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燕
摘 要:習作并不難,但是基礎很重要,小學打基礎,初中、高中的寫作水平才能好一點,小學的習作課其實就是在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基礎,以小見大。所以說,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才是最關鍵的。“習作”,顧名思義就是練習寫作的意思,所以習作的重點就是一個“練”字,即練聽、練看、練讀、練寫。
關鍵詞:小學;習作教學;練習
小學是各個學科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年齡越小,可塑性越高,尤其是對于小學的習作課來說,從小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對今后學習語文是有很大幫助的,習作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小學階段還是家長、老師努力培養學生興趣的最佳時期,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是習作教學的關鍵。
一、日積月累,演繹大精彩
如果想要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就不能懷揣“揠苗助長”之心,其實一個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是需要經過老師的教導逐漸形成的,而最能在日積月累中實現這一目標的就是“寫日記”。通過寫日記的形式,既可以保證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寫作,又可以積累素材,更重要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可以逐漸培養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只要堅持每天寫日記,學生的習作水平就一定會有所提高,每天所積累素材的精華可以匯集在一篇文章當中,運用嫻熟的技巧,一定會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二、厚積薄發,方能大展身手
除了每天練習寫作之外,讀書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不錯途徑,老師一定要告訴學生,平常就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即“多讀書,讀好書”,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理解能力,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并將感悟與自己的文章結合起來。在小學階段,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要求就不會很高,自己讀過的書,里面所講的故事可以通過舉例的方式添加到自己的文章里。只有學生積累的素材達到一定的量,才能寫出有文采的好文章。所以說,只有多讀書,才能積累足夠的知識,才能厚積薄發,在小學階段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
三、慧眼識珠,描繪大千世界
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能寫出好文章的學生都是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大膽心細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文章大多數是描寫日常生活中的發現或者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他們寫的是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只有養成細心的好習慣,才能發現很多身邊的寫作素材,比如,我曾經出過一個題目《夏》,有個學生通篇并沒有開門見山地說夏天有多熱,但是他寫的是某一天他聽到的蟬鳴,門口叫賣西瓜的商販和里三層外三層的買主,一家人乘涼的快樂時光。他就是通過日常生活的再現,從側面襯托出夏天的熱,通過寫人們的感受,描述一家人的其樂融融,著實是一篇好文章,并沒有華麗的文字,與一些嘩眾取寵的文章相比,樸素的文章更適合大眾的口味,也只有親身體會才能寫得恰到好處,不做作。最好的素材皆來源于生活,所以學生要學會用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真正地做到用心去感悟生活。
四、讀別人的書,寫自己的話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能還沒有達到可以讀寫的水平,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抄寫一些精選的作文,再根據學生的習作水平,出一些簡單的題目,讓學生仿寫,教育學生要學習別人的寫作優點,善于閱讀,但是如果學生有能力,就一定要學會自己寫,借鑒別人的寫法,但是一定要杜絕原文抄襲,端正自己的態度。這就是,讀別人的書,寫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感情。
總之,慢慢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厚積薄發,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寫作水平而制訂適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習慣,練就一雙能看懂人心、明辨是非的眼睛,并想辦法將自己的感悟與自己的文章有機結合。源于生活的素材,才最真實。只要勤加練習,就一定會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申巾英.小學中學段習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李漢澤.主體間性視野下的小學習作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3]張南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