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有
鳳岡二中位于遵義市東部100公里處的茶海之心——鳳岡縣,原名鳳岡縣龍潭中學,前身是成立于1916年的龍泉小學,1968年設立初中部,1978年開始試辦高中,1980年正式與小學剝離成為完中,1981年掛牌成立鳳岡縣龍潭中學。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學校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學校占地170余畝,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硬件設施設備已經很齊全了。現有60個教學班,教職工230人,教師本科學歷及以上達100%,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高級教師120人;學生4000多人,現有教學大樓兩棟,教室70間,每間教室都安裝了無塵化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有辦公樓、藝術樓和綜合大樓各一棟、公寓式學生宿舍樓三棟,B級標準學生食堂一棟。已建15間理化生標準化實驗室,配備了3間通用技術教室,融多媒體、車床模具和機器人實驗于一體;有400m標準8跑道塑膠運動場,并于2013年5月成功舉辦了貴州省示范高中足球賽遵義東部片區預選賽;學校圖書數量充足,種類齊全(藏書10萬冊,電子圖書24萬冊、閱覽室報刊100余種);有計算機室2間,多功能報告廳4間,學校設有藝術和舞蹈室、書畫室。校園環境優美,書香氛圍濃厚,是讀書學習與生活的好地方。教育質量也得到了社會、家長的普遍認可。2013年5月,順利通過示范高中的二輪評估,成為貴州省第十二批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特色辦學理念的提出
隨著社會的發展,百姓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很多家長開始注重對子女的藝術特質、責任意識、社會知識等學科考試成績以外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因此,不斷打造以特色為主的示范高中學校,不斷形成獨特的文化魅力,才是鳳岡二中得以不斷發展和提高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來,鳳岡二中所面臨的壓力和困境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長期處于既要發展又要追趕的狀態,同時在生源方面又不占優勢,但又要解決好“非一流”學生的升學與成才的現實問題。于是,我們提出了成人和成才教育并舉的學生培養目標,確立了“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引領教師成功,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為眼光高遠的學生,要有“著眼高中三年,為了今后三十年”的長久觀念,為學生的未來奠定基礎。
為此,我們結合地方文化和學校歷史,提煉出了“珍愛學生,尊重個性”的辦學特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民族責任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我們要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實現人人有特長,個個展風采,成為“合格加特長”的新時代中學生。沒有一流生源,但我們可以追求一流的教育,為學生打造一條高進高出,高進優出,低進高出,低進特出的特色發展之路。
二、特色的發掘和品牌的創建
校園文化是無聲的感染源,具備強大的感召力。而校園文化氛圍的構建,需要一些必要的文化符號或象征標志,如孔子塑像、勵志警句、國學精粹和現代科技成果等,要將傳統文化特征和現代文化元素融于一體,以傳統文化詮釋時代精神,以時代精神弘揚傳統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在硬件文化建設方面,我們著重突出文化和綠色兩大理念,先后修建和改造了校園文化景觀,校園文化建筑有“尚品長廊”,有三亭鼎立的攬月亭、騰龍亭與棲鳳亭,有名人雕塑、草坪、太陽能燈光、大氣污染監測儀、噴泉、花壇、文化奇石等景觀,有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建筑,有藝術與文化結合的浮雕,有綠色與科技結合的設施。校內還建有“珍稀植物園”,園內珍稀植物成群,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有銀杏、楠木、紅豆杉、羅漢松、蘇鐵等,每棵珍稀植物有其獨特的屬性、特殊的價值,也正如每個學生有其獨特而鮮明的個性、能力一樣;人如植物,所以珍愛每一株珍稀植物與關愛每一位學生是相通的,這也是“珍愛學生,尊重個性”的內涵所在。這些文化景觀都充分詮釋著“紅色遵義,綠色鳳岡,多彩二中”的文化內涵。“北有孔子,南有尹珍”,以孔子和尹珍塑像為代表的國學符號、以運動為題材象征生命與青春活力的浮雕和勵志的名人塑像布滿校園,既體現國情,弘揚了傳統文化,又體現著現代特色和綠色理念。濃濃的文化氣息,使校園有了無聲的感染源,具有強大的文化感召力。
這樣的環境,能夠讓學生在三年的學習生活中,逐步養成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自己的情操;上大學以后,能自然地適應較高層次的學習生活環境;步入社會的,也能用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服務于社會,成為傳授知識、播灑文明的合格人才,為社會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教師隊伍建設與教育質量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水平教育質量的保障,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發展,關注教師就是關注學校的明天,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通過“繼教工程”和“青藍工程”,以老帶新,以熟帶生,通過“同課異構”、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促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成長。要注重學習型教師的培養,樹立教師的“本領恐慌”意識,讓教師能夠自覺通過學習與實踐來彌補理論與業務不足,要求教師樹立“做不了特級教師,但是要做特別教師、特色教師和教學魅力型教師”的觀念。明確指出,好老師的標準就是既能讓學生學得好又能考得好的老師;能夠靠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來征服學生的教師。
我們以新課程實施為契機,通過外出培訓、請專家到校開展講座和校本專題培訓等方式,結合“示范高中課堂評估”標準,樹立了科學的教學質量觀,大膽摒棄陳舊觀念,要求教師大膽地去探究和嘗試新課程教法,主動學習、廣泛學習,真正讀點理論,反思自己的課堂得失,從案例中提煉經驗,總結出新的方案方法,把成功的經驗規范化。
四、學校管理與發展
團結一致、關心集體榮譽、注重團隊精神一直是二中的良好傳統。特別是近幾年,通過舉辦30周年校慶和申辦省級示范高中的圓滿成功,更加強化了全體教職工的這種意識。學校更加注重對教職工隊伍素質結構的優化,邀請專家到校進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訓,培養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注重卓越團隊的打造,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學校注重領導干部的素質提升,編印了適合學校實際的《鳳岡二中領導班子學習手冊》,工作中看重執行力和協調能力,要處處當表率,要求班子成員必須在校刊校報上發表教育教學與管理的文章。學校還建立了領導干部任用考核機制,中層班子實行競聘上崗制,確定任期目標,期滿考核后再進行調整或續聘。
不斷探索創新求發展,推動管理和發展的理念創新。我們的理念是敢為天下先,大膽嘗試和創新,不斷改革和探索,因為“等靠要”是絕對沒有希望的。資金困難是制約學校發展的最大瓶頸,但是我們不拘形式,突破體制障礙,通過墊資修建、BT模式來獲取資金資源,三年多來,共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使學校的硬件設施得到了突破性的轉變。在資金緊張、經驗不足的前提下,我們申辦了省級示范高中,面對壓力大,形勢艱巨的情況,我們選擇的就是只管做,堅定一個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即使不成功也要干下去,發揚“拼命三郎”精神,用“5+2”“白+黑”的苦干精神干工作,雙休日保證不休息,節假日休息不保證,通過兩三年的真抓實干,用兩三年時間做了差不多四五年的工作,近幾年的發展可說是突飛猛進,發展快速。如果沒有超前的理念和實實在在的苦干,是完全不可能的。
高中辦學30多年來,我校已經形成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一創二規范”(創建特色學校,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行為)的管理要求。這一要求,凝聚了“團結奮進、吃苦耐勞、勇于拼搏、自強不息、開拓創新、謀求發展”的學校精神。這正是二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我們將大力弘揚優良傳統,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增強學校精神的內涵,為學校的特色發展提供強大的力量和源泉。
總之,面對社會和家長的期望,要把我校辦成一所設施先進、環境優美、教育質量處于同級同類學校領先地位、具有自主辦學特色和文化感召力的名副其實的特色高中學校,力爭短期內辦成有特色效應的省級示范高中是我們的目標。讓二中成為莘莘學子的樂園,讓二中特色教育成為鳳岡教育不可或缺的篇章;讓社會看到二中同樣精彩,是我們仍在追求的目標!
(作者單位:貴州遵義市鳳岡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