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琴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始引入更多新的教學方式。以合作學習方式為代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強自立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對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在現階段的研究現狀及解決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物理教學 教學模式
引言
近年來,合作學習方法已經開始在各學科中廣泛應用,尤其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不斷改變。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沖擊,將以往局限于書本知識及完全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淘汰,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因此合作式學習方法的應用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現狀
(一)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特點
在初中物理學習階段,學生往往接受的是比較容易記憶的概念、公式等,而且所涉及的問題難度小、易計算。而進入高中之后,學生將面臨更多推理、歸納及論證。例如,物體運動中在受摩擦力影響下會自動停下來,在高中物理中對其解釋卻是能夠改變物體狀態的并不是靠力的維持,可能出現不受力狀態下的勻速直線運動或物體靜止。這就使學生很難在物理學習中發現規律。尤其對剛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未學習到數學中關于矢量的知識,便在物理課堂中要學習運動學,而運動學中又涵蓋了許多矢量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所以學生的學習會遇到很大困難。另外,從高中物理課程角度分析,由于每個章節都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當學生在某一部分物理知識學習中沒有打好基礎,會直接導致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長此以往,便會使學生失去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現狀
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現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依然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有完全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完全依賴教師講解,缺乏對問題的思考;第二,盡管部分學生已開始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方向努力,但存在很多極端做法,如在課堂中象征性地將合作討論方法提出,但基本為學生左右位之間的討論,使合作學習方式呈現無序狀態;第三,教師將合作學習方法錯誤地理解為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教學手段,只需通過調動學生積極性即可,這就造成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發生脫節,沒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1]。
(三)合作學習方式面臨的問題
當前,合作學習方式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第一,小組建設問題。從前文中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特點可以看出,尤其對剛邁入高中的學生在接觸新的物理知識過程中將面臨很大的困難,而教師又無法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及性格特點進行分組;第二,合作效果的問題。合作學習方式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注重課堂氛圍,忽視了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尤其在物理知識與數學知識結合方面,缺乏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這就導致學生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第三,教學評價問題。很多小組合作過程中對所討論的問題,教師并沒有給出具體評價,使學生對疑問之處仍然比較模糊,沒有實質性收獲;第四,課堂時間限制問題。目前,高中物理課堂時間一般為45分鐘,若將教師講授過程及小組合作學習完全局限在課堂時間內,并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2]。
二、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一)合作學習方式對教師及學生的要求
1.從教師角度分析
首先在小組劃分中,應通過性格、性別及成績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搭配分組,使組內成員保證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其次,學習目標的明確。學習目標的明確需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而且要求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如用M表示地球質量,以G表示引力常量,而存在一人造地球衛星,其軌道半徑為r,據此通過已知量對衛星線速度V進行表示。在此問題基礎上,繼續進行設計,即:衛星到地球距離與線速度V存在什么樣的關系。然后對近地恒星及第一宇宙的概念進行討論分析,若小組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加上教師的從旁引導,便能得出一系列結論,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進而實現學習目標;最后教師的指導作用應充分發揮,盡管學習合作方式主要在學生之間進行,但教師不應置身其外,需對小組實行巡視與觀察,既能對每個學生學習的情況有所了解,又能給學生一定鼓勵。
2.從學生角度分析
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方式,學生必須懂得對小組的自主管理,對較復雜的物理難題可實行角色分工,并適時展開活動,使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展示出來,最后在所有成員共同努力下實現各自的學習目標。
(二)合作學習過程的宏觀調控
教師在對課程設計時需考慮合作學習中討論的問題,其必須具有典型性與思維性,而且需保證整個討論過程能夠有序進行,避免從問題的引入直接跨越到問題的結果。例如,在學習牛頓運動定律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可將例題向學生展示,然后進行分組討論,討論過程中首先可讓學生對例題進行分析并解決,隨后小組所有成員對牛頓第二定律相關知識及其解題步驟進行歸納,并由小組代表做出展示,最后提出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整個學習過程既發揮了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體現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另外,教師需把握時機進行適當點撥,特別是在問題得到解決的瞬間,教師的引導將成為點睛之筆,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都給予幫助。
(三)合作學習方式中評價機制的完善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往往是保證合作學習方式的關鍵。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主要從任務完成情況、知識技能習得方面等。另外,教師的評價在合作學習教學中應貫穿整個活動的始終,對優秀小組及優秀成員進行課堂表揚,對學習水平較低或表現較差的學生應及時指出不足之處并給予適當鼓勵。同時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個人表現,性格特點,以及最終考核結果做好記錄工作,為以后如何推進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提供借鑒[3]。
結語
合作學習在現階段是保證學生團隊意識與創新精神得到培養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活動更生動、有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實現教育的真正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渭利.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張龍.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策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
[3]臧金娟.小組合作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D].魯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