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岱
【關鍵詞】 新課改;教師;布置作業;目的;數量;分層次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52—01
家庭作業是一項與學生的學業成績、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都有密切關系的教育活動,它涉及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它不僅是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復習、鞏固和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在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重要教學目標,而課堂時間有限,課前預習又成為新的作業負擔,因此,對于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了解家庭作業的有關原理,采取有效的家庭作業策略,才能確保家庭作業達到鞏固新知和促進課堂高效的目的。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布置家庭作業應目的明確
首先,家庭作業的目的應是診斷教學中的問題,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鞏固和深化課內學習內容,發展創造性;預習新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測驗學生,也不是約束學生遵守紀律。專家認為,如果家庭作業為了以下目標就最適合:“提供學生所需的更多練習;提供給學生更多時間以完成需完成的書面作業;提供給學生熟悉課堂討論前閱讀材料中包含的內容的機會?!逼浯危處熞鞔_認識到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其家庭作業的目的是略有不同的。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應該是促進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完成家庭作業的方法,而初高中學生家庭作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
二、布置家庭作業應數量適當
雖然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學生做家庭作業有助于改善學習,做家庭作業越多,成績越好,增加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更能改善學生的成績。但是,超過了一定量的家庭作業非但不會改善成績,相反,過多的家庭作業還會導致以下不良后果:(1)導致學生疲勞,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和成長;(2)給學生增加了壓力,使他們感到焦慮,并對學習產生消極態度,厭惡和害怕學習;(3)干擾了學生的社會交往和其他活動,不利于他們全面發展。因此,布置的家庭作業量應該適當。首先,家庭作業的總量要適當,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其次,在總量適當的前提下,每次布置的數量要適當,不要有時布置太多,有時布置太少,有時根本不布置。最后,為保證每次布置的家庭作業量適當,學校各科教師應在布置家庭作業時互相協調。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這就要求各科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協調。
三、布置的家庭作業應與課內教學相關
家庭作業是課內教育的繼續,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和深化,因此,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就應該與課內教學緊密相關。沒有明確目的、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家庭作業純粹是浪費學生的時間,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能收到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布置的課堂作業既可以是預習新課,鞏固課內教學內容的,也可以是擴展、深化課內教學內容的,還可以是創造性的。
四、布置的家庭作業應分層次
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好差之別,統一布置作業會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的現象,時間長了,后進生就會降低做作業的興趣,視作業為負擔而應付或拖延;優等生就會感覺作業太容易,得不到更好的訓練。為了兼顧到各方面的學生,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分出基礎知識題和技術能力題,布置作業時應分別指定哪些要完成、哪些可以選擇完成、哪些屬于較難的補充題,對優等生和后進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分出層次,既有利于優等生智力的開發,又照顧了后進生。
五、布置的家庭作業要多樣
教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適當變換形式。不要天天都是書面作業,使學生一回到家就是不停地寫作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學生喜歡的能夠動手、動口、動腦的作業,如看百家講壇,上網查找資料、閱讀、朗讀、實驗、小發明、小制作等。也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小課題研究等探究型作業。這樣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各種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
綜上所述,完成家庭作業是學生的重要學習責任,教師在教學中掌握和運用有效的家庭作業策略,可以極大地改善家庭作業的效果,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提高他們學習成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的目的。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