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讀物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課內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利用班級的圖書角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關鍵詞:低年級;閱讀;培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點撥。如何提高低年級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雖然已經認識了一些字,但識字量依然達不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有些孩子就會退縮,從而激不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應該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低年級孩子大多都喜歡讀童話,所以,我們就可以從童話故事入手,這樣,他們在讀書過程中又增加了識字量,豐富了自己的積累,然后再讓他把讀的文章口述一遍,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并給予評價,進行表揚。
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引導和點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往往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目的性,只是看看熱鬧罷了,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在教學《美麗的小路》一課時,我就問學生:“你看到課題你想到什么?”有的學生問:“美麗的小路怎么了?”“是誰把美麗的小路弄臟了?”“美麗的小路被誰找回來了?”通過教師的引導,孩子們把文中的重點內容都提煉出來了。然后采用不同的讀書形式(小組讀,個人讀,全班齊讀,挑戰(zhàn)讀,分角色讀),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邊用筆勾畫,文章在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中就結束了。所以,善于啟發(fā)學生質疑,學生主動學習,的確能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
三、利用班級的圖書角
圖書角的圖書大多是一些漫畫,科普讀物,學生對這方面的內容就特別感興趣,他們在讀完之后,就會有幾個小伙伴聚集在一起談論這里面的內容,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想法。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p>
總之,小學生的閱讀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基礎上,力圖“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同時,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