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楊凡
2015年是龍崗建區22年華誕,22年來龍崗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近年來,龍崗教育更是高舉創新大旗,先行先試,攻堅克難,敢于擔當,書寫了深圳教育波瀾壯闊的壯美詩篇。
據悉,目前龍崗教育已成功實現三個“翻番”。一是教育投入翻番。龍崗區財政性教育投入從16.69億元增至35.35億元。二是教育規模翻番。公辦學位從9.1萬個增至15萬個,相當于新建24班規模的公辦學校54所。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規模已分別占到了深圳市的1/2、1/4和1/3。三是教育質量翻番。中高考成績躋身省市先進,德育、科技、體育、藝術等眾多特色品牌成為省市窗口、全國名片,先后獲評廣東省首批教育強區、廣東省首批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全國教育改革先進典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1993年,龍崗脫離原寶安區正式建區。建區之時,龍崗教育可謂一窮二白,99所公辦中小學中80%為村辦,當年的財政撥款僅為 5200萬元。
解讀龍崗教育發展路徑,可以濃縮成兩個字:跨越!從建區至今,龍崗區委區政府高瞻遠矚,高舉“教育優先”的大旗,大手筆大投入,真抓實干,砥礪前行,書寫了深圳教育新篇章。
2011年起,龍崗教育財政撥款突破20個億,這是龍崗教育的一個轉折點,標志著“窮教育時代”一去不復返!此后,龍崗教育撥款一路飆升,去年撥款突破30億大關,今年計劃撥款突破35.35億元,5年總增幅達69%。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龍崗5個街道分別被劃分到坪山新區和大鵬新區之后的財政撥款!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教育撥款經費增幅!龍崗對教育財政撥款增幅已連續5年居深圳之首!
正是龍崗區委區政府的“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決策,龍崗教育水漲船高。1997年,龍崗全面實施村小改造,吹響了由農村教育到城市教育“集結號”!1999年,龍崗全面完成學校標準化、信息化建設。2003年,42 所村小全部收回區教育局,標志著“龍崗教育農村時代”一去不復返!
2007年,龍崗在學校硬件上迎來了美麗蝶變:所有中小學校100%成為深圳市規范化學校,100%達到國家級教學裝備水平,100%教室及功能室配置了多媒體教學平臺,100%建成校園網,辦學條件躋身全市先進行列。
2007年是龍崗教育理論的創新年,龍崗在全國首倡“和諧教育”,提出了“均衡教育全面趕超”和“優質發展重點領先”兩個戰略,突出“制度創新、資源整合、科學管理三舉措”,在教育體制、教育體系等達到“6個和諧”。自此,“和諧教育”成為龍崗教育的一面旗幟,引領龍崗教育跨越式大發展。

朝氣蓬勃的龍崗學子。
2008年,龍崗區首破高考本科上線千人大關。此后,龍崗區高考連續7年捷報頻傳,屢創新高。2015年,龍崗重點本科上線首破千人大關,本科上線2681人,省專上線5149人,再次達到歷史新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龍崗區學位增量從2011年起已連續5年居深圳之首,僅2015年就新增學位11700個。
據介紹,龍崗區基礎教育現有辦學單位近600家,師生超40萬,轄區內現有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龍崗區職業技術學校、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攜創技工學院、深圳技師學院等5所職業院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元平特殊學校,是深圳市教育規模最大的行政區,也是全市辦學體系最完備、層次最齊全的行政區。
為什么龍崗教育能實現跨越式大發展?在深圳“教育軍團”中,龍崗為何異軍突起?龍崗的獨家秘訣又是什么?對此,龍崗教育給出了最響亮的回答:創新!
業內人士認為,思路決定出路,龍崗在“和諧教育”的旗幟下率先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實現了理念創新。那么,除了理念創新,龍崗教育還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創新呢?
創新體制,以城市化的體制來夯實城市化的教育。2009年,龍崗在特區外率先實現了“一級辦學、一級管理”的現代城市教育管理體制,實現了學校建設、經費投入、設備設施、師資配備、教育管理等五個方面的統一,率先完成城市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現代城市教育管理體制。宣告龍崗農村教育時代的終結和全新的城市化、現代化教育時代的開始。
創新制度,以現代化的制度來管理現代化的學校。作為深圳市現代學校試驗區,龍崗在現代城市教育管理體制、現代學校法人制度、現代學校評價制度等三大現代學校制度方面深入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究試驗,出臺了全國首部《公辦學校管理規程》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建立了包括學校、校長、教師、教學管理、教育質量等一系列科學高效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體系。
創新方法,以先進方法推動教育領先。全市首創保公平:在全市首創義務教育“積分入學”制度,保證招生入學的公開、公平、公正。全國之最促均衡:民辦教育發展專項基金從每年2500萬提高到1億元,其中4000萬直接用于提高民辦教師工資待遇,扶持力度創全國之最。雙措并舉創優質:大力推進 “引進名校辦名校”,省市名校深圳中學、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已落戶龍崗,同時龍崗國際化教育也在深度推進。
特別值得推崇的是,2015年,龍崗區在教育創新的道路上鼎力打造教育“三大高地”:教育改革新高地、教育國際化新高地、教育質量新高地。
據悉,龍崗區教育局將在以下4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一是推進公民辦協同優質發展,基本形成公民辦均衡發展、錯位競爭的良好態勢;二是推進政府資助學校試點改革,探索完善管辦評分離的創新型公立學校模式;三是進一步落實“一校一章程”,全面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四是構建具有龍崗特色的質量監測、督導評估機制,開發龍崗PISA測評系統。

龍崗創客活動周“車模踢足球比賽”現場。
據介紹,龍崗區目前創新的“管辦評分離”新型公立學校,即政府劃撥土地、社會資金建校、政府補助的形式辦學,學校的性質為公立,學校為轄區免費提供符合入學條件的公立學位。學校全面實施去行政化管理,學校的最高管理者為學校理事會,而非教育局。理事會在全國聘請校長,校長年薪可達百萬。目前已落實了4個試點項目,兩所試點學校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學校、龍崗區天譽學校已于今年9月開學。
據了解,龍崗區在創新教育評價機制上獨辟蹊徑:一是出臺了《龍崗區加強學校章程建設推進依治治校工作方案》,該方案標志著龍崗區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進入新常態。二是制定了《龍崗區2015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由第三方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三是深入開展學生學習素養和龍崗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前期研究。四是建立龍崗特色的責任督學掛牌督導新模式。
據介紹,“教育國際化新高地”是未來龍崗教育“三大高地”之一。其中,國際大學園是教育國際化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新高地。
2014年11月,深圳市政府決定將龍崗區大運新城2.66平方公里范圍作為特色學院園的獨立辦學的集中建設區,命名為“深圳國際大學園”。
據悉,深圳國際大學園位于大運新城中部,目前已落戶的大學包括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和深圳吉大昆士蘭大學4所高校。
據透露,深圳國際科技太空學院項目建議書已獲深圳市政府批準;華南理工大學已完成初步選址,并與美國羅格斯大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同濟大學與龍崗區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香港城市大學對動物醫學院(深圳)建設方案基本完成了修訂;廣州中醫藥大學前往澳大利亞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進一步商議合作事項。
龍崗經過大運會的洗禮,基礎設施、產業結構、城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運會讓龍崗跨越式發展至少提前了10年。同時,龍崗土地資源十分豐富,生態環境日趨向好,龍崗區已成為深圳宜居宜業留住高端人才的最佳城區,在國內高等教育大變革的背景下,深圳國際大學園落戶龍崗更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