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



固定式福利為何費力不討好
元旦已過,許多單位都已完成福利發放,各大社交平臺上網友競相“曬福利”。在一家企業工作的苗先生說:“單位發了一堆米面油,對于已經成家的同事來說,東西都挺實用,但是對于我這樣家在外地、吃著單位食堂飯的單身漢來說,這些東西太累贅了,真不如折算成錢卡直接發了。
像苗先生這樣的90后員工大多嫌實物福利費事,但單位有單位的想法。在國企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李先生說:“逢年過節,人力資源部和綜合辦公室為了制訂節日福利發放方案可謂絞盡腦汁。領導希望發得好看一些,員工忙著搬東西有節日氣氛,也顯得單位福利好;發現金和購物卡,員工的認同感不強,而且顯得福利太輕太少?!睂τ谀贻p員工的報怨,李先生感慨道:“設計福利方案既要領導高興,又要員工滿意,這個活兒不好干啊?!?/p>
在傳統福利方案中,無論什么節日,員工分享的都是同樣的“菜式”,這種福利設計被指“千篇一律”,更因其不能兼顧員工的個性化需求,常在發放后引起員工的諸多抱怨。因此,傳統福利竟淪為令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積分制VS彈性福利=普惠+激勵
90后員工普遍重視個性化和自主選擇,對本職工作之外的其他事務常持觀望、無為態度,對組織活動參與度較低。因此,只有合理把握員工福利的激勵力度,才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這方面,積分制彈性福利是目前企業與員工雙方都較為滿意的福利設計方案,它兼顧了可選擇性、普惠性和激勵性原則。
自助式福利計劃,即彈性福利計劃,可以使員工從企業規定的福利總額范圍內按需選擇福利項目,因而得到員工的高度認可。而基于積分制管理的彈性福利計劃,依據員工的工齡、技術技能和職級等要素,或通過季度或年度績效表現、組織嘉獎、競賽獲獎等情況向員工分配可兌換的基本積分,當員工的工作能力、日常行為、工作態度等符合一定的標準時,公司給予員工可體現其自我價值的積分,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員工所獲得的積分越多,可兌換的福利貨幣價值也就越大。
W公司是一家綜合軟件和服務提供商,其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62%,且以年輕人居多。為了滿足大多數員工的福利要求,公司引入了以積分制管理為基礎的彈性福利制度,年初,積分項目負責部門根據上年度經營情況以及發展規劃進行當年度的積分預算,將積分項目細化,讓員工一目了然。
1.內部推薦得積分
凡員工向公司對外發布的招聘崗位推薦人員,且
最終被錄用,則推薦者可在被推薦人試用期轉正后一個月內獲得相應的內部推薦積分。
內部推薦積分的多少可根據崗位招聘難度來加以制訂,積分累計時需注意被推薦者與推薦者的關系,原則上不將其安排在同一部門工作;人力資源部員工推薦人員不可獲取積分獎勵。
2.參與培訓可獲得相應積分
參與培訓積分的設置主要是為了鼓勵內部講師的開課積極性和員工的培訓參與度。積分累計項目可設置如下:
講師上課每課時獎勵積分X分;
學員反饋為優秀的講師額外獎勵積分Y分;
延期不開課的講師扣除積分X分;
參與評選課件并提出建議的評委會成員,每門課程獎勵積分X分;
報名并如期參加培訓的學員每門課獎勵積分Y分;
無故缺席培訓的學員每門課扣除積分Y分;
考試成績高于90分(百分制)的學員,每門課獎勵積分X分;
考試成績低于60分(百分制)的學員,每門課扣除積分X分;
積極參訓(每年度至少參加10門課),且考試成績全部合格,額外獎勵積分Z分。
3.資質參與可獲得相應積分
幾乎每個公司都需要進行企業資質的維護和升級,比如軟件企業中有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ISO9001、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等等,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參與。此項積分的設置專門針對參與企業資質申報人員??筛鶕⑴c者角色的重要性、工作量多少給予不同的積分。
此外,公司層面的資質維護和升級需要匹配具有相應資質的人員。如系統集成一級資質需要高級項目經理和中級項目經理若干名,這些人員需參加繼續教育,考試成績合格方能獲得資質。對于因公司需要而參加學習和考試的員工,可根據所需人員資質的緊急程度給予不同的積分。
4.申請專利成功或制訂的標準、規范被采納可加分
公司鼓勵員工進行技術創新,對于員工完成的專利、發明等,公司要大力支持。因此,員工申請專利、標準認定可給予不同程度的積分獎勵。其中,專利申請可根據進程進行積分累計,如:專利申請提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可獲得X積分;受理、審查并授權后,可再獲得Y積分。同樣,標準規范的制訂也可進行積分累計。完成標準草案可獲得X積分,完成征集意見稿可獲得Y積分,報批完成后可獲得Z積分,批準發布后可再獲W積分。此標準以國家級標準為基數,根據標準的級別不同,還可設置不同的權重,如,國際標準系數為1.1,行業標準系數為0.8,地方標準系數為0.6,據此進行不同程度的折算;多人申請的專利、標準,按照排序進行加權,具體分值由專利、標準負責部門認定。
5.獲得學歷、職稱、職業資格可加分
公司鼓勵員工的自我發展和學業深造,對于在職期間學歷、職稱、職業資格等方面有提升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積分獎勵。如:參加專升本、在職碩士學習并取得學歷,或通過中級職稱/中級職業資格、高級職稱/高級職業資格考試的員工,均可獲得相應積分。
此外,員工受到領導獎勵、客戶表揚或參與公司活動、獲得外部榮譽等,都可根據所獲榮譽的等級和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情況給予一定的加分。而在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等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如報銷中出現弄虛作假問題等,則需扣除一定的積分。
基于積分制管理的彈性福利體系,由企業各事務主導部門自行預算、發放積分,人力資源部協助完成積分核算。員工的積分可以加,也可以減,在操作上更有余地。
信息化獲取福利更便捷
積分制彈性福利計劃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企業需將福利項目按照市場價格折算成內部統一使用的積分價格,動態管理員工的積分賬戶,提供多樣化的福利項目。因此,積分的申請、審批、核算、兌換等工作需要完善的信息化系統支持。采用eHR平臺加第三方福利平臺或公司自主研發的彈性福利平臺,員工可以在福利平臺中用累積的積分為家人或自己購買感興趣的產品或服務。
進行積分累計時,員工先在eHR平臺自主申請,經積分負責部門審核通過后,積分可進入eHR系統的“員工積分欄”進行累計。員工可隨時登錄eHR系統查看積分情況。
積分兌換由員工自主申請,福利清單上的所有項目均有限額,員工只能在自己積分允許范圍內購買喜歡的福利,積分越高,可供選擇的福利項目范圍越大,價值也越高。兌換完成,扣除相應積分。公司可根據積分累計的速度和管理需要定期進行積分兌換,有條件的公司甚至可以進行實時兌換。
目前,實施積分制彈性福利系統的企業大多依靠兩種渠道進行積分兌換:一種是依托第三方員工福利采購平臺。目前,第三方員工福利采購電子商務平臺種類繁多,企業只需將內部eHR平臺內的員工積分與第三方福利平臺對接,員工就可以直接進入第三方福利平臺,在自己所得積分允許范圍內選購中意的產品和服務。以福優網為例,該網絡平臺設計出多樣性的福利供員工選擇,如:
●生日慶?!鞣N生日禮物/自助組合,可購買犒賞自己的生日禮物
●績效獎勵——電訊產品/攝影設備/首飾/家用電器/居家用品/化妝品等高檔禮品
●節日禮品——中秋節/端午節/春節/婦女節/情人節/夏季福利等各種節日產品
●健康保健——員工體檢/員工運動/員工康健/養生理療服務
●兌換卡券——各種消費卡兌換/加油卡/交通卡/電影票/演出票
另一種就是依托公司內部現有產品和服務兌換積分。W公司構建起一個員工專屬的彈性福利平臺,員工可以使用自己累積的積分在該平臺上購買公司的自有產品和服務,如體檢、健康、養老服務、度假旅游、戶外俱樂部等。與外部福利平臺相比,公司內部彈性福利平臺形式更靈活多樣,員工可將積分與團隊中其他成員的積分進行合并,多人共同申請團隊經費。又如,當需要慈善捐贈時,員工可通過捐贈積分由公司進行兌換。
“彈性福利”與“傳統福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員工具有選擇權和決定權,而將積分制管理與彈性福利體系相結合,既滿足了員工對福利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充分調動起員工對公司活動的參與度,也有助于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更大限度地發揮福利的激勵性作用,激勵和保留人才。
責編/張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