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倫

花甲之年,龍哥再度披甲上陣。
近日,張吉龍成功連任亞足聯第一副主席。與兩年前競選亞足聯主席及國際足聯執委不獲支持相比,這一次“龍哥”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的力挺。頓時,外界一頭霧水——因到了退休年齡、屬于“體制外人士”的張吉龍,近幾年因無法得到總局和足協的支持幾乎淡出人們視線,甚至他本人也做好了頤養天年的準備,如今為何又被推向前臺?“龍哥”成功連任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亞洲大佬欽點,總局順水推舟
4月30日,亞洲足球聯合會換屆選舉大會在西亞巴林進行。本次大會主要事項就是針對一些關鍵職位進行選舉,包括亞足聯主席、國際足聯執委、亞足聯副主席、亞足聯執委等。巴林足協主席薩爾曼成功連任亞足聯主席。在亞足聯副主席選舉中,張吉龍作為東亞地區的唯一候選人順利當選。
大會結束后,已經是63歲的張吉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顯得非常平靜,他表示再次獲得亞足聯會員協會認同,特別是東亞足聯的認同,繼續當選亞足聯副主席,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我要繼續努力,為亞洲足球、中國足球盡心盡力,不辜負亞足聯會員協會和中國足協對自己的信任,在今后四年里,我還要不斷為中國足球帶來更多展示的機會和空間。當選之后我依然充滿信心,將和中國足協同事,和亞足聯每一個會員協會一起,為了我們足球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提升而共同努力。”
然而,就在兩年前,張吉龍本來都已做好了在2015年“全面退休”的準備。當時由于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不予支持,沒有按要求獲得中國足協的提名,躊躇滿志的張吉龍非常遺憾地與亞足聯主席一職擦肩而過。
曾幾何時,張吉龍臨危受命,取代因賄選丑聞而被禁足的哈曼,出任亞足聯代理主席。在那段時間里,張吉龍憑借其扎實的業務功底和靈活的為人處事風格,在危難時刻避免亞洲足球分裂,并且在諸多具體事務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也深得亞洲足球各界的普遍認可。圈內人士也認為,張吉龍競爭亞足聯主席職務不僅是情理之中,而且水到渠成。當時,張吉龍也一直為競選一事忙前奔后,在離開中國前往亞足聯上班前,他還曾特意赴中國足協辦公樓與足管中心新任主任張劍密會,這也被足協人士認為是張吉龍爭取中國足協提名所做的舉動。隨后在接受采訪時,張吉龍對于主席競選一事的態度曾非常明確:“在當時那么艱難的情況下,我帶領著大家走過來了。我要帶領亞足聯所有的會員協會,讓大家團結在一起。亞足聯即將迎來新的一頁,新的篇章的時刻,我有什么理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退縮?中國人做事,講究擔當。”
然而,讓張吉龍沒有想到的是,因已過了退休年齡,不再是“體制內之人”,而中國有關方面考慮推薦“新面孔”取而代之。于是,在競選亞足聯主席一事上,出現了中國足協拒絕向亞足聯提名的情況。當時,中國足協副主席林曉華代表中國體育官方明確表態:“中國足協將不會推薦任何人參加亞足聯主席和國際足聯執委的競選。”日本、韓國足協原本態度非常鮮明地要支持張吉龍競選亞足聯主席,這條消息讓兩國足協也猝不及防。
無緣參加亞足聯主席競選,讓張吉龍無比失望。作為一位年過花甲的退休人士,他逐漸淡出公眾視線……他內心清楚:中國足協很快就會安排年富力強的官員接替他在亞足聯的職務。而更讓張吉龍心寒的是,去年11月底亞足聯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年度頒獎大會和成立60周年慶典之時,身為亞足聯第一副主席的張吉龍竟缺席大會,而中國足協給出的理由更是荒唐:由于張吉龍已經退休,足協無法為其辦理因公出差的簽證。替代張吉龍出席亞足聯大會的是張劍、林曉華等現任足協副主席。這其實也是中國足協給亞足聯傳遞的一個信號:張吉龍已經成為過去,中國準備選派新人接替龍哥。
然而,事情并沒有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今年年初,亞洲體育“老大”、國際奧協主席、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訪問北京。其間,他不僅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等人進行會談,而且還受到了國家領導人接見。艾哈邁德表示,長期以來,中國是奧協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很早以前就展現出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能力。這些年來,國際體育運動機構同中國合作在中國成功舉辦了很多重大賽事,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亞洲的驕傲。感謝中國政府對世界體育運動發展給予的重要支持,也祝北京和張家口申辦冬奧會好運。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艾哈邁德親王返回科威特,以亞奧理事會主席的名義致函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高層領導,對他和整個代表團在北京訪問期間受到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在信函中,艾哈邁德還以“私人名義”明確提出,推薦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張吉龍競選“東亞區副主席”一職。有業內專家分析,作為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二號人物、亞奧理事會的主席即亞洲體育界的“老大”,艾哈邁德很清楚:亞足聯的事務并不受亞奧理事會的管轄。但是,他卻以“個人名義”明確力薦張吉龍去競選亞足聯“東亞副主席”一職,顯然值得玩味(按亞足聯章程,所有副主席中任職時間最長的,將自動成為亞足聯第一副主席)。
盡管中國足協也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但是誰都清楚,中國足協的任何決定基本由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國家體育總局做出,中國足協只是具體執行高層的指令。因而,艾哈邁德致函力薦張吉龍,并不是給中國足協寫信,而是直接致函國家體育總局領導,說明他對中國“國情”相當清楚。艾哈邁德之所以力薦張吉龍,而不是目前擔任中國足協副主席的張劍、林曉華等人,顯然也是因為張吉龍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活躍在國際足壇、亞洲足壇,其人脈和影響力無人能及。
值得一提的是,艾哈邁德在信函中一再“客氣”地強調,無論體育總局及足協最終派誰參加亞足聯換屆大會并參與競選,他都會尊重中國的選擇和決定。但是,這位亞洲體壇老大公開舉薦張吉龍,用意已經非常明顯:要看看中國體育官方給不給他一個面子。
事實上,體育總局對艾哈邁德的建議顯然是難以拒絕的。無論對中國足球未來的外交還是整個中國體育外交而言,對亞洲體育“老大”的建議不予采納,后果或許會很嚴重。從中國足球的角度看,在亞洲杯上國足表現不俗,殺入八強,成為世預賽40強賽的種子隊,殺入2018年世界杯決賽的可能性大增。既然推薦張吉龍競選東亞區副主席是亞足聯的意思,中國足協若繼續冷落張吉龍,有可能得罪亞足聯,這對國足接下來的世預賽顯然不利。后來事實證明,總局在順應了亞洲體育老大的“意愿”后,中國男足在世預賽抽簽分組中果然抽到了上上簽——當然這或許僅僅是個巧合。

薩爾曼當選亞足聯新任主席,張吉龍出席選舉大會。
足協改革在即,龍哥老驥伏櫪
除亞洲體育老大艾哈邁德親王的“欽點”,張吉龍在被總局“邊緣化”之后,能夠再次得到重用,一個更重要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時代需要。
今年3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出臺,這份影響力空前的中央文件,明確提出“三步走”戰略:近期目標是要理順足球管理體制,制定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創新中國特色足球管理模式。中期目標是要實現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職業聯賽組織和競賽水平達到亞洲一流,國家男足躋身亞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強隊行列。遠期目標是要使中國成功申辦世界杯足球賽,男足打進世界杯、進入奧運會。
張吉龍對方案中“著眼長遠與夯實基礎相結合”的字眼深有感觸。在參加足改方案出臺后的中國足協執委會會議上,他指出現在即便是足球人也并不十分清楚中國足球的現狀,所以我們應當通過發布中國足球白皮書,搞清楚中國足球的現狀究竟怎樣,并借此指導中國足球改革。“中國足球不能說是一窮二白吧,但也是鹽堿地。我們需要知道中國足球到底是什么現狀,讓足球人、球迷、媒體、國人都了解,而不能只是在面上談改革和發展。我們要敢于解剖自己,看看到底哪個地方有毛病”,張吉龍深有感觸地說,“但目前的現狀是什么?中國足球人口到底有多少?說法不一;我們的足球設施到底有多少?說法不一;我們的足球文化到底怎么樣?說法不一……我們需要一個中國足球白皮書,弄清楚這些問題”。
應該說目前中國足球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中國足球必將進入發展的黃金期。龍哥表示,足改方案中講得很清楚,就是要“夯實足球發展的人口基礎、設施基礎、管理基礎、文化基礎,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我們不能完全否定足球以前的改革發展措施比如1992年紅山口會議定下的職業化改革方向,不能將這些改革措施看得一分錢不值,但是要意識到我們需要打持久戰、久久為功,而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令張吉龍無比欣慰的是,在中國足協“協會化”改革方面,《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其中明確了足協的定位和職能——中國足球協會作為具有公益性和廣泛代表性、專業性、權威性的全國足球運動領域的社團法人,是代表我國參加國際足球組織的唯一合法機構。按照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原則調整組建中國足球協會,改變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構架。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脫鉤,在內部機構設置、工作計劃制定、財務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國際專業交流等方面擁有自主權。
讓專業人士從事專業管理,足球管理工作的去行政化,不僅更加符合足球運動發展規律,還將為中國社會整體改革提供積極的參照意義。可見,中央構建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大大激發了龍哥老驥伏櫪的激情和決心。
按照以往的思維,作為已經退休的體制外人士,龍哥已經沒有話語權了,應該“回家抱孫子”享受天倫之樂了。可如今,隨著中國足協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最缺的恰恰是像龍哥這樣的“社會人才”,一方面他不再是總局官員,另一方面他還是亞足聯高官,這樣的人才必將在獨立出總局之外的社團組織中挑起大梁。
張吉龍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就開始在亞足聯擔任副主席,擁有廣泛而深厚的人脈關系。亞洲乃至世界足壇都比較認可他。否則,當年張吉龍也不會被國際足聯任命為6人考察小組成員之一,負責世界杯賽的申辦考察評估工作。之后,張吉龍連續在國際足聯的世界杯委員會中擔任委員,負責幫助主辦國籌辦世界杯。或許外界并不知情,早在哈曼時代中后期,哈曼的做派越來越令人不滿,亞足聯下屬不少成員就希望張吉龍能夠站出來、競選亞足聯主席。事實上,哈曼最終被國際足聯拿下,張吉龍在其中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這也為他贏得了更多更好的口碑。知名足球記者馬德興透露,此次參加國際足聯亞洲三個執委席位競選的候選人中,有一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亞足聯副主席東姑阿都拉。在宣布參加競選前,東姑阿都拉曾私下了解過張吉龍是否參加。在得知張吉龍不會參加后,東姑才決定參與競選。由此可見,張吉龍在亞洲足壇的威望和影響力有多大。
想當年,龍哥長袖善舞,巧用規則,讓國足在世預賽上避開強隊,“抽進”日韓世界杯,一時間聲名大噪。可是“功高震主”的猜忌,加上足協內部的權力角逐,讓張吉龍逐漸淡出中國足球的權力中樞,從而失去了登頂亞足聯主席這一難得機遇。幾年前,尚未退休的龍哥,雖然還掛著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兼中國足協副主席的顯赫頭銜,但實際上在中國足協內部早已被架空。北京奧運會后,張吉龍從中國足協“凈身出戶”,在體育總局下面一個叫做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清水衙門悠閑地上班。那時已近花甲之年的“龍哥”根本不可能爬上高位,他和中國足球一樣,早已被邊緣化了。這些年來中國足壇發生的那么多大事,甚至和他相關的大事,“龍哥”基本上都是通過上網讀報紙才知道的。有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在四個區擔任亞足聯副主席之職中,中亞區副主席阿里是伊朗足協的主席;西亞區穆赫納迪是卡塔爾足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南亞區帕特爾是印度足協主席;東南亞區的溫斯頓是新加坡足協的副主席,也是主管日常事務的決策人。張吉龍名義上是中國足協的副主席,但對內則不負責中國足球的任何事務,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現象。恰恰是這種“現象”,讓中國足球一度在“足球外交”方面處于被動之中。
然而,如今一切都有了新的變化——中國足協改革勢在必行,管辦分離不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試想,一旦中國足協脫離國家體育總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社團組織,那么或將意味著張吉龍可以真正施展拳腳的時刻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