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松
一、案例背景
《英語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部分強調: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向激勵、反饋與調整;評價內容從過于注重學業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技術從過分強調量化轉向更加重視質的分析;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角度從終結性轉向過程性、發展性,更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評價方式更多地采取諸如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開放的多樣化的方式,不僅僅依靠筆試的結果,更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英語課程的評價系要體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美國學者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在實際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智能是多種多樣的。各種智能以潛能的形態存在于我們心中,只要給予適當的鼓勵、機會、環境和教育,幾乎每個人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達到我們預期的境界。因此,轉變傳統智能觀念,多元認知,多元評價每個學生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更是新課改的要求。
多元評價是為指導教學過程順利進行而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的評價。多元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反饋,為個人提供有益的反饋。多元評價重視從學生的日常表現中提取信息的技術,通過收集學生日常的情況和教師指導的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氣氛的信息,幫助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的需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案例描述
本案例的內容是新目標七年級上Unit 4“Where’s my backpack?”Section B第一課時,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要求學生能用Section A所學的句型熟練談論物品的中心位置。
教學片斷:要求學生分組合作,畫一張自己喜歡的房間,并用英語寫一段話。
學生興趣盎然,分組進行,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小組認認真真,不聲不響地分工合作,畫出了房間,也寫了一段話;有的小組邊畫邊寫邊說些調皮話;有的小組動作快,完成任務后不時地看看別組的情況;有的小組粗枝大葉、毛手毛腳;還個別的小組沒有耐心,半途而廢。幾分鐘后,我對學生的任務進行了評價。如果按照以往傳統的評價理念,對完成任務的小組給予表揚,并展示他們的作品,對沒有完成或者任務完成不好的學生提出批評,建議和改進。但我換了一種評價理念,從多元智能的角度看,可以這樣來評價學生:有的小組做事認真專心、一絲不茍,說明他們做事嚴謹、細致、勤奮努力;有的小組雖然對這個任務感到有些困難,但他們具有樂觀精神,善于克服困難,發揮小組合作精神,最終完成任務;有的小組完成了任務之后,觀察別的小組的作品,說明他們善于觀察,并有大局意識。當然,有的小組缺少耐心,缺少紀律觀念,這對他們的發展不利。
三、案例分析
在該教學環節中,我沒有按照傳統的評價方式,否則,只能從一個狹隘的角度把學生粗略地分為幾等,是典型的“淘汰式教育”。我采用多元的智能評價,挖掘學生的潛能,遵循“個性化教育”的原則。正如《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的“評價內容從過分注重學業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技術從過分強調量化轉向更加重視質的分析;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那么怎樣多元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呢?我們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1.評價方式的人文性和民主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應是評價的主體。多元評價本著通過評價促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承認學生發展水平的個體差異,對他們的知識、智力和情感因素等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多元評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為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使學生由被動受評者變為主動參與者,使教師由“考官”角色逐漸轉變為“合作者”角色。學生通過自評,不斷反思,形成有效的和符合個性特點的學習策略,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取長補短,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自由、民主與平等的評價氛圍更有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其自信心,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2.評價標準多樣化。評價時,要用不同的標準、公平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的機會。課堂上一定要根據活動的難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機會表現,相對機械化的對話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創造性的表演由優秀的學生做。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根據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標準評價。如對優秀的學生提高標準評價,對學困生要降低標準評價,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讓學優生變得更好,讓學困生慢慢變好。
3.評價結果模糊化。重視評價過程,模糊評價結果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新課改要求評價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并與他人比較,而是要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盡可能地通過描述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現,盡可能地用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使學生不斷地從老師的評價中感受成長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美]卡羅林·查普曼(Carolyn Chapman),著.郅庭瑾,主譯.在課堂上開發多元智能.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