已經有120多個國家正在使用機械安全國際標準,這一趨勢也表明了機械安全國際標準在全世界機械領域的影響力。為了能夠提升國家機械水平,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加大了對機械安全標準化的研究力度,以通過機械安全標準技術優勢來提升國際地位。當然,我國也不列外,近些年來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在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正逐步縮小同國際發達國家的機械安全標準化水平的差距。
3.2 全面將機械安全標準同安全生產有機結合
標準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對技術性的法律法規進行規定。比如,對于同安全生產相關的技術性規定,能夠體現一個行業的行業標準。安全生產標準化是現代社會經濟建設的最為基本的要求,也是實現社會經濟大建設有序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為了能夠使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我國社會GDP的不斷攀升,那么就必須要加強對機械安全標準化的研究,將機械安全標準同安全生產標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嚴格按照機械設備的規范操作要求生產作業。對于行業內所制定的安全生產標準,要求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都要透徹的掌握,并能夠對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安全生產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尤其是高危風險的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只有將兩種標準有機相結合才能實現安全生產,提升產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曉飛,等.歐盟新機械指令對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化的影響[J].中國標準化,2008(5).
[2]李代元.以人為本 牢筑和諧的安全生產發展環境[J].機電安全,2006(11).
[3]黃祖廣,趙欽志.我國機械電氣設備安全標準化的現狀及展望[J].電器工業,2006(5).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