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摘 要】論述了MOOC概念、特點及國內外發展,分析了MOOC與其他網絡課堂及傳統課堂的區別。討論了高校圖書館如何在MOOC環境下,積極思考與實踐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高校圖書館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of MOOC,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OC and other network classes and traditional classes are analyze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OC,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academic library positively thinks and practic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Academic library
1 MOOC的概述與發展
1.1 MOOC概述
MOOC是什么?MOOC即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通常譯為“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2015年5月10日維基百科上對MOOC的定義為:“是一種針對于大眾人群的在線課堂,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在線課堂。MOOC是遠程教育的最新發展,它是一種通過開放教育資源形式而發展來的。MOOC的設計和課堂參與類似于學院和大學課堂,但MOOC一般不會像在校付費的學生那樣要求學分。盡管如此,學習的獎勵可能通過證書來證明。”(Wikipedia:MOOC,2015)
MOOC是一種新型的在線課程模式,沒有人數、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免費獲得所有的課程材料。MOOC的主要特點是大規模、在線和開放。大規模主要體現在參與的高校數量多、開設課程范圍廣以及參與學習人數多等方面,與傳統課程不同,一門MOOC課程動輒上萬人參加;在線是指只要具備網絡條件,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開放表現在世界各地的學習者沒有年齡、膚色、階層等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學習者進行交流。而且學習可以通過網絡免費獲得所有的課程材料,這些材料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開放的。
1.2 MOOC發展
由斯坦福大學教授創立的Udacity、由斯坦福大學兩位教授創立的Coursera以及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合創立的edX是目前影響力最大的MOOC三大巨頭。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這三個網站相繼創立,并迅猛發展,成為MOOC的三大主流機構。《紐約時報》曾將2012年稱為“MOOC元年”[1]。《時代》雜志也稱,免費的“慕課”向“大眾打開了通向常青藤盟校的大門”[2]。2013年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布了一項E-Learning五年計劃,計劃大幅提升在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MOOC熱潮也蔓延到中國,現如今MOOC已成為高校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2013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正式加盟edX,成為edX的首批亞洲高校成員。隨后,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簽約Coursera。國內的MOOC平臺也接踵而來紛紛上線,包括清華大學推出的首個中文MOOC平臺——“學堂在線”;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自主研發的中文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由兩岸五家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共同合作發起,開發的開放式教育平臺ewant;以及由網易云課堂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中國大學MOOC”等。國內許多高校也相繼開設MOOC課程,跟隨潮流成為MOOC一員。果殼網、網易公開課、超星慕課等MOOC也紛紛上線。關于MOOC的論壇會議也陸續召開,各大媒體等也紛紛報道MOOC的最新進展。
2 MOOC特點
MOOC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首字母的組合,主要特點也就圍繞這四個單詞進行描述,即大規模、在線、開放和課程。
2.1 大規模
首先,大規模體現在參與MOOC的高校數量多。截至2015年5月,全球共有119所大學加盟Coursera平臺。截至2015年4月,國內已有62所高校開設MOOC課程,而且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加入進來。
其次,大規模體現在開設的課程范圍廣。在MOOC三大主流機構中,Coursera與edX提供的課程種類最為廣泛。截至2015年5月,Coursera與119所合作大學提供1031門課程,其中囊括了25種類別、31種語言的課程。截至2015年4月,國內62所高校開設約280門課程,包括基礎科學、工程技術、經管法學、哲學歷史、文學藝術、農林醫藥、健康與社會、教育等各類在線課程。
再次,大規模體現在參與人數多。以Coursera為例,截至2015年5月,Coursera的注冊人數超過1297萬(5月13日15:10為12975800)。2013年5月清華大學加入edX平臺,并于10月推出首個MOOC平臺—“學堂在線”,截至2014年3月1日,在不足5個月的時間里,“學堂在線”選課總人次就突破了10萬。可以看出,MOOC課程受到國內外學習者的廣泛好評,新穎活潑的授課形式,積極互動的線上交流,讓MOOC的理念和魅力更為深入人心。
2.2 在線
在線一方面體現在開設課程的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將課程資源上傳到網絡;另一方面體現在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根據自身條件,掌握學習進度。也就是說,只要具備網絡條件,就能學到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的免費課程。
2.3 開放
首先,開放體現在對學習者的全面開放。世界各地的學習者沒有年齡、膚色、階層等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和世界各地其他地區的學習者進行交流溝通。MOOC的概念從2012年開始之后在全世界流行。從此,成千上萬甚至是十幾萬人在世界各地同時一起學習同一門課程變成了真切的現實。
其次,開放體現在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免費獲得所有的課程資料,這些資料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開放的。
2.4 課程
MOOC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方式。翻轉課堂模式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一般被稱為“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3]。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課堂上老師講課,然后布置作業由學生回去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課外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上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MOOC課程的學習方式上非常強調交互,課程中學習者與老師的互動以及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都是很熱烈的。
3 MOOC與其他網絡課堂及傳統課堂的對比
MOOC是將傳統課堂與網絡課堂進行融合,將學校中的課堂,轉化成更碎片化、更適合在線學習的形式,免費讓全世界的學習者在互聯網環境中學習。和傳統課堂不同,MOOC課程內容會被分割成若干個短視頻,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和興趣有選擇地學習。大多數課程都有特定的上課時間,大約1-3個月。課程中學習者與老師的互動以及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都是很熱烈的,這些學習者都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
4 MOOC環境下圖書館應對策略
MOOC正在全球迅速發展,然而,圖書館在MOOC時代的職能定位并不明確,圖書館為MOOC提供支持服務的研究和實踐也處于探索階段。雖然如此,圖書館還是有很多事可以做得,面對MOOC大潮,圖書館積極思考與實踐,積極面對挑戰和機遇,在MOOC發展與建設中發揮其應用的作用。
(1)圖書館可提供電子閱覽室等的共享空間作為MOOC學習場所。在這里既有現代化的網絡設備供應,又能隨時查閱免費的數據庫資源和紙質資源;而且圖書館本身就是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MOOC學習者在這樣的環境中更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致,同樣能降低MOOC課程的輟學率。
(2)圖書館可提供MOOC形式的文獻檢索課程。開設MOOC課程是圖書館比較直接地介入MOOC的方式。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培養學生情報意識、獲取科技文獻能力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各自專業及相關專業信息的基本知識,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了解并學會常用檢索工具、數據庫和參考工具書的概況、特點和使用方法。從長遠講,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質和信息吸收能力,具備自我知識更新及獲取信息的能力,懂得如何獲得與利用信息,增強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MOOC的出現為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圖書館可以利用此平臺優化課程,擴大文獻檢索課程的開展范圍。目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羅昭峰老師已經采用MOOC的方式開設了《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5],2014年5月27日首次上線中國大學MOOC,超過1.1萬人在線學習。廈大圖書館的李顯輝老師以 MOOC 的方式開設了《信息素養與網絡信息檢索》課程[6]。同濟大學袁希蓓老師開設了《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7],推介MOOC課程。武漢大學黃如花老師也以MOOC的方式開設了《信息檢索》課程[8]。
(3)圖書館可開展關于MOOC報告及講座,做好MOOC宣傳,推介MOOC課程。為了學習者更好地了解MOOC,從而參與到MOOC中,圖書館可適時的舉辦一些MOOC講座及一些上機實習,介紹國內外MOOC學習資源。另外,圖書館可根據自己學校的專業需求,總結一些符合本校專業的MOOC課程以及一些熱門的或是經典的課程,并制作成課程表推送給本校師生。這項工作首先需要圖書館館員自己熟悉各大MOOC平臺,自己可以有針對性的選學一些課程,以提高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蔡文璇,汪瓊.2012:MOOC元年[J].中國教育網絡, 2013(04).
[2]Ripley A. College Is Dead. Long Live College [EB/OL]. [2014-04-16]. http://nation.time.com/2012/10/18/.
[3]北大慕課[OL]. < http://mooc.pku.edu.cn/mooc/course.php?lmid=2&id=19>.
[4]張皛.我國 MOOC發展現狀及展望[J].軟件導刊,2015(1).
[5]羅昭峰.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2014版[EB/OL].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ustc-9002#/info.2014-09-17.
[6]MOOC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12):81-85.
[7]袁希蓓.信息檢索與利用2013版[EB/OL]. http://online.zhihuishu.com/CreateCourse/course/home/2000215. 2013-10-31.
[8]黃如花.信息檢索2015版[EB/OL].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29001#/info. 2015-3-17.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