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期擬與一名員工解除勞動關系,主要原因是其表現不好,領導很不滿意。該員工到公司多年,工資也比較高,已經超過當地社平工資的三倍。該員工平時態度尚可,無違紀行為。現在領導急于解除該員工,如果員工不同意,我們直接解除風險有多大?
首先,公司想要單方解除員工,需要有法定的解除理由,不勝任、醫療期滿或者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等。這些情況都需要公司進行舉證。比如,公司認為員工表現不好的,需要結合員工的崗位職責設置考核目標,對員工進行考核。如果員工考核不合格才能視為不勝任工作。員工不勝任工作的,公司應當給予調崗或者培訓,仍不勝任的,才能解除勞動合同。與此同時,公司還需要根據員工的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此時,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社平工資三倍。
其次,如果公司不想支付經濟補償金,那么可以單方解除且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只有符合《勞動合同法》第39條,即員工發生嚴重違紀、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害、在其他單位兼職經提出拒不改正、因員工原因導致勞動合同無效、被追究刑事責任。但這里的前提是,公司有證據證明員工存在的違紀、嚴重失職等情形。據您所述,員工并未發生遲到早退等情形,工作上也比較配合,只是能力上存在問題,這種情況下解除屬實欠妥。
最后,如果公司執意直接單方解除,且不支付經濟補償金,那么將面臨違法解除。屆時,公司將承擔以下兩種風險和成本(員工有權從中二選一):(1)員工或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的賠償金。此時,公司的成本為雙倍的經濟補償金,即經濟補償金=2×工作年限×社平工資三倍。(2)員工或要求恢復勞動關系,并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期間的工資(在上海為仲裁訴訟期間的工資),鑒于員工工資相對較高,故要求恢復勞動關系的可能性較大(工資不會受到社平工資三倍的限制)。此時,公司的成本為仲裁訴訟期間的工資,即工資=月(仲裁訴訟期間)×解除前12月該員工平均工資收入。
所以,在此種情況下,直接違法解除風險極大。如果公司能夠在支付一定經濟補償金的基礎上與員工達成協商解除,我們認為是一種比較穩妥的方法。當然,如果公司能夠留有一定的考核時間以不勝任為由(考核、調崗/培訓、考核)解除該員工也是可以的。 責編/劉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