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麥紅
摘 要:九年級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啟蒙階段,也是學好化學很重要的基礎階段,其中化學用語的學習更是學好化學的基礎。旨在研究學生對化學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并在多種形式下輕松地完成化學用語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策略
人教版(2011年)九年級化學教材對于化學用語的教學是從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3《元素》開始識記元素符號的,但是在課題2《原子的結構》一節中講授離子符號時,就要用到元素符號,這顯然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接著在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一節中要求學生會書寫化學式,在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一節中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生比較完整地學習了初中化學的化學方程式。整個的學習過程比較集中,學生記憶、書寫、掌握都很吃力,所以,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教學中我應用了以下方法對化學用語的教學進行了嘗試,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把握考點,有的放矢
在初中化學中考考試說明中明確規定:物質構成的奧秘與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30%,化學計算約占10%,而這兩部分內容的得分高低都與化學用語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明確考綱要求,讓學生對常考考點加強記憶和理解,不要過多地增加超綱的知識點,否則會加重學生的負擔。比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原理、熟石灰與純堿的反應等這些高頻考點就應該加強督促。
二、由淺入深,逐層滲透
由于教材安排的化學用語的教學順序有部分矛盾以及難點比較集中,因此,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學生進行記憶,有必要超前布置記憶任務。在學生最初接觸到化學這門課時,教師就要慢慢滲透化學用語,比如,講到簡單的化學物質時,就在黑板上寫出這種物質的化學式,如,二氧化碳為CO2、水為H2O,從感官上逐漸讓學生習慣化學用語。
三、培養興趣,競賽記憶
化學用語的學習雖然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過老師的教學策略的改進依然可以使學生對其很有興趣。比如,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教學中老師要善于用化學用語去解釋身邊的物質和變化,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都有化學用語,如,閱讀飲料瓶的成分說明、治療胃酸過多癥的原理、化學肥料的使用等。還有在教學中經常采用小組競賽機制,通過聽寫、默寫等方式的得分統計,來對小組的化學用語掌握情況進行評比,使學生積極性提高。
四、借助口訣,輕松記憶
在九年級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俗語、諺語、口訣等對于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化合價的記憶比較難,我就編了朗朗上口的口訣:鉀鈉氫銀正一價,鈣鎂鋇鋅汞正二價……學生在課前一起朗讀,很快就記住了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再如,古詩《石灰吟》中的詩句都包含著一些化學原理,此詩第一句“千錘萬擊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輕易,發生的是物理變化;第二句“烈火焚燒若等閑”是指高溫煅燒石灰石;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形象地寫出了生石灰與水的反應;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間”則說的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溶液的反應。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怎么會感覺到學習枯燥呢?
五、堅持聽寫,及時鞏固
化學用語的教學與語文、英語一樣都屬于語言的學習,所以,教學中要經常利用課堂的前五分鐘進行聽寫,測試的內容可根據最近學習的化學用語的掌握情況來定,可以是上節課學習的化學方程式,也可以是學生在作業中出現比較頻繁的錯誤,哪怕是簡單的幾個元素符號、幾個常見化學式、幾個反應現象或幾個重要的化學方程式等。養成這樣的聽寫習慣學生就不容易遺忘所學習的化學用語,同時也對學生學習化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六、培養習慣,查漏補缺
良好的化學成績往往決定于良好的習慣。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化學方程式書寫的規范性,中考評分標準規定若不配平或漏寫氣標符號、沉淀符號、反應條件都要扣分;還有要培養按要求填空的習慣,化學考試中有些空要求填寫化學式,有些要求填寫名稱或俗稱,一定要強調學生仔細讀題,規范填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總之,對化學用語的教學,教師要把握好考點,教學中要由淺入深,通盤考慮,精心組織教學;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形式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要加強方法的指導和規范化的書寫訓練,在應用中鞏固記憶、提高書寫技巧。特別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化學用語知識的過程就是培養習慣、提高能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方建華.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的策略探討[J].教育學文摘,2011(12).
[2]錢宇.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策略談[J].化學教與學,2011(11).
注:本論文為蘭州市2014年個人小課題結題材料。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