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萬通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娕d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積極的因素,是學生獲知識、自生創新的強大的內動力。有了這種內動力,學生的思維才得到發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后進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才有興趣想學知識,主動獲取知識。
一、以關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是妨礙創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創造個性化最重要的特征。對后進生進行歸類分檔,并分析導致他們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結合分析的結果對他們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后進生往往受表揚的機會較少,這使他們感到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來,有自卑感。然而每一位后進生都有閃光點,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從心理學角度講,每個人都喜歡被表揚和鼓勵,更何況是小學生呢?平時在語文教學中我正是抓住這一點,總是非常細心地挖掘后進生的閃光點,然后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后進生沐浴在被肯定、被承認的溫馨之中才能成功轉化后進生。例如我班原有幾個學習很差的學生,記得剛教他們時,這幾位學生在課堂上從來不敢舉手,學習非常被動,尤其一個叫楊麗的女學生,更是表現得十分自卑。每當老師一提問,她就把頭埋得低低的,唯恐老師叫到她。基于這種情況,我決定尋找時機,幫助這位女學生找回自信,為她揚起自信的風帆。終于,機會來了。一次在教學古詩時,我特意請她朗讀,沒想到她在家中預習得很充分,朗讀得非常流利,我當即表揚了她,并號召全班學生為她鼓掌,這個女孩子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堅持用這種方法表揚像楊麗一樣的后進生,只要他們有一點閃光點,我就及時予以表揚,這些學生越來越自信,課堂上表現得非常積極,學習成績得以提高。
二、用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后進生
按照“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怎樣面向全體學生,讓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在一堂課中都能得到較好的思維訓練和知識發展呢?這就需要做到“顧此又顧彼”,不能采取“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式。為此,老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科學地備課。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果教育對象不能分得太細,則至少要考慮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好,反應快的學生;中等水平的學生;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將其學習目標定在“最近發展區”。只有這樣備課,上課時才能面向全體學生,發展全體學生。
2.教學內容難易得當。教學內容安排要求難易恰當,既能發展成績好的學生又能顧及成績差的學生。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先讓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再讓后進生補充或者回答,兩者都給予鼓勵。對于相對簡單的練習,例如認識生字、進行組詞等,可以讓后進生多回答,鍛煉他們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并通過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調動學習積極性。
3.教學形式多樣化。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創設情境,經常變化教學形式,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時時刻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激發后進生的參與興趣。只有這樣,全體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才會高度集中,思維敏捷,發言積極。
三、在“幫扶”中激發自信,促其進步
如后進生在發言中,語言表達難免出差錯,這時老師必須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并盡可能地對他們講“不用怕”。親切的語調可使后進生不感到望而生畏、氣餒,而且應該對癥下藥,面對他們的確想回答但回答不好或不會組織語言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方法指導,他們不會說,可以為他們做一遍示范,教師的耐心是對這些學生最好的鼓勵;當他們不會自學時,我認為教師應該彎下身子單獨教一教他們,直到他們像學優生一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因為后進生的厭學往往是由于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沒有得到老師的幫助,導致學習興趣一點點降低。就拿我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韓昭來說,他學習成績很差,而且有厭學情緒,缺乏自信。尤其表現在語文上,課文讀不連貫,作文寫不好。他怕學習,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對此,我把他當做重點教育對象,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有信心,不放棄自己,并且在課堂上總是多關注他,課文一遍讀不好,我就一句句教他,課上時間不夠,課后我再單獨陪他一遍遍地練習,直到練會為止。作文寫不好,我便一點點地輔導他,鼓勵他,徹底幫助他消除畏難情緒,重新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這個學生不僅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而且語文成績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對待后進生,教師一定要從心理上正視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嚴格要求,通過幫助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技能、方法,不斷鼓勵,增強后進生的學習自信,并時刻做好后進生問題的教育預防工作,從而使后進生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