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富存
【關鍵詞】 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5—0095—01
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媒體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就必須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媒體等方面進行改革,而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堂教學,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傳統的學習模式,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獲得不僅可以通過課堂上教師的教學,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信息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備課時應用信息技術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而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況且教師還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頁一頁地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每個教師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
二、課堂教學時應用信息技術
1.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模擬演示。模擬演示是教師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在常規教學條件下,教師的示范或某個操作的演示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應用信息技術模擬演示就能很好地實現。例如,教學“全等三角形”這一內容時,學生對通過平移、旋轉、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這一概念沒有感性認識,雖然面對一些簡單的題目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但在面對一些圖形復雜的題目時,就找不到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了。這時,利用信息技術將三角形的平移、旋轉、翻折過程直觀地演示,學生就能很直觀地看出哪兩個三角形全等,學習的難度減小了,學生學起來就輕松了。
2.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地演示分析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有些習題的分析如果采用傳統的方法是比較困難的,例如傳統的數學媒體就很難實現相向、相遇問題中兩個物體同時行動的演示,如果采用信息技術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這一難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通過下載的Flash多媒體課件,直觀地演示了四種車輪的行駛情況,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了“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處處相等”的概念。在同一課件中,還直觀演示了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同一圓中有無數條直徑和半徑、圓是軸對稱圖形等知識。
3.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個別輔導。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大量的操練練習型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件,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教學。如,教學“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這一內容時,利用多媒體的畫圖功能,描出光滑的曲線。之后再和學生展示將拋物線沿x軸或者y軸左右和上下平移時,拋物線的變化情況。這樣教學,學生獲得了切身的體會,印象必然非常深刻,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三、課后應用信息技術
1. 課后網上練習。初中數學教學要求學生邏輯性強,題目的可變性大,要求教學思想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教師與學生可以是合作伙伴,教學內容來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師,渠道可以更多,范圍可以更廣,題目本身將趨向于開放題,條件不確定,答案不唯一。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交互功能,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這樣,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2. 參與課程討論。目前免費開源的教學平臺非常多,如Moodle、Claroline等,這些教學平臺都提供了bbs和聊天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設計好問題發成帖子,然后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充分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利用Moodle建立了數學課程教學平臺,模塊包括:課程講義、虛擬實驗、作業練習、疑難解答、協作小組等。
總之, 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選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它的輔助功能,從而高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