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亦 雷童 宋永琴
【摘要】基于深夜廣播的發展現狀,從優勢和劣勢入手,深入剖析中日兩國深夜廣播的差異。結合中國社會人群的實際情況,從日本深夜廣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促進中國深夜廣播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深夜廣播 受眾 內容 主持人
一、深夜廣播的現狀
隨著廣播節目24小時不間斷播放的實現,深夜廣播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并在人們的生活中產生重要影響。現階段,中國的深夜廣播主要分為文藝類深夜廣播、情感訪談類深夜廣播和故事類深夜廣播。在我國,深夜廣播的受眾主要為都市青年。這一群體睡覺較晚,深夜廣播符合他們的作息時間。且都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在日間,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收聽廣播。寂靜的深夜,收聽一段廣播,遠離世俗的紛擾,專注與自己心靈的溝通,是他們緩解都市生活壓力,放松身心的好方法。
相較于中國,日本的深夜廣播呈現出老齡化趨勢。日本的老年人口比重大且社會福利較好,因此老年人擁有大量閑暇時間和較高消費能力。日本的深夜廣播主要面對老年群體,其主要內容為健康養生、如何使晚年生活更加精彩以及對于一些智者的訪談等等。這些節目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幫助他們擺脫閑暇時間的空虛和寂寞,同時讓他們對于晚年生活充滿希望。
深夜是人們進行心靈沉思的好時候,深夜的寂靜配合聲音的滲透力,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這些使深夜廣播區別于其他時間的廣播,在吸引受眾的方面獨具魅力。
二、中日深夜廣播比較分析
1、中國深夜廣播的優勢
(1)內容專業化強
中國的深夜廣播內容專業化強,風格清晰。其主要分為文藝類、情感訪談類和故事類。以《千里共良宵》為代表的文藝類廣播主要以介紹書籍、電影、講述人物故事為主。背景音樂通常是與故事的主人公相關的作品,節目風格浪漫、唯美、高雅。主持人富有磁性的聲音,動人的美文和悅耳的音樂相結合,使受眾達到聽覺和心靈上的享受。以《今夜心語》為代表的情感訪談類廣播,采取熱線電話直播的方式,主持人通過傾聽受眾的講述,安撫其情緒,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困惑。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強,每期的主題都是通過留言總結出的受眾最感興趣的話題。節目一共開通四路熱線電話以便于受眾參與節目,現在加入了微信平臺、QQ群、微博等參與形式。以《張震講鬼故事》為代表深夜故事類廣播,內容主要為各種驚險、神秘、離奇、詭異、恐怖的故事。故事與深夜的氣氛相符,配上主持人較為空靈的聲音和真實性強的音效帶給觀眾聽覺上的刺激。
日本的深夜廣播則會在一檔節目中包含多個內容。以《廣播夜行車》為例,一周零點時間段欄目板塊:周一深夜古典文學作品欣賞;周二深夜健康百話;周三深夜旅行指南;周四深夜午夜料理教室;周五深夜來自亞洲街道的聲音(在日本居住的亞洲其他國家的知名人物專欄);周六深夜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其內容涵蓋范圍廣,專業性較差,不易形成自己的品牌,且對于主持人要求極高,主持人很難對所有領域的事物都有了解。因此在擅長的板塊往往評論到位,妙語連珠,在不擅長的板塊則顯得較為刻板。
(2)潛力巨大
隨著城市的發展,更多的人涌入城市,人們開始習慣于都市生活。中國睡眠調查指數顯示,中國人普遍的入睡時間越來越晚,都市人人睡時間晚于農村人。平均每100人中有14人超過凌晨12點還未入睡。這些晚睡的都市中青年,為深夜廣播提供了潛在的聽眾群。中國深夜廣播的受眾主要為都市青年,依托于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的深夜廣播正值上升期。從受眾人數以及節目的內容形式上考慮,中國的深夜廣播潛力巨大。
而日本的深夜廣播開辦時間較早,已經從繁榮期轉入平穩期。受眾也由青少年轉為老年人。雖然日本的老齡化程度高,但是日本已經采取減緩老齡化趨勢的策略。且日本的深夜廣播僅針對于老年人,老年人與新生事物的接觸較少,因此深夜廣播的開發創新的動力難免不足。
(3)互動性強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不斷發展,現階段很多廣播節目都可以在網絡上收聽或者下載到電腦手機里。許多廣播開辦微信、微博平臺鼓勵觀眾為節目留言,及時收集受眾對于節目的反饋。中國深夜廣播的受眾多為都市青年,他們對于新媒體的接觸更多,使用起來更為方便。而日本的深夜廣播受眾多為老年人,老年人很少使用新媒體,與媒體之間的互動較少,僅僅依靠信件和電話。并且日本深夜廣播節目組并不進行節目反饋和點播,因為節目組擔心熱心聽眾為等待自己的信件和點播的歌曲,熬到深夜,影響睡眠。因此,中國的深夜廣播在與觀眾的互動性上要好于日本。中國廣播節目,能更好的了解受眾關心的話題,并且通過受眾及時的反饋調節節目的內容和形式。
2、中國深夜廣播的劣勢
(1)主持人素質有待提高
中國深夜廣播的主持人多數為年輕群體,其本身的生活閱歷和思想深度不夠。在解決聽眾所面臨的問題時,容易主觀臆斷、意氣用事。許多主持人不能擺脫主觀傾向,或者站在聽眾的角度想問題,有些時候不能提出良好的解決方法反倒使聽眾情緒激化。而日本的深夜廣播通常啟用退休的主持人。主持人與受眾年齡相仿,可以更好的把握受眾喜歡的收聽方式。且退休主持人資歷深,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在長時間的主持過程中積累了固定的收聽人群,帶給老年人熟悉的感覺。
(2)線下活動較少
中國的廣播節目僅僅是廣播節目,比較好的會發布在網上,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宣傳手段。而日本的優秀廣播節目,會創辦同名雜志或出售同名CD。例如《廣播深夜便》以“積極老齡化”理念為主旨,請有代表性的作家、教育家、宗教人士、不畏病魔和身體殘障的人士談人生智慧體驗,包括積極、豁達的生命觀、如何面對生死與挫折、如何使老年生活更精彩等話題,吸引了眾多老年聽眾。聽眾來信、來電要求重播的愿望十分強烈,因此節目將這一部分內容刻成CD版在網上銷售,經常告罄。許多節目也出版了同名雜志,方便聽眾購買。相關產品的銷售對于促進廣播節目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三、促進中國深夜廣播發展的措施
1、開發面向中老年群體的深夜廣播
首先,中國的老齡化趨勢已經顯現,老人的總數和在社會中所占比例增多。其次,老年人經歷了廣播的黃金時期,曾經有聽廣播的習慣和情節。最后,老年人因其視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長時間觀看可視化媒體,并且對于新媒體接觸較少。因此廣播就成了老年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深夜廣播中可以多添加老年人關心的話題。例如日本深夜廣播《廣播深夜便》所討論的話題包括“少吃年輕”“從物到心,為老做準備”“我的人生,活在80歲”“用家庭料理磨練生活感性”等等。這些話題都可以幫助老年人過好晚年生活,深受老年聽眾的喜愛。《廣播深夜便》一直以來都保持了較高的收聽率,也是因為占領了老年受眾的市場。中國的深夜廣播也可以增添更多養生、健康、晚年生活的話題,來吸引廣大老年受眾。
2、提高深夜廣播的質量
中國的深夜廣播很多是由個人制作,這樣做經營成本低,方便操作,可是在一定程度上無法保證節目的質量,存在粗制濫造的情況。某些制作者為了吸引聽眾甚至會播放一些低俗內容,且剪輯制作技術也不精良,音效不達標。針對這些個人制作的廣播節目,地方廣播電臺應該進行監管,制定相關標準,在保證節目的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收聽率。日本NHK就明確提出“視聽率并不是評判節目好壞的唯一標準”。視聽率只代表有多少受眾接收節目,是“量”方面的評價,而作為“質”的評價,受眾滿意度是更重要的指標,內容健康積極且滿足受眾需求的節目比那些單純迎合受眾趣味而獲取高視聽率的節目更具價值,這與單純追求視聽率和廣告效益最大化的商業廣播迥然不同。
3、進一步提高主持人素質
深夜廣播的內容與白天的不同,它更偏重于個人的內心世界如情感、心靈等深層次的內容,所以對于主持人的要求也更高。在深夜廣播主持人的選擇上應多側重主持人的閱歷、經驗、修養,聲音條件等等。這樣在面對情緒較為激動的來電時可以沉著應對,保持客觀的態度,為觀眾答疑解惑。日本的深夜廣播通常返聘已經退休的主持人,這些主持人資歷深,經驗豐富,聲音充滿磁性,且在長時間的主持生涯中積累了一定的聽眾群,我國的深夜廣播也可以考慮這個辦法。或者采取年輕主持和年長主持搭檔的形式,使節目風格既充滿活力又具有深度。
4、開發相關的雜志和網絡節目
首先,廣播具有轉瞬即逝的弱點,受眾只能在固定的時間收聽,且深夜廣播的內容對于時效性的要求不高,其播送的內容可以收藏或反復收聽。開發相關雜志和網絡節目,將廣播傳到網上方便受眾下載,打破時間的限制;對于不熟悉網絡的受眾也可以通過雜志來了解廣播的內容。其次,深夜廣播的時長有限,只能接聽幾個電話或者來信,開發相關的雜志和網絡節目可以將更多讀者提出的問題在雜志和網站上回復,同時刊載更多的信件和美文,豐富節目的內容,解決更多聽眾的問題。最后,相關雜志和網絡節目的開辦可以增強廣播與受眾之間的交流聯系,受眾通過網上留言和雜志信件及時對節目進行反饋。日本深夜廣播《廣播夜行車》就出版了同名刊物,由NHK服務中心每月發行,在一般書店零售。雜雜志由主持人專訪、星期日談話、主持人專欄、聽眾來信等板塊構成。另外每年10月NHK服務中心出版《生日點前花卉年歷》,是節目中固定板塊《今日生日花語》的延長線。這些線下的營銷手段都擴大了節目的影響力,吸引了更多受眾。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可視化媒體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其畫面、文字與聲音的配合對于廣播造成了較大沖擊。深夜廣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樹立獨特的廣播風格,充分發揮其聲音的滲透性優勢,在內容選擇上高雅與親近并存,做到雅俗共賞。城市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深夜廣播是人們排解心理壓力的窗口,成為都市人追求“慢生活”的一部分。深夜廣播要充分考慮受眾的情感訴求,提高節目質量,與其他媒介手段相配合,一定可以在受眾的心目中占領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