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未來公司越小越好
工業革命使公司結構得到大力發展,而互聯網時代也必定會對公司結構引起一場深刻的革命,只不過現在還沒有看到有很多新的公司結構出來。在我看來,未來公司就是一個平臺,公司組成一個大平臺,然后讓很多小的team在上面跑,誰跑贏就成功了。未來的公司架構很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強大、自由的平臺,最后看你賺多少錢,而這個團隊人是越少越好。
如果需要十五個人的活最多配七個人就夠了,甚至還可以更少。但是要求每一個人又是非常能干的,他的個人素質、個人品質又可以勝任。所以說選中這樣人的時候,給他兩倍的薪水,讓他去做三個人的事,其實大家都開心。對公司來說好,人少了戰斗效率高了,對公司的成果多了;對個人也好,收入也高了。再一點,因為身邊人少了,每一個人的人際關系也變得簡單了。
周鴻 :找合伙人比找老婆還難
我在投資上容易犯錯,就是我個人比較關注產品,所以會習慣性先看項目。因為喜歡一個項目,我會發生“移情”,連帶著喜歡做這個項目的人,想象成這個事自己在做,我會做得多大多好,對創始人的缺點自動忽略,判斷會出現失誤。后來我發現,項目再好,如果人沒有投對,最終都是悲劇。
我認為跟好的合伙人一起工作,就像跟自己老婆在一起一樣,可能還會更加有默契。合伙人必須在問題發生時懂得問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互相推諉;必須充分信任和尊重彼此,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你覺得既能毫無后顧之憂地欺負他,又恨不得與他執子之手合伙到老。甚至你的合伙人會比老婆更懂你,不用太多交流,一個動作,一個決定,盡在其中。
張勇:別用愚蠢的規定把積極性干掉
好的想法在一個組織里面是不缺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領導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出了很多愚蠢的規章、流程和制度,其實就是在拼命扼殺好的點子和創意。創意對一個企業來說是最嚴峻的挑戰,有些老板特別聰明,想象力特別豐富,我們稱之為天才,但是要想讓一個團隊充滿創造力,就只能靠機制。機制如何設計尤為重要,我相信創新源于兩個東西:一個是務實的態度,一個是來源于基層。
如果你是一個部門的決策者的話,就要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扼殺掉手下的創意的,是用什么愚蠢的規定去把員工的積極性干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