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瑜萍
一、案例背景分析
1.指導思想。
《我的戰友邱少云》是一篇歌頌戰友的文章,作者以目擊者和親歷者的身份記敘了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斗中,志愿軍為了向敵人占領的391高地發動襲擊,“我”和戰友邱少云一道潛伏在391高地的山腳下,敵人的燃燒彈燒到了邱少云的身上,他紋絲沒動,我看見戰友在烈火中壯烈犧牲的經過,歌頌了邱少云為了戰友、為了集體、為了祖國、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以鋼鐵般的意志在烈火中堅如磐石,自覺嚴格遵守紀律而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關注差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最大的語文知識收獲。全文情感真摯,揪心感人,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優秀教材。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正確認讀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新詞。
②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抓住課文中有關描寫“我”的內心活動及邱少云外表(神態、動作)的語句體會邱少云的內心活動,理解邱少云的精神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主探究課文,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讀課文,理解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嚴格遵守紀律,向學生進行遵守紀律和愛集體、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學習邱少云不怕犧牲的高尚品質。
3.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周圍環境及“我”當時的內心活動,深入分析邱少云的危險處境。
教學難點:從邱少云的神態和動作,體會邱少云為了集體、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他堅如磐石、紋絲不動,甘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世界,感受心理描寫表現英雄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具準備:字詞卡,利用PPT出示邱少云烈士紀念碑的圖片;邱少云事跡視頻。
二、教學設計理念
小學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興趣廣泛,好奇心。根據本班學生身體的實際水平和文本特點,選擇“以讀感悟,讀中熏陶”的教學方法,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書聲瑯瑯,爭論不休,興趣濃厚。新課標強調指出:要在讀中使小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運用用導讀式教學法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個思維的定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邱少云的偉大壯舉,讀出他的堅強意志,讀出對他的崇敬之情,抒發學生的自我情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真正體現新課標快樂學習語文的精神。
三、案例敘述
1.課前小插曲。
預備鈴剛響過,學生迅速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師上課。當學生看到老師手中邱少云的相片后,一個男生小聲地問:“老師,今天講什么內容呀?”“今天就講邱少云?!崩蠋熁卮?。
“啊,就是烈火燒身也一動沒動的英雄?。 迸瑢W發出了感嘆。一提到英雄,學生特別興奮,他們都喜歡英雄,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2.圖片導入,激發欲望。
同學們,中華民族英雄輩出,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前輩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這位英雄是誰么?”(用PPT出示邱少云烈士紀念碑的圖片)學生一起回答:“邱少云?!闭l能講一講邱少云的事跡嗎?一個小女生繪聲繪色地講邱少云的故事,學生聽得很入神。教師及時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的戰友邱少云》這篇課文,教師板書課題。李新元記錄了他所目睹的邱少云烈火燒身紋絲不動,最后英勇犧牲的事跡?,F在,我們就懷著敬仰的心情來學習這篇課文,一起緬懷這位年輕而偉大的戰士。
3.自主探究新知,構建精彩課堂。
(1)學生默讀后,教師問:“文中哪個詞語深深地打動了你,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說一說。”(紋絲不動)他為什么紋絲不動呢?帶著這個問題自學課文。
(2)自讀課文,出示自學要求。
請用“?”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用一句話概括邱少云是一個怎樣的人?
(3)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匯報字詞,理解詞義。經過激烈地討論,師生達成一致認為:邱少云是位年輕而又偉大的戰士。
(4)細讀課文,思考:
①邱少云和戰友們在執行任務時環境怎樣?他的表現的如何?
火是怎么燒到邱少云身上的?“我”當時的心情如何?邱少云是怎樣表現的?
②從哪些地方能夠讀懂‘紋絲不動’這個詞的?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
引導學生從原因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含義,指名讀句子“太陽漸漸爬上山頭……容易看見我們?!?/p>
再從表現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含義齊讀句子“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邊不遠的邱少云……我幾乎找不到他?!?/p>
然后從后果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含義,品讀句子“但是這樣一來……這一次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p>
最后從結果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深層含義“為了整個班……沒發出一聲呻吟?!?/p>
(5)潛心會文,領悟情感。
①教師懷著無比崇敬、無比悲壯的心情范讀課文第7、8自然段,問:“文中哪些描寫深深地打動了你,帶著敬佩之情讀一讀?!背鍪菊n件:我的心繃得緊緊的……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②討論:“你覺得烈火中的邱少云與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么?”
③討論后朗讀第七、八自然段,并試著背下來。
四、教學效果
本節課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讀中悟情”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學文,通過討論、讀書、批劃等形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理解文本,體現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恰當地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強烈的視聽效果縮短了時空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邱少云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的壯舉。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升華情感, 消除心理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反思與分析
《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案例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平等的對話平臺,讓學生在民主、自由、開放的氛圍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注重個性化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偉大,學習邱少云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合理評價學生,給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臺,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彰顯了語文魅力。
這節課的啟示:教師要充分備課,更新教學理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如何遵守紀律,應該寫一寫讀后感,使語文走向生活,指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