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看了最近很紅、很有話題性的一部國產電視劇,如鯁在喉,不得不吐槽幾句。
這個電視劇,號稱自己展示的是都市青年的生活,但一路看下來,這部劇的核心劇情,就是幾位女性角色撕來撕去的故事。開場是一個派對,女一在這個派對上,被女二率領一群閨蜜各種“虐”,最后還被潑了酒,理由非常奇葩——這群女人嫌她裝;接下來,女二瞞著現任男友,插足女三的戀情,在各種公開場合撕女三;女三則奮起反擊,在各種公開場合對女二毒舌、扇耳光、扯頭發,同時,戀情遇阻的女三失落之余,又和女四的男朋友曖昧;女四想自救,又是各種毒舌、扇耳光、扯頭發。總之,這出戲的劇情全都是為“撕”服務,邏輯也都為“撕”讓步。
之所以不提名字,是因為不想替它宣傳。另外,這種女性撕扯劇不是孤例,而是風潮。時下的各種宮斗戲,核心是嬪妃們的撕;職場戲,是女白領們的撕;家庭戲,是婆婆媳婦小三的撕。總之,在娛樂文化里,女性的主要作用就是撕扯,男性卻友好團結,光明磊落。
不只戲內,戲外也如此。電影電視做宣傳,若是女性群戲,就渲染她們如何爭戲搶鏡,輪到男性群戲,就渲染他們為工作忘卻一切,成員之間的友好近乎“基情”。就連許多平素有態度的、由女性主掌的媒體和自媒體,在這種事情上也一律犯糊涂,寫起娛樂新聞來,津津樂道的也不過是女明星的撕,撕前任,撕對手。
我進入社會已20年,工作過的地方多而雜,對人際關系絕沒有烏托邦式的幻想。但對“撕”這件事,我的感覺是:一、撕只是生活中很小的部分;二、撕不是女性的專利;三、撕過之后,不論輸贏,還是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命運。
但當下娛樂文化里這套“女性撕扯哲學”的關鍵內容卻是:一、撕是人們生活的全部;二、撕是女性生活的全部,更是年輕都市女性生活的全部;三、撕可以解決人生的全部問題,撕過之后,牙不疼了,腰不酸了,妃子變成皇后,前臺變成董事長。
女人真有這么愛撕扯嗎?一部分或許是性別因素,多數時候卻是社會塑造的,是男性社會把這種印象通過影視劇、娛樂新聞,扣在女性身上,但悲催的是,許多女性欣然接受這種印象塑造,順應之、迎合之,積極投身到這種自我塑造、自我貶低里。“綠茶”“圣母”“白蓮花”“春哥”“曾哥”之類的印象標簽,是這種自我貶低;宮斗家斗戲,是這種自我貶低;防小三贏得丈夫心之類的雞湯,也是這種自我貶低。
所以,每逢影人們討論我們的電影如何走向世界時,我都在想,什么時候我們影視劇中的女人可以停止撕扯,像《地心引力》那樣縱橫天地間,什么時候我們的電影才會擁有和世界接軌的價值。
影視劇有風向,上世紀90年代流行苦情戲,后來又流行諜戰戲、穿越戲,但愿這股都市女性撕扯潮,也只是一時風向,供我們在五年十年后,當個笑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