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等
今年是深圳市光明集團57年華誕,在深圳這塊熱土上,“光明人”默默耕耘,揮灑汗水!他們堅韌不拔,砥礪前行,放飛夢想!
57年風雨兼程!57年追逐夢想!“光明人”在追逐夢想中屢創輝煌!“光明人”見證了深圳的輝煌,成就了自己的精彩!光明,為深圳努力!深圳,為光明喝彩!
作為國家龍頭農業企業,站在經濟新常態的起跑線上,“光明人”又有怎樣的夢想?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光明人”不驕不躁,腳踏實地,在57年輝煌后的今天再逐夢想!
1958年1月,廣東省光明農場成立。作為政企合一的大型國有農場,光明農場從一出生就擁有“省級單位”的殊榮,在計劃經濟時代,“光明人”有特殊的身世和驕傲。“光明人”同樣承載國有農場興衰的歷史命運!
70年代末,中越交惡,越南驅逐旅越僑胞,大批越南僑胞舉家回國,其中不少僑胞被安置在光明農場,享受國企職工待遇。
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光明農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安置越南難僑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從此,這些顛沛流離的越南僑胞在這里找到了溫暖的家,難僑們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衛光”工作人員在檢測產品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號角,2002年,光明農場歷經14次體制改革后取消農場建制,改制為深圳市光明集團有限公司,原1萬多名農場職工逐步分流脫離集團,原農場的土地也逐漸被政府收回。除轉入改制后光明集團的原農場職工外,其他原農場職工不僅失去土地,也不能享受國有企業職工待遇,變成了“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三無農民”。
2004年,深圳市在特區外的寶安、龍崗實施土地“統轉”,村民由此變為居民,除村民宅基地和少量集體土地外,土地全部收為國有,原光明農場55.8平方公里的大部分土地收歸國有。

深圳市光明集團總部辦公大樓
2007年5月,深圳第一個功能區—光明新區成立,下轄原寶安區的公明街道和光明街道,光明集團也因此從寶安區劃歸光明新區管轄。在經歷了第15次體制變革后,光明集團在風雨兼程中完成了其歷史宿命!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光明集團已發展成為以乳業、生物制藥、高科技生態旅游農業、房地產業和加工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2009年,集團總資產13.5億元,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總額7000多萬元,出口創匯6000多萬美元。集團與時俱進,近年來銷售收入和出口創匯不斷刷新記錄,利稅總額突破億元大關。
2014年,光明集團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億元,利潤總額4625萬元,完成新區下達指標的110%,連續第10次入選深圳市百強企業,順利通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動態監測。
57年風雨兼程,光明集團曾取得中國社會發展環保成就獎、全國最大鮮奶出口企業、市科技和工業雙百強企業、深圳進出口誠信AAA企業、深圳市第一、二屆(金鵬獎)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是市、省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企業的生命力在于什么?“光明人”最響亮的回答是:品牌!唯有品牌才能讓企業經久不衰!
光明集團的第一品牌得從牛奶說起。1973年王震將軍給光明農場贈送了5頭奶牛,自此,“光明人“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造奶工程”,晨光牛奶由此應運而生,1980年5月,晨光乳業正式投產。為確保產品質量晨光就開始陸續從瑞典、美國等乳業發達國家引進先進的乳品加工設備:美國CHARM抗生素檢測儀和ADVANCED冰點儀、丹麥FOSS全自動乳成分分析儀、奧地利微生物檢測儀等。
晨光牛奶的歐盟標準很快贏得了深圳人的青睞,1985年,晨光牛奶已成為深圳人家喻戶曉的產品。同年,晨光挺進香港市場,在香港刮起了一場“晨光鮮奶風暴”,晨光鮮奶硬是擠進荷蘭、丹麥、新西蘭等世界乳業行列,占據了香港半壁江山。
2008年,三聚氰胺被曝光,國內牛奶業一片陰霾。此時,晨光牛奶卻在珠三角逆勢飄紅,因為經過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檢測,晨光牛奶的三聚氰胺為零,晨光牛奶也因此成了國內第一款“放心奶”!
質量成就品牌。晨光乳業連續10年成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單位。2011年,晨光成為深圳市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唯一乳制品贊助商,為中國乳業品牌贏得了尊嚴。
深圳市衛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光明集團旗下的后起之秀。1985年創辦的“衛光”由于獨一無二的高科技含量,“衛光”系列產品風靡國內市場。“衛光”悄然崛起,已成為國企轉型升級的深圳樣本。據悉,僅2015年上半年,“衛光”就為光明集團創造利潤7973萬元!“衛光”目前已成為光明集團的中流砥柱!“衛光”上市已進入倒計時!
據悉,深圳市衛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唯一的血液制品企業,產品涵蓋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等10多品種近30種規格。擁有 “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 “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SPF級的實驗動物中心等先進科研部門,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已形成原料—產品—科研完整產業鏈。先后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科技創新示范企業”、“深圳市科技創新獎”、 “深圳市首屆質量百強企業”等榮譽。
據悉,光明集團的五大支柱產業中,家族成員中除“晨光”“衛光”外,另外三成員分別為房地產、飲食旅游服務、高端物業等。在飲食品牌中,“光明鴿”因其無與倫比的美味而被深圳人稱為“天下第一鴿”!
在踐行群眾路線和“三嚴三實”活動中,深圳市光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祥解強調,踐行群眾路線活動時,“為民”、“務實”是實現“集團夢”的關鍵。對于集團來說,廣大員工就是根基,“集團夢”歸根到底是集團每個員工的夢,必須緊緊依靠廣大員工一起努力來實現,必須不斷為廣大員工謀幸福。
經濟新常態,“光明夢”的核心是什么?對此,張祥解在接受訪談時一言蔽之:“就是讓集團每一個員工享有改革最大紅利!”2015年是改革深化年,深圳市光明集團總經理吳石仕認為:“我們只有華山一條路,就是往前走!”吳石仕強調,集團要跟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腳步,引領國企發展新常態,就必須適應新常態,不斷提高執行力,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強力推進非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做好加減乘除:加法是要整合資源,把優勢資源整合到主導產業;減法則是推動非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對沒有前景的公司實話關停并轉;乘法是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市場、商業模式創新;除法是要打造高回報率、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盈利業務和特色優勢項目,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
再逐“光明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經濟新常態下光明集團的可持續戰略大發展,其“內核”由兩部分組成:一、把五大支柱產業培育成五個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搏擊長空;二、傾力打造六大經濟園區:1、衛光生物產業園區(北山牛場片區)。占地6.6萬平方米,最高可實現產業用房20萬平方以上,建成后有望成為繼衛光生物公司上市之后另一個經濟增長極。2、晨光乳業文化產業園區(圳美牛場片區)。規劃面積10萬平方米,可達到30萬平方米以上的產業用房。3、光僑食品科技產業園區(光僑公司片區)。占地約4萬平方米。擬規劃成科技食品產業園或北片城區綜合體。4、光明鴿旅游文化產業園區(農科園本部片區)。占地約10萬平方米。擬整合光明鴿、農科大觀園、滑草場、碧眼水庫、大頂嶺森林公園等旅游資源。5、生態經濟創客中心園區(畜牧公司片區)。擬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如創客孵化中心、技術研發中心等,致力于創客的培養和扶持。6、5297原農場職工土地返還項目園區。選定的7萬㎡地塊已開始土地整備,讓員工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

晨光牛奶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