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開
提出人類需求層次論的馬斯洛,厲害,不像有些學者弄套理論出來,皮囊太厚讓你看不明白;人家的研究大道至簡,不裝不繃著,一二三四五,透明玻璃體。就說“安全”吧,誰不需求,生理的、心理的,即使像自詡“無欲無求”的老楊,亦主張“職涯安全”哩。
培訓專員楊禹是從小楊叫成老楊的。人力資源專業科班出身的他,23歲入職A公司做薪酬模塊專員,三四年努力下來,終獲HR總監“守土有責,潛力股”的評價。可沒過多久,一位半路出家的同事,二馬一錯鐙,把他打將馬下,人家升職啦。“從職涯安全角度出發,咱得轉場不是。”跳槽到同類型的B公司后,小楊受聘做培訓模塊。其實做HR的他清楚,跳槽本是個褒義概念,是跳高而非跳遠。新單位VS原單位,似乎草還是那片草,但馬兒已不是原來的馬了。
又是三四年過去,他自覺晉職排序仍是墊底。新到任的人資部長喚他老楊,“請教您一個問題,培訓是投資還是福利?”“是游戲!你別不愛聽,咱運氣不好,只囫圇求個安全。知道不,無欲無求的人有什么特質?思維懶。”
部長及同事知道“楊資深”心里很躁,理解。只要他那塊業務沒耽誤大家績效,沒人想撕他。
言漏心緒,躁走偏鋒。人未必在絕路上,心已在絕境里。老楊初入職時滿滿的正能量轉而成灰灰的負離子。他自以為晉職是運氣,殊不知人往上走,運氣的難度系數五顆星,但,一定是最努力的時候運氣最好。禪云,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職業規劃理論有一個安全法則,即你努力到不可或缺時,職涯安全區最大。
“二車間失火了,有驚更有險。險就險在無效培訓上。二十多個現場人員只有兩個會使用干粉滅火器。而此前一個月他們剛接受過火災施救實訓。主持這個培訓項目的負責人就是楊禹。這種把培訓當游戲的人還有臉賴在公司嗎?”
人常說,禍患積于忽微,而老板的震怒在于楊禹的無責、無心、無“大我”。凡標舉自己無所求的人,大腦的對焦機制會自動掉擋。心無猛虎,更何談細嗅薔薇。有實現自我價值需求的人,安全系數最大。職涯原本曲里拐彎,做對的事,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