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衛高實為仇和在宿遷和昆明兩地的幕后開發商。在宿遷,劉衛高被叫做劉半城,他也被一些人私下里稱為宿遷的“城建教父”,車牌為蘇N00000。
2015年3月17日,中豪商業集團的官方微信對外宣布,該公司董事長劉衛高因個人原因辭去職務。在3月15日云南官場再爆落馬新聞以來,這是一個媒體高度關注的名字。
事先已有先兆。作為江蘇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劉衛高缺席了3月份的全國兩會。多位知情人說,早在今年春節前,劉衛高就已被有關方面帶走協助調查。而在宿遷,人們發現,由劉衛高投資的大部分樓盤和建設項目,都陷于停工狀態。
過去30年,浙江商人劉衛高以義烏為起點,一路騰挪轉移,從蘇北的宿遷,再到西南的昆明,從原先只有一家注冊資本500萬元的小公司,變成如今擁有數十家公司、總注冊資本數十億的商業帝國,這個帝國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豪。
如今,中豪與一個落馬官員的名字緊密相連。
重點工程
在中豪系的版圖中,中豪·螺螄灣國際貿易城是劉衛高的頂峰之作。從昆明市中心驅車往南15公里,當看到一棟綿延數百米長的黃色連體樓出現時,中豪·螺螄灣國際貿易城就到了,人們管這里叫新螺螄灣。
這里是新螺螄灣一期二期工程,5層樓高,外墻上貼滿了“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等雄心壯志的標語。這僅僅是新螺螄版圖中很小的一部分,按照老板劉衛高的想法,最終的占地總面積將達12000畝,超過8平方公里,而昆明市區的總面積僅98平方公里。整個新螺螄灣的面積將是昆明市區的8%。
五年前,這里還是滇池東岸一片肥沃的農田,屬于昆明的遠郊。現在,這個預計總投資580億的地方更像是一個正在開發中的新城。有人欽佩劉衛高的能耐,但是也有人不屑一顧。“沒有政府在背后支持,他不可能有這樣的能耐。”
2008年昆明大拆大建正搞得火熱,新的市委書記決心要在5年內重建三百多個城中村,提出以大項目帶動城中村改造,中豪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進入昆明的。
2008年2月,一個由25名義烏企業家組成的考察團進入昆明,劉衛高帶隊。5月,考察團確定在昆明復制當年宿遷的模式,并被確定為昆明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云南省重點工程。9月奠基。次年4月,一期120萬平方米的主題市場封頂,11月投入運營。
“一年間,在昆明創造了一個投資奇跡。在昆明的投資效率非常高。”在2009年5月9日的浙商投資年會上,云南中豪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衛高由衷地評價昆明投資環境。
這樣的速度離不開昆明主政者的鼎力支持。據《昆明日報》報道,為了推進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市場發展,昆明市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實行例會制度,跟蹤落實項目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從2008年開始的三年中,中豪在昆明一路攻城掠地,屢屢為新螺螄灣拿下極為便宜的土地,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公開報道顯示,2008年9月23日,昆明市國土局對官渡區的7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進行拍賣,總面積877畝的土地開價7.8億,平均每畝90萬。不到五分鐘,唯一的競拍者中豪就成功將其收入囊中,用于新螺螄灣一期項目的建設。
這些土地中有一部分是宏仁村村民的耕地。宏仁村村民李紹榮回憶,當時政府征地的時候并沒有說用來建新螺螄灣,而是用于公共目的,當時政府給的征地補償標準是16萬,最后到他們手里只有每畝6萬。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曉陽是長期在宏仁村做田野調查的學者,是宏仁村對抗中豪強拆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據他了解,當時周邊土地的價格至少在150萬左右。
在新螺螄一期開張的同時,老螺螄灣市場也宣告關閉,關閉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新螺螄灣的生意。用官方說法就是:“全面引導經營商戶向新螺螄灣轉移”。但這只是事實的一面,事實上,有不少商戶是反對這一強拆計劃的,但反對沒有效果。
原云南省政協副主席楊維駿印象中曾經收到過老螺螄灣商戶們的舉報信,在他這個老昆明人看來,拆除老螺螄灣完全是時任領導的一個重大決策失誤。“老螺螄灣在昆明有著二十多年的歷史,日均人流量有二十多萬,在云南乃至西南都是最大的日用百貨集散地。生意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說關就關,而且是搬到15公里以外的郊區。”他說。
幕后推手
劉衛高的新螺螄灣項目并沒有因為外界的抗議而終止,反而步子越邁越大。2010年3月,中豪以唯一競標人的身份拿下官渡區4宗10.76億的土地,每畝平均180萬,用來建二期工程。一年之后,中豪還是唯一的競標人,它用64.87億元囊括27宗1851畝土地,建三期工程,平均每畝350萬,整個競拍用時不到3分鐘。
記者調查發現,在新螺螄灣二期、三期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用來建設新螺螄灣商貿城,其中有很多是用來建設住宅。2010年2月,劉衛高成立了一家專門開發房產的中望置業,工商資料顯示,注冊資本2.5億,中豪置業是第一大股東。中望置業的第一個項目是面積近1500畝的中望城,位于新螺螄灣對面。
中望城一期工程的拿地過程異常順利。2014年8月,中望置業以17.96億價格拍下昆明當年上市最大地塊——位于官渡區矣六街道五臘村的9宗約合569.47畝的國有建設用地,也因此成為云南的總價地王。
中豪系拿地都是以城中村改造的名義進行的。《昆明日報》報道稱,一個中國門戶級商貿口岸周邊卻被一個個城中村包圍著,這肯定不協調,“該項目對城鄉一體化,改善居住和城市交通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有重大意義”。
但記者的調查發現,新螺螄灣項目涉及的塔密村、五臘村、宏仁村一開始并不屬于城中村,是矣六街道辦向官渡區政府提出申請之后,對方才同意的。
一份官渡區內部材料顯示,2009年11月3日,官渡區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辦批復了矣六街道辦的申請,同意將上述三村以大項目幫助城中村改造的方式一并納入城中村改造。
新螺螄灣的拆遷一直由官渡區政府負責出面牽頭,中豪公司自始至終沒有走到前臺。李紹榮說,從未看到過中豪的人跟他們談,但實際上中豪一直在幕后提供支持。
拆遷工作進展到宏仁村的時候卻卡住了。在1300多戶居民中,同意簽的只有60多戶。宏仁村剛剛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集資建起了新房,現在還沒住多久,又要面臨拆遷,村民們覺得補償再多他們也不干。
宏仁村的拆遷由它所在的街道辦負責。2010年5月20日上午9點,街道辦城中村改造指揮部進駐宏仁村進行強拆,記者獲得進場方案顯示,城管、保安、警察加起來有將近500人,中豪公司5人,負責后勤物資的供應保障。混亂中,一個村民的眼睛被打瞎。李紹榮是村里“抗拆五君子”之一,他對記者回憶,另一個成員李雄半夜回家途中遭到三名不明身份者毆打。三人被及時趕到的村民扭送派出所,第二天卻被釋放了。
中豪不僅要拿下農民的房子,也要把一些本地開發商已經征到的土地給吞下。
福地、救星
許多人都知道,新螺螄灣完全復制了劉衛高在宿遷投資的經驗。回望劉衛高的人生之路,義烏是他的起點,宿遷是劉的福地。
劉衛高出生在浙江省義烏市青巖劉村。只有高中學歷的劉衛高最早在義烏靠賣襪子起家,經過十多年的打拼,2003年,他的浙江芬莉集團成立的時候,公司注冊資本已經達到1.6億元。是年,浙江暫停工業用地審批,他在浙江的襪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這次意外卻促成了劉衛高在異鄉宿遷的崛起。
當時正好江蘇宿遷領導來到義烏招商,他們告訴劉衛高,在宿遷,沒有土地緊張和用電緊缺的問題,大可放心去投資。
此時對于宿遷市而言,也正面臨命運的一次轉折。1996年建市之初,宿遷是江蘇十三個地級市中最窮的。2002年,時任主要領導將早在1996年就在沭陽開展的全民招商模式,在宿遷全市推行。
受到宿遷官員邀請的第二天,劉衛高就從義烏來到宿遷考察,并決定投資市經濟開發區,繼續從事襪業老本行。在宿遷打拼3年之后,他開始尋找新的商機。
當時在宿遷的城區有一個老批發市場,始建于1997年,營業用地約13萬平方米,總建設面積十幾萬平方米,市場基礎薄弱、商品單調、人氣和商氣不足,雖然宿遷市政府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加以扶持,但直到2005年,商品年銷售額也不足5億元。
劉衛高當時提出,在原址重建,規模無法擴展,后來,市里另辟了一塊地方,由劉衛高投資26億,新建一個更大的市場,當時劉衛高不止一次地對外宣傳,這是要拷貝早已成功的義烏小商品模式。
2005年8月1日,宿遷·義烏國際商貿城(俗稱宿遷小商品城)破土動工。宿遷官方對劉衛高提供了鼎力支持。
2006年是宿遷建市十周年。此時,劉衛高的宿遷小商品城建成,總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正等待開業。8月,當時國內最火的節目“同一首歌”走進宿遷。這場演出,劉衛高大約花了800萬。但他也因此爆得大名,成為宿遷最有名的商人,沒有之一。
經過央視的播出,宿遷的城市形象也無形中得到了宣傳提升。演出后一個月,宿遷市官方召開總結大會,劉衛高被市委市政府聯合授予“建市十大功臣”的榮譽稱號。2007年1月,宿遷市工商聯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劉衛高以高票當選為宿遷市工商聯會長。
而他那輛勞斯萊斯的牛逼車牌蘇N00000,彰顯著他與當地官場不一般的關系,也讓他成為宿遷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從此,劉衛高在宿遷投資的幅度和廣度進一步擴大。他開始更大規模地投資房地產開發,并承建多項政府公共事業建設項目。他很快就拿到了宿遷主城區最黃金的地段地塊發展大道和西湖路沿線,體量巨大的中豪國際廣場項目和中豪國際星城項目開始動工,此后又有體量同樣巨大的鳳凰美地等樓盤。
2010年,已經在昆明搞投資開發的劉衛高,又回到宿遷投資,此時他的項目體量更大,占地11平方公里的運河文化城,包括若干商品住宅小區、會展中心等二十余項文化旅游產業項目,被視為“中國最大的運河主題大盤”。
2010年11月29日,運河文化城建設協調指揮部辦公室第一次會議召開,會上有關領導說:“建成后的運河文化城將是世界了解宿遷的一張名片”,最終實現“一個城改變一座城”。
在宿遷,劉衛高有一個外號,叫做“劉半城”,他也被一些人私下里稱為宿遷的“城建教父”。
樹倒猢猻散
2014年8月,中豪置業已經以356.1億元的銷售收入位居云南民營企業百強之首,整個中豪正摩拳擦掌去香港上市,但是這年10月,昆明國土局突然公布了25家欠土地出讓金款項的企業,其中就有中豪置業。在此之前,昆明市已經更換了主要領導。
中豪似乎還沒有適應這樣的日子,在新螺螄灣商戶的眼中,他看上去還是那么蠻橫霸道。2015年1月,一期的商戶跟中豪公司發生斗毆事件,因為中豪要求一期的部分商戶搬到剛開業的三期提振人氣,他們不干,“生意做得好好的,憑什么要搬?”
跟在昆明的遭遇相反,在宿遷,劉衛高卻獲得了更大的榮耀和政治資源。2013年,劉衛高被推選為江蘇省新的全國人大代表,包括他在內,宿遷只有6個人。
這年“十一”,劉衛高在運河文化城附近蓋的克拉嗨谷正式建成對外迎客,占地約45萬平方米,號稱蘇北最大的主題樂園。樂園剛開業時候,倒是有過一陣子熱鬧,但漸漸地就生意冷淡了,150元的門票,讓很多宿遷人感到“太貴了”。如今,公園門口的待出租商鋪,幾乎都是空的,僅有的幾家生意也很慘淡。
在運河文化城的對面,是已經停工的運河天璽小區。如今只有十來位保安看守著建了一半的空蕩蕩的工地。工地一處大門上和工地圍墻的多處,貼著南通四建的告示:“因運河文化城嚴重違約,我公司被迫于2015年2月1日全面停工。”
昆明新螺螄灣同樣冷清,越往里走越覺得是一個空城。在新螺螄灣二期,記者看到三樓以上的很多店鋪都是空的。一位商戶老板說,每天都在虧本,房租都掙不回來。三期工程已經竣工的部分更是人跡罕至。四周的住宅地產足有好幾個足球場大,有的已經竣工,有的還在建,但都鮮有人入住。
2014年底,宿遷坊間開始傳出劉衛高資金鏈可能斷裂的消息,據知情人透露,銀行收緊貸款,迫使劉衛高償還了一部分貸款,卻沒有再貸款給他。另一位知情者說,早在2015年1月,劉衛高就被浙江省紀委帶走調查,當時宿遷市政府就開始著手找下家接盤劉衛高代建的部分公共事業項目。
在宿遷中豪公司總部,一位中豪員工說,劉衛高出事,并未影響公司運作,現在公司一切正常,“公司也不是劉總一個人的,而是有董事會,很多董事。”
(綜合摘編自《中國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時代周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搜狐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