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章
今年4月份的時候,朋友圈越發多的人在談股票,炒股票。他們中有的是在同花順進行模擬炒股,是入市的潛在人群;有的是90后新股民,拿著真金白銀進行實戰。
“在臺風口豬都會飛?!辈簧俅髮W生在股市行情較好,大盤要起來的時候,加入炒股大軍。據《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針對大學生炒股現象進行調查顯示,31%的大學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學生投入5萬元以上。按照2014年全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547.7萬人,“31%的大學生在炒股”就意味著有790萬大學生在炒股。
炒股初心為哪般?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看著周圍炒股的人越來越多,我也心癢癢,希望“好風憑借力”,能在臺風口飛翔。一個大學生有著財富欲無可厚非,那么90后大學生股民炒股初始動力有哪些?
為此,上海大學新聞輿情小組今年5月在問卷星上開展了關于大學生炒股的調查問卷。從調查結果看,近2/5的同學是“想掙錢,實現自己的致富夢”?!昂闷妫朐囋嚒奔啊澳ゾ氉约骸狈至卸弧?/p>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3班的小A介紹,張德誠老師的《個人理財》課程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是她開戶炒股的最直接原因。大學里有不少關于理財的課程,這些課程教授同學們理財的知識,培養理財意識。“我是2015年4月入市的,班上40多位學生,炒股的有半數?!?/p>
“經管專業的學生炒股比例高,其他專業低?!焙托同為經濟專業的小B告訴我們。小B是2014年10月開始炒股的,入市的原始驅動力是因為知道大盤要起來了,為了賺零用錢才炒的。
出乎意料的,上海大學2012級新聞學專業的小C是因為在實習單位認識一個炒股很厲害的同事,炒股能拉近和辦公室同事的距離。
啟動資金哪里來?
“堅決反對大學生炒股,風險太大,是拿父母的血汗錢賭博?!崩系率且粋€普通的家長,他激烈地反對大學生炒股。大學生炒股的資金來源是公眾比較關心的問題。
上海大學新聞輿情小組關于大學生炒股的調查結果看,炒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自己賺的錢”和“父母的錢”。
上面提及的小A,她炒股的初始資金是生活費里的2000多塊。“不敢拿更多的錢炒股,否則會影響生活?!毙如實地說道。小B炒股的原始資金是2.6萬,主要是自己的積累,包括兼職所賺。
然而上文提及的受同事影響才炒股的小C,她是直接用媽媽的賬戶炒股的?!拔页垂傻?萬都是我媽給的,虧了一萬五,好痛。”小C憤懣地說。
采訪了身邊炒股的同學,我那顆想炒股而躁動的心似乎安靜了一點,我清醒地意識到我現在所有的補給基本上都是靠父母提供的。就像小B介紹的,他身邊的同學,上海和浙江的炒股比例會高一些,主要是受父母的影響,父母炒股的多,再加上家庭條件比較優越,會刻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一些在校大學生為炒股連作息都混亂,無心上課。
股瘋的代價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一些大學生因炒股連作息都混亂了,甚至上課看盤,完全不聽課。大學生并非職業操盤手,炒股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會荒廢學業。
同樣,從上海大學新聞輿情小組關于大學生炒股的調查結果看,有六成的學生認為炒股不會影響學習,四成的學生認為有影響。
“會花大量的時間盯盤,還會在網上學習關于股票的課程,反正做了很多功課?!毙繼續說道,“剛開始賺了4000塊,后來天天跌停板,我賺的錢都沒了,還倒貼了,現在虧了一萬五?!?/p>
“臥槽,大盤吃屎了?!薄俺垂捎邪a,想割舍又舍不得,鼠標都點爛了,還是不知道要不要走,結果越虧越多?!薄疤氐卦诠砂缮献粤速~號,在里面天天罵,以此泄憤?!睆男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炒股對她的心情甚至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不過小C也表示:“股市本來就不是取款機,想賺錢就要交點學費。”炒股對她也有正面影響,比如炒股本身很有樂趣,看盤充實了她的生活,再比如以前從不看新聞的她,現在會主動關心國情時事?!拔矣X得現在是牛市中的熊市,我都交了1萬多學費,好心痛,希望早日翻身?!边@是小C最后對我說的話。
在我看來,小C炒股是比較瘋狂的,資金完全來自父母,最后還有不小數額的金錢損失。相對于小C,小A和小B就顯得十分理性。“玩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隨著考試周的到來,沒時間看盤自然就停了。”“我不會花大量時間看大盤和K線圖,就偶爾看看?!弊鳛榇髮W生,小A和小B炒股的前提是不影響學習,到目前為止兩人炒股都有盈余。
世界著名資本運作大師吉姆·羅杰斯講“股市不是鬧著玩的”。想想我本身課業壓力不小,看看股市的瞬息萬變,面對朋友圈再多關于股票或喜或憂的消息,我變得從容淡定。
歷次中國股市暴跌
大盤暴跌、個股幾乎全線跌停的情況在中國證券史上發生過四次:
1996年10月至12月,管理層12道金牌為股市降溫,并在滬深股市實施漲跌停板制度和T+1交割制度。當天,滬深股市連續兩天幾乎跌停,短短10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1258點跌到855點,跌幅為32.03%;深成指從4500點跌至2800點,跌幅為37.78%。
1997年2月19日,黨和國家前領導人鄧小平同志逝世后第二天,滬深股市幾乎都以跌停開盤,大盤一片慘綠。
2007年5月30日,當年5月,市場盛傳上調印花稅,但財政部出面澄清。然而,就在30日凌晨,財政部突然宣布將印花稅從千分之一上調至千分之三。當天,滬深股市大跌超過6%。隨后4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最低跌到3404點,深成指最低跌至10652點,連續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下跌21.46%;深成指下跌20.84%,被股民稱為“5·30慘案”、“半夜雞叫”。
2015年的6月26日,大盤勁跌334.91點,跌幅高達7.4%,創業板更是全天下跌9%,幾乎跌停,2000余只個股封死在跌停。
丁蟹效應
又稱“秋官效應”,指的是自從1992年《大時代》播出以來,只要有鄭少秋主演的新電影或新電視劇問世,香港恒生指數或A股就會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鄭少秋在《大時代》中扮演的角色名叫丁蟹,所以這一效應被稱為“丁蟹效應”。
其實,“丁蟹效應”只能算是一連串的巧合而已。因為鄭少秋的劇多安排在八九月份播出,適逢半年結,市場波動比較大。從科學角度分析,所謂的“丁蟹效應”只是股民心理營造出來的自我實現預言。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時,不少股民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拋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借口推跌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