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米
前幾日去加油站。加油員像往常一樣把油箱打開,插進油槍,開始加油。但是這位加油員在把油槍拔出來以后,又把油箱擦了一下。我有些驚訝于這樣的“優待”,于是主動跟她攀談起來:“您每次給顧客加完油都會擦一下油箱嗎?”“對呀,我們有時候會不小心把油弄到外面,尤其在夏天,會有很多隱患的。”“您服務得真周到。”“這都是小事兒,萬一有危險了,那可就是大事兒了。”“順手幫顧客擦一下車”,這種看似不起眼、甚至不屑于做的“小事”,有幾個加油員會做呢?
小事做好
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負擔,王珊高中畢業后出來打工。一個19歲的農村姑娘,沒有工作經驗,沒有人脈,沒有學歷,艱難可想而知。一天,王珊正在大街上閑逛,走到一座新建成的宏偉大廈前。她駐足樓下,抬頭仰望樓頂,心中若有所思。這時,一輛小轎車開過來,車里走出一位風度翩翩的女子。王珊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走上前大聲說:“老板你好,俺想找份工作,不知道你們招人不?”女子吃驚地看著王珊,眉心一蹙,說:“你來我們公司只能打掃樓梯的衛生。”王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王珊每日從早到晚清掃各個樓層的衛生,一干就是兩個月,把十幾層的衛生打掃得干凈徹底,同時她也知道了讓她打掃衛生的是公司總經理。一天,她正在擦樓梯,正好碰到總經理上樓,她笑著說:“謝謝經理當初肯給我一份工作。”經理說:“你做得非常好,公司的樓梯從來都沒有這么干凈過。這樣吧,以后公司的保潔工作全部歸你管了,由你負責大廈內全部的衛生工作。”
最初,這位經理只是出于同情,覺得一個小女孩出來找工作不容易,后來見她工作認真努力,踏實肯干,就有意留她長期工作。于是,這位從農村出來的小女孩成了公司負責衛生的領班。由于其工作認真,逐漸成為清潔公司和家政公司的經理。當問到她是如何在職場中成長起來時,王珊說:“我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沒有經驗,我也從來不認為自己能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既然公司愿意給我一個工作崗位,不管做什么,我只要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我就是成功的。”
正如王珊所說,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而,在工作中,有幾個人能夠像王珊一樣客觀地認清自己,甘心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到最好呢?
日本東京一家貿易公司有一位小姐專門負責為客商購買車票,她常給德國一家大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來往于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他的座位總是在列車右邊的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是靠左邊的窗口。經理問小姐其中緣故,小姐笑答:“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山又出現在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日本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替您買了不同位置的車票。”這件不起眼的細心小事,使這位德國經理深受感動,促使他把對這家日本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他認為,在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夠想得這么周到,那么,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件小事做好,成就了一樁大生意。工作中的所謂大事,不正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構成的嗎?
小事做精
小雪畢業后,進入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由于她聰明可愛,性格活潑,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成為了總經理助理。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小雪從零學起。從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學得很快,很多工作一教即會,跟各位同事也相處融洽。
但是時間一長,她覺得自己還能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一天,小雪走進經理的辦公室,向經理提出辭職。小雪直言:
“本科四年,我功課優秀,沒想到畢業后每天做的都是瑣碎無意義的事情,沒有成就感。”
“你覺得,你現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沒有意義的、最浪費你時間精力的工作是什么?”經理問。
“幫您貼發票,然后報銷,再到財務部走流程,最后把現金拿回來給您”。
“通過做這些事兒,你積累了哪些工作經驗”?
“貼發票就是貼發票,只要財務上不出錯就行了唄,能有什么經驗? ”
看到小雪如此年輕浮躁,經理給她講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
“我在做經理助理的時候,也是幫總經理報銷他所有的票據。本來這個工作就像你剛才說的,把票據貼好,然后完成財務上的流程就可以了。其實票據是一種數據記錄,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一堆數據,卻記錄了公司的運營情況。于是我建立了一個表格,將總經理在我這里報銷的數據按照時間、數額、消費場所、聯系人等等記錄下來。起初建立這個表格的目的很簡單,我想在財務上有據可循。后來我慢慢發現了一些上級在商務活動中的規律,比如,哪一類的商務活動,經常在什么樣的場合,費用預算大概是多少,總經理的公共關系常規和非常規的處理方式等等。
我的上級發現,他布置工作給我,我會處理得很妥帖,一些他沒有告訴我的信息我也能及時準確地處理。漸漸地,他將越來越重要的事情交待我去做,一種信任和默契就此產生。我升職的時候,他說我是他用過得最順手的助理。”
小雪聽完沒有出聲,收回了辭職報告。
很多人覺得日常的工作人人都能做好,而且這種重復性的勞動很難有發展空間。然而正是這些簡單的工作,慢慢地成為今后發展的分水嶺。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可是真正能像達·芬奇一樣坐穩板凳、將雞蛋畫精的人卻少之又少。一些自認為聰明的人,從來不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時間長了就會心生抱怨。所謂的懷才不遇,大抵就是這樣。
有的大學畢業生自認為是天之驕子,不屑于站在他人的屋檐下打工,紛紛加入創業大軍。2014年,90后創業者超級課程表CEO余佳文曾放言“我明年要賺一個億,讓我的員工跟著我吃肉,而不是我吃肉他們喝湯”,如今他卻反悔了。其實,他的心態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很多職場人士的心態——錯誤估計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不踏踏實實做事情。
我們常常講初生牛犢不怕虎,實際上,他們是對工作少了一份敬畏。任何一件事情都很復雜,之所以覺得簡單,是因為你一直處在初級階段,從未完成過一項復雜的任務。凡是對別的領域有敬畏心的人,他一定在他的領域成功過;對別的領域沒有敬畏心的人,他一定在任何領域都沒有成功過。職場無小事,任何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卻能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做好每一件瑣碎的事情,勿以事小而不為,修煉好“內功”,如此才能厚積薄發。 責編/齊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