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組織里,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他蘋果也弄爛。
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是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的。所以一個組織要注意清理“爛蘋果或污水”,乃至要想方設法研究怎樣把“污水”變為“美酒”的絕招。
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后,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游,這對于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定的狀態時,常常意味著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位“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激活員工隊伍,提高工作業績。
蘑菇定律
蘑菇的生長特性是需要養料和水分,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般需在陰暗角落里培育,過分的曝光會導致過早夭折。“蘑菇管理”指的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因為初學者常常被置于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只是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有時還會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個人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的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似。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段“蘑菇”的經歷,這不一定是什么壞事,尤其是當一切剛剛開始的時候。當幾天“蘑菇”,能夠消除我們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看問題也更加實際。這也提醒組織要關注“磨菇”的生存環境,適當給予關懷,不要過分施壓,才能讓其有良好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