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顏偉忠
摘 要:國家工商總局2014年3月28日發布《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文章從分析中國小微型企業現狀及發展瓶頸入手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當下大數據平臺建設中建設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實現對小微型企業信用建設,幫助小微型企業發展,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 小微型企業 信用 大數據 平臺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7-251-03
國家工商總局2014年3月28日發布《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小微企業已占市場主體的絕對多數,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截至2013年底,全國各類企業總數為1527.84萬戶。其中,小微企業1169.87萬戶,占企業總數的76.57%。若將4436.29萬戶個體工商戶視作微型企業納入統計,則小微企業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中所占比重達到94.15%。目前我國70%的城鎮居民和80%以上的農民工都在小微型企業就業,新增就業和再就業的70%以上集中在小微型企業,小微型企業已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主要渠道。因此,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就意味著創造更多社會就業崗位,有利于解決民生問題、推進經濟增長。{1}小微型企業是我國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礎,幫助小微型企業成長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對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對信用中國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小微型企業的現狀與發展瓶頸
據國家工商總局數據顯示,在各類企業中小微企業已占市場主體的絕對多數,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但是由于小微型企業勞動密集度高,兩極分化明顯,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近年來小微型企業雖然一方面敢于創新,各類新興行業和新型業態不斷涌現;另一方面又大多集中于以資源開發型、產品初加工型、服務低層次型為主的傳統行業工業,由于經營壓力,轉型升級的企業愿望較強,但是又存在資本、技術、人才、管理等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方面積累不足,相當數量的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產業轉型升級困難,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后勁和活力不足。在殘酷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的情況下,小微型企業往往采取低成本、低價格、低收益的方式艱苦掙扎,以致造成小微型企業信用缺失、市場信譽度不高、生命期短的困局問題。
1.小微型企業失信嚴重、受罰低。隨著國內市場上不斷涌現出來的各種產品質量問題如地溝油、毒奶粉、毒大米、毒酒、毒菜和黑心棉等大量的事件證明有些小微型企業失信嚴重。這些企業由于經營規模小、資金不足、技術人才缺失和融資成本高等各種不利因素導致其在市場中處于不利的地位,企業老板只能千方百計節省成本以博取收益,出現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反過來,這又嚴重打擊了小微型企業信用,使國民對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缺乏信心,使企業走進失信的重大困境中。我國現行法律對于失信的具體懲罰,尚無明確規定,對企業違反市場經濟秩序處罰也較輕,難以起到懲戒作用,我國目前的狀況是,對失信行為的懲罰以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為主,而且處罰基本是一次性的,“量刑”過輕,失信的成本很低,這在客觀上縱容了失信行為。
2.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缺失。國務院在2014年6月14日發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這部綱要是國家加強社會信用建設的重要文件,但是由于社會信用體系是一項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其難度大且廣。但時至今日,在國家層面上,國務院并沒有確定哪個部門作為全國信用建設的統一領導機構,從國家到地方,同樣也沒有統一的全國信用領導管理機構。在信用數據庫擁有者上依然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與信用有關的大量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門,而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和數據依然存在既不流動也不公開、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資源被閑置和浪費的情況。目前小微型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小微型企業數量眾多,自身資金所限,科技研發能力弱,生產銷售營業額低,其生產管理制度簡單落后,財務會計資料不規范和不完整,企業內部信息披露程度低,沒有根據國際通用會計準則建立起成套嚴格的財務體系,無法提供出經過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證明或者提供企業的房地產、生產設備等實物資產抵押或專業的擔保機構做擔保,造成商業銀行對小微型企業放貸耗費大量精力和高額的審核成本,最終導致企業融資難。
3.小微型企業信用文化缺失。據《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企業信用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拖欠貨款、貸款、稅款,違約,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及其他問題等。其中,拖欠貨款、貸款、稅款問題在國內企業經營者看來最為嚴重,占比高達76.2%;違約問題占比63.2%;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問題的比例達42.4%;而其他問題分別為披露虛假信息、質量欺詐、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以及價格欺詐等。小微型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重要的經濟主體之一,其經濟活動將直接影響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3}。小微型企業誠信經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市場主體在這種交易環境下易建立良好聯系,小微型企業信用缺失將會造成經濟秩序混亂,引發包括商業信用、行業信用和個人(企業主)信用在內的信用關系的動蕩,由此可見,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缺失會造成社會信用的缺失,影響市場秩序的正常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影響,小微型企業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中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生產和經營的特殊性,有必要為其建立特定的信用管理體系,才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市場秩序的健康穩定。
如何能夠加快建立起有效的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呢?筆者建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必須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建立小微型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
二、大數據技術開發利用有利于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建設
信用體系的核心是信用信息的充分披露與共享,企業與個人在經濟活動中形成的各種信用活動信息構成了全社會的信用信息。建立良好的信用體系就要使信息得到充分公開。信用數據的征集、信息的披露和信用的評級在信用體系中就顯得非常重要。以往商業銀行對小微型企業惜貸的重要原因是對小微型企業信息不對稱,對小微型企業評級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收集大量信息,其中部分信息可以通過企業提供,部分信息只能通過第三方獲得,對小微型企業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過程極大增加商業銀行的放貸成本,影響了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投融資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影響了小微型企業資金周轉以致影響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技術開發利用從簡單的數據交流和信息傳遞,上升到基于海量數據的針對性分析。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迅速地將所有與小微型企業相關的信息數據較為完整的收集起來,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信息清洗和梳理分析,客觀分析企業的對內和對外以及企業過去和現在的各類活動的全部信息,對海量數據的控掘和分析,做出最全面、客觀和及時的小微型企業信用評價,為小微型企業融資和業務開拓提供證明,助推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小微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最重要途徑就是充分開發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建設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
三、大數據技術開發利用下建設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
建設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最關鍵的是建立一個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可為小微型企業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與信用擔保服務,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設這個平臺呢,筆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里,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企業在實體經濟、互聯網電子商務和社會公眾和企業多媒體共享渠道中收集所有小微型企業大量的、多樣的和復雜的數據集.需要利用信息通信技術(ICT)領域的最新研究技術提出新的解決方案.然后梳理分析全部數據{5}。建設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要經過四個步驟:
第一步:建設地方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由政府投資,組織專門機構負責分級管理和建設平臺。首先,從地方各級征信管理系統、企業和行業協會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入手,整合資源將各類數據庫導入到小微型企業信用數據平臺的數據庫里,然后全國聯網,這樣做不僅能夠有效地解決小微型企業信用數據來源問題,還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數據過分集中而可能給小微型企業信用帶來信息安全管理的問題。
第二步:建立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統一數據標準。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建設需要整合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業協會和小微型企業信用信息的數據庫,小微型企業有其個體的特殊性,建立一套以小微型企業生產和經營特點的數據標準,以此規范小微型企業的信用數據管理,同時為將來數據交換實現全國聯網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步:整合各地方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的整合需要獨立安全的網絡運行環境。按照統一國家企業信用數據標準,在可以信賴的在依托國家網絡資源下建立獨立的網絡運行環境,同時需要建立穩定可靠獨立的數據庫。大數據技術開發過程中,可以將整個平臺分解成若干個子平臺來處理,各子平臺間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這樣做既可以保障信用數據平臺的數據完整性又可以保障數據平臺數據庫信息的安全性,由國家專門機構負責監控數據平臺,保障企業信息不被濫用和盜用,有效保護企業商業機密和技術信息,承擔起政府的監管和安全保護責任。在大數據技術下,既保證數據庫穩定性,數據時效性,更要做好客戶體驗,保證用戶操作時間短,做好數據備份,保證每天定時備份,以確保數據安全不丟失。
第四步:大數據技術下建立小微型企業信用標識制度。企業信用標識制度是指為滿足市場對企業高品質信用信息的迫切需求,由具有一定資質的、國內權威的資信評估機構,采用國際先進的信用評級技術,按照嚴格的程序,對受評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科學、合理、公正的評價,確定其信用等級,并通過頒發“企業信用標識證”和“企業信用標識碼”予以公示的一項制度{7}。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們開發利用大數據技術將企業所有信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確定企業信用評級,建立一個統一的企業信用標識制度,方便社會公眾能夠了解企業信用水平。在國外金融國際資信評級業,穆迪公司采用Aaa~C等一系列符號表示鐵路債券的信用質量,標準普爾則分別劃分為AAA~D,以及A1+~D{8}。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我們建議多維度對企業信用進行評價,建立信用等級與評分并行(1000分為滿分,600分為信用及格線)的企業信用標識制度(具體詳見下表1企業信用標識制度),實施守信加分、失信加倍減分的動態企業信用標識制度,實時跟蹤評價,從而實現了采集信息、過程分析、評價結果和風險預警的高度客觀性、智能性和時效性的企業信用評價。
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的企業,其活動不僅與政府部門、商業銀行、關聯企業(原材料、零部件和批發零售商)以及市場消費者有關系,也受到市場環境影響。過去對企業的信用評價主要是依靠政府各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企業信用記錄統計分析后進行評價。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出現,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各項活動都將被自動記錄。當與企業信用活動數據的積累量到達足夠大的時候,就可以對企業做出最客觀及時的信用評價。筆者認為有必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一個五維度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從五個維度對企業予以信用評價,即利用大數據系統收集來自包括自政府、金融機構、行業和(企業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企業內部主要人員和消費者五個方面的企業活動相關的信息數據,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企業各個對外和對內的活動,從而作出對小微型企業最全面、客觀和及時的信用評價,并可在大數據平臺進行實時查詢并下載和打印企業的信用評價報告。
四、總結與展望
目前,我國小微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信用缺失,從而導致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合同欺詐、融資難等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嚴重阻礙了小微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加強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建立小微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對于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場經濟、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樹立誠信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利用好大數據技術以小微型企業信用大數據平臺建設為起點,逐步建設起各類型政府、企業和個人信用大數據平臺,最終構建一個以服務社會大眾為核心的“一網多平臺”,即互聯網+時代下政府、企業、行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大數據平臺,創新信用管理手段,最終建立起完整和高效的社會信用體系。
參考文獻:
[1] 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情況報告(摘要).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課題組[R].工商總局網站,2014.03.31
[2]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G],2011.6.18
[3]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2002·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R].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31/179/20020516
/729921.html.2013.07.27
[4]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2011·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發布[R].新浪財經http://www.sina.com.cn2011.04.08
[5] 李學龍,龔海剛.大數據系統綜述[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5(1)
[6] 張毅強,吳大器.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服務機制研究-基于張江商會金融服務合作社的視角[J].征信,2014(12)
[7] 羅川.發展企業信用標識制度促進資信評級-訪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總裁關建中[J]銀行家,2003.11.30
[8] 邢植朝.中國信用概論[M].南方出版社,2005(5)
(作者單位: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