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珠
“親其師,信其道”,大意是親近他的老師,相信他的道理。要想教育達到最佳效果,教師就要讓學生親近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愛的指導下將智慧的光芒發揮到極致。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想得到學生的親近并且成為學生信賴的好老師,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教師本身,我們要從這些方面努力。
一、愛人者,人恒愛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責任在于“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和為了學生一切”,其核心是教師的愛,這種愛來源于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我們要懷著一顆愛學生的心,平時多注意和學生進行雙向式交談,并專心傾聽,從學生的言談中洞悉他們的喜怒哀樂,知道他們的興趣愛好,從而適應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當老師與學生打開心靈,當老師與學生真情涌動時,才能為教育注入生機。“愛人者,人恒愛之”。教師愛學生,學生也會愛老師。教師要時刻對學生充滿信任和鼓勵,通過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一種鼓勵的安慰,讓學生經常感受到老師的愛,并轉化為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在互相信任的氛圍中,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認同感,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更有可能。教師應有慈母一般的愛,教師不僅要關愛成績優秀的學生,更要關愛那些學習困難、表現落后的學生。如果你總是愛在學生身上找毛病、挑刺,你的眼中就永遠不會有優生存在;如果你總是在學生身上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那么在你的眼里就永遠沒有后進生存在。我們要發自肺腑地熱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感受到慈母般的溫暖,并在這種溫暖的光芒下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二、有期待,必有回報
教學中教師有意無意地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在期待他讀好一篇文章,老師在期待他做好一次作業,老師在期待他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老師在期待他能和同學友好相處,老師在期待他……有期待就會有信賴,只有學生對老師產生了信賴,他們才會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向你傾訴,從而使問題得到盡快解決;他們才會將每次進步和你一起分享,以便確定下一步奮斗目標。我班有一名男同學小李,他的英語口語水平可以說是一般,但音色很美,聲音洪亮。我總覺得他能把書讀得更好,于是,我便在課堂上多次提他朗讀,并且每次都會對他表揚一番,說一些諸如“回家再聽磁帶模仿下,你將來有可能去為外國影片配音哦”、“老師相信下次你會讀得更有感情的”等一類的話。這樣不到兩周時間,我就發現,我每次請同學讀書的時候,他都用炯炯的目光望著我,那眼神分明在告訴我:老師,先讓我試一試。這樣,通過他的努力和我的指點,他對朗讀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并且口語水平提高得很快。可以這樣說,他之所以會對朗讀產生興趣,都是因為他明白或者說感覺到:我對他充滿了期待。他不取得成績就等于辜負了我。
三、親其師,必信其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不僅要把高深的學問、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嫻熟的技能有意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用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感染、感召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威信。要讓學生受到你的感染,必須先讓學生“親其師”,進而“信其道”。只有在有意與無意之間言傳身教,樹立師德意識,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師這一神圣而崇高的職業,才能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學生信賴的老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更多的應該是教給學生做人,教給學生生活。以前我總以為“嚴師出高徒”,對于一些犯了錯誤的學生,總以不能寬容,否則他們就會一錯再錯的態度。一遇到學生作業拖拉或者紀律不好,我往往壓不住火氣,覺得學生總是不聽話,并對其大罵一通,這樣導致大家心情都不好,而且就算你磨破了嘴皮,他們卻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信任成了我和學生溝通的橋梁。
班上有一名叫小嘉的同學,他的性格還是比較開朗的,而且有禮貌,因此比較受老師喜愛,但是他有好幾次家庭作業未完成,理由是忘記帶回家或者忘記帶來了,總之不會承認沒做。剛開始我總是先把他罵一頓,然后讓他補起來,但是我發現效果不佳,他依然用各種理由搪塞我,偶然一次我提到要找他家長的時候,發現他的眼里有隱隱的淚光。剛開始我以為他害怕家長,效果就達到了,后來無意中我了解到他是單親家庭,他和爸爸兩個人生活,爸爸工作很忙一直加班,他回家先做晚飯、燒水等家務活。另外,我也了解到爸爸如果知道兒子在學校表現不好,回家就會打一頓,其他什么都不會改變,要是我反映情況,反而會使他不再信任我。后來我和他談心,先從家庭談起,舉了一些和他情況相似但是孩子非常優秀的例子,讓他樹立自信心,將他的一些閃光點一一列舉出來,那個時候我發現他眼睛亮亮的,或許他平時缺少的就是多一些表揚和鼓勵,才會失去自信,特別在英語學習上,總以為自己基礎不好,肯定不會有進步,所以對自己有些放棄。從這次談心以后,我一直利用機會表揚他的微小進步,在接下來的測試前我先和他定了近期目標,他對我說:“老師,這次我肯定能進步的。”我微笑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加把勁,考個好成績證明給大家看。”并伸出手跟他做拉鉤狀,他也迅速伸出手,邊跟我拉鉤邊跟我說:“老師!我一定能行!”后來,他有了點滴變化。雖然作業質量還是不怎么好,但至少每次交上來的本子都有他的名字,慢慢的,上課也能看見他舉起的小手了,每次小練習他都會有一點點進步,雖然不大但我還是利用機會在同學面前表揚他,相信他在英語學習上已經樹立了足夠的信心,進步指日可待。
其實,不管對于什么樣的學生,我們都應該給予足夠信任。用這種信任獲得他們的信任,建立師生之間的互信。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思考和信念鼓舞學生的思想。信任是獲得良好教育的基礎,我們要牢記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賴這朵嬌嫩的花朵。”讓我們一起努力使花朵開得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