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關鍵詞】 新課改;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涵義;必要性;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38—01
從目前實際來看,幼兒教師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專業標準的要求。而且,現代教育本身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與專業化的標準是非常一致的。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巨大挑戰,許多教師面對新課程、教材茫然失措,急需專業地、深入地、持久地、一對一地深度培訓。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幼兒教師專業化的涵義
教師的專業發展又稱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托專門組織、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通過持續的專業教育,習得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形成專業理想、專業道德和能力,從而實現專業自主的過程,就是教師從非專業到專業的轉化過程。幼兒教師作為教師群體中的一員,其專業化發展簡單地說,就是指幼兒教師通過專業教育拓展專業知識,發展專業能力,使自己逐步發展成專業人員,使幼兒教師職業逐步走向成熟、專業的過程。
二、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
專業化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教師專業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快速發展變革的教育現狀的現實需要。“術業有專攻”,專業的本質就是各階段教學各有其特殊規律及獨特性。一些人簡單地認為學前教育對象是一群年齡小的孩子,因此,幼兒教師的專業水準學歷比其他階段低,這種偏頗之見忽視了幼兒教師知識的綜合性、基礎性和廣博性特點。幼兒教師職業實踐的對象雖是幼兒,可許多科學和經驗都證明了幼兒時期對人一生發展的重要性和易被忽視性。幼兒時期的生命特性使幼兒園教師的作用和責任比其他任何階段都更顯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教師專業化正是幼兒教育特殊性的需要。
三、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幼兒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既是一種認識,更是一個奮斗過程,既是一種職業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在發展過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
1. 以“教師培訓”為突破口,使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我園及時轉變教研活動的方式,針對教師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安排了“課改系列”教研活動,達到“以研促改,以研促教”的目的。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豐富教師參加課改的知識底蘊,為培養新課改的生力軍,推進新課程做好準備。我們不僅動員全員參與師資培訓,還在政治及業務學習會上學習課改的相關資料,撰寫體會,對教師進行“洗腦”、“充電”。通過活動、體驗,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實現自我提高。
2. 以“教學反思”為路徑,促進教師進行自我調整與管理。傳統教育中,教師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這樣的一種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因此,要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必須改變傳統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現代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一個具有對教育活動有反思、分析、發現和實踐的教育研究者。有時盡管教師在理論上接受了新觀念,但在實踐中卻往往只注重單方面對教育對象施加教育影響,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預定目標,忽視接受來自于幼兒的各種反饋信息。在不斷的反思總結中,不僅使保育和教學工作更科學性和合理化,也使教師們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斷成長。許多教師通過反思,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樣憑經驗和直覺工作,能自覺地調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進孩子的不同發展。通過反思,教師不再需要管理者的檢查和督促,而能自覺地做好各項工作,達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
3. 加強群眾協作,為教師提供一個合作、溝通的平臺。幼兒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經驗、智慧和特長,如果能將這些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將會產生更大的集體力量。因此,隨著學習《綱要》的不斷深入,我們在業務管理上更多地以集體學習、研討、競爭的方式進行,營造濃厚的集體氛圍,通過教師間的經驗分享、互相探討、合作學習、友好競爭等促進個人與集體的共同提高。通過這些集體研討和競賽活動,許多教師的分析、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時,教師之間通過相互學習、研討,增強了團隊精神,通過集體協作和競賽,也促進了集體的共同進步。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