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成語故事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小學語文課本編寫了大量成語積累。復習時要求學生說自己學過的成語,有學生說的是一般的四字詞語,而不是成語。學生大都對成語與普通四字詞語混淆不清。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成語,對扎實學生的語言基礎,提高學生的語言質量,增強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述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的基本要求。在成語故事教學中,好的方法起著關鍵作用,不同的教師喜歡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成語需要不同的方法教學。
1.明白成語與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的區別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成語詞典》說法,“所謂成語,是指相沿習用的固定詞組或短語,能獨立表意,形式短小,一般為四字格式。其特點大都是約定俗成,結構固定;意義往往不限于字面。另外,成語也是熟語的一種,部分成語來源于古代寓言、歷史典故和古詩文;很多固定格式,雖不是成語,但在書面語言中大量使用,往往成了閱讀的攔路虎。因此,本書選收條目時,以常用常見成語為主,一些格言、名句等也適當予以收錄”。
成語是漢語中長期、廣泛及習慣使用;由文所出,經人所錄,來源于古代寓言、歷史典故與古詩文等的固定詞組和短語,一般為四字格式,意義往往不限于字面,具有濃厚的漢語文化色彩,用于作文或口語中,藉其典故,明其論點。口語用之,則收言簡意賅之效。
簡而言之,成語是長期習用,由文所出,經人所錄的固定詞組或短語。
成語的特點:①結構的相對定型性。②意義的整體性。③時間和空間的習用性。④形成的歷史性。⑤內容和形式的民族性。下面就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幾個問題說明成語的概念。
成語與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不一樣,因為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的占絕大多數,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較濃厚的普通詞組,也看做成語。應當指出:凡是一個詞組里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做普通詞組。例如“根本改變”這個詞組,在某種場合,也可以改為“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大大改變”。又如”密切合作”這個詞組,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肆意揮霍”,可以改為“任意揮霍”或“隨意揮霍”。這幾個詞組改了以后,并不影響內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適。像這樣可以自由改動的詞組,都是普通詞組。至于成語,則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成語的詞,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替換。例如:“虎口余生”這個成語,就不能改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為“虎嘴余生”。“落湯雞”不能說成“落湯鴨”。又如:“不管哪個殖民主義者怎樣花言巧語地奢談和平,也掩蓋不了他們的侵略本質。”在這個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語地奢談和平”改為“花言地奢談和平”,或“巧語地奢談和平“,就是改為“巧語花言地奢談和平”也是非常勉強的。
2.探究成語特點,積累課外成語
在學生情緒飽滿地渴望學習更多的成語時,我們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成語,探究成語特點,積累豐富的成語。自學成語主要以課內知識為范例,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詞匯量。
例如學習了“冷嘲熱諷”“驚天動地”等成語后,孩子們發現了這些成語的特點,其中含有一組反義詞。我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含有一組反義詞的成語。同學們的熱情十分高漲,短短三天時間,他們就搜集到了“逢兇化吉”“舉重若輕”“積非成是”等數百個成語,真是“積少成多”。
一學期下來,學生在大量積累探究之后,給成語歸了許多類,如含有一組近(反)義詞的成語、來自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的成語、形容春天(夏、秋、冬)的成語、“驚天動地”式的成語、ABCC 式成語、AABB 式成語、ABAB 式成語……歸類整理以后,我們還組織了各類比賽,如“成語接龍”比賽,“巧用成語編故事”比賽,巧編成語謎語比賽,成語手抄報比賽……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增強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學會了合作、分享、交流,形成了積極健康的團隊意識。
3.激發興趣,表演成語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因此,在成語教學中,我在備課時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充滿歡聲笑語的語文課上學到知識。如教材中所涉及的成語:心花怒放、捧腹大笑、哄堂大笑、前仰后合……這些成語都是表現人物神態和心情的。上課時,我先領著學生把成語讀正確,然后直接告訴他們:“這些成語都是表現人物神態和心情的,你們想把這些成語演出來嗎?”一石激起千層浪,稍做準備后,一個同學躍躍欲試,要表演“捧腹大笑”,他到位、夸張的表演逗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我趁熱打鐵:“剛才課堂上的情景可用哪個成語來形容?”同學們異口同聲:“哄堂大笑。”這樣教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他們在愉快的表演中熟練記住了這些成語,增加了成語積累。
4.關于成語復習課教學
4.1注重復習方法的滲透和歸納
一堂復習課不可能讓學生牢牢掌握成語知識,與其一味強求量的落實,不如講求方法的指導。學生只有掌握了成語的一般規律,才可能在課外時間開展有效復習,才可能有量上的實質提高。因此,我在《趣味成語》這堂復習課中,著重教學生學會進行成語歸類,引導學生從歸納總結出含有近、反義詞的成語、數字成語、動物成語,并由動物成語擴展延伸到來自寓言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框架,知道成語的大致分類。
4.2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做對十道題更重要。我很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哪些同學知道這些成語呢?老師想請同學來說說。不過在說之前老師有要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做到三到:眼到,要認真看;耳到,認真聽別人說;手到,把成語補充完整。明白了沒有?也就是邊看,邊聽,邊寫。”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