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茶英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無論是在新教材還是新讀本中都占了較大比重。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效率,是高中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重要問題。眾所周知,文言文所蘊涵的歷史文化韻味,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此,在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學效率顯得十分重要。本文試就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策略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與現代漢語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身處現代社會的高中生,對古文天生就缺乏興趣,而文言文之所以需要在高中課程中繼續教授這一知識內容,并且作為高考的重點考查對象,是由于文言文承載了我國濃厚的傳統文化精神。隨著“國學熱”的持續升溫,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地位逐步受到關注和重視。
就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不僅可以直接提高高考成績,還能激發學生對進一步了解和學習我國歷史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效率,已成為高中語文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問題。本文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效率進行討論。
一、激發興趣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要義
高中文言文教學在當下處境之艱難,大多數一線老師基本都有體會,推究起來,“學生不喜歡”是導致困境的主要因素。如何激發學生的愛好呢?問及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一是不好理解,二是不實用。那么,要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有愛好,就要讓學生熟悉到學習文言文的作用。
學習文言文,這是高考的客觀要求,高考關系到我們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必須學好文言文;學習文言文,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和道德境界,對我們的生活,以后的工作、事業大有裨益。例如,讀了《論語》中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你會懂得一條基本的做人準則;讀了《伶官傳序》中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你又明白了生活的奮斗哲學……從文言文中領會先賢的精神世界,不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嗎?我們學習文言文,耳濡目染,感悟熏陶,吸取前人的聰明,就能超越前人的視野,創生出嶄新輝煌。
二、創設活動是活躍文言文教學氛圍的重要方法
把文言文當成文學作品來上,我們就會發現每篇文言文都有它自身的文體特點。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教師自然就可以在教學環節上設計很多語文活動。如傳記類文言文我們就可安排學生編演課本劇以探求文本的人物形象美,賦文類文言文我們可多設計誦讀以感知文本的語言美。
例如,教學《燭之武退秦師》《諫太宗十思疏》等課文時,這些文言文都涉及了人物的論辯藝術和說服技巧。結合班內的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我讓學生進行論辯的實戰演練。于是設計了這樣一個話題:讓一個屢次不交作業的同學“請家長”,請學生用課文中學到的論辯技巧說服我改變這個決定。也許有人會認為現在并非春秋戰國時期,我們不需要縱橫家。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說話,只有“會”說話,懂得說話的藝術,在行為處事上才能事半功倍。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若能把具體的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必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快樂中鍛煉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三、掌握文言文語法是學好文言文的捷徑
文言文的學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是有些老師認為,文言文語法知識枯燥乏味,講的時候學生也不聽課,所以干脆略去不講。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文言文教學要講語法知識,特別是對高中生來說,更要確立一些語法概念,否則有些語言難點學生不易理解。因為學時有限,學生閱讀量有限,不可能像過去的私塾學生那樣,全靠閱讀大量文言文,從中悟出規律來。古人學習的方法,現在的學生做不到,所以語法開路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捷徑。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最好先把文言文的語法知識歸納總結,給學生講一遍,專門地上一次語法課,比如句法、語法方面的。在具體的科目教學中,老師再講一遍,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語法概念,便于記憶、總結。講解語法后,還必須加強基礎知識訓練,以練代講,以鞏固所學知識。
四、加強知識拓展是提高文言文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所謂現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即指學生原有的古文基礎。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按照實際情況授課,同時也有利于更有效地運用和選擇先行組織者策略。
例如,在《師說》這篇文章中,講解“說”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聯系初中時學過的《愛蓮說》《馬說》等,向學生提供先行組織者,協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認知結構中與組織者和學習材料有關的知識,在溫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同化吸收新內容。另外,可以進一步橫向拓展,讓學生回憶“志”“銘”等相關文體,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學會聯想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綜上所述,文言文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高中語文教師應巧妙地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效率。當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學生自己能讀書”(陶行知語),文言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能力和興趣,做到學以致用,具備能夠閱讀和鑒賞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從而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璐.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02):150.
[2]陸倩明.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3(03):121.
[3]張穎.關于高中文言文教學有效方法的思考和探索[J]. 成功(教育),2013(07):3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