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平
倡導和推行校長職業化,用意在于強調校長行為的自主權,彰顯校長工作道德倫理的優先性和重要性,而非意味著校長職業化是一付可以消弭校長負責制沉疴的靈丹妙藥,更非意味著校長工作只有徹底擺脫政治的干預與管制才是可取的和有效的。
如今理論研究中存在一種不良傾向,那就是為了突出校長職業化的重要性,肆意放大現行校長負責制的弊病,虛幻夸大校長職業化的功效,似乎校長職業化與校長負責制根本對立。實際上,我國現在普遍推行的校長負責制,是在總結、吸納建國后學校內部領導體制歷次改革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而逐步形成起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毋庸諱言,這種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確實面臨著不少問題,但總體上仍是一種無法替代的制度。有人批評校長負責制已成一紙空文并企圖以校長職業化取而代之,這種做法顯然不妥。對于校長負責制所存在的問題,校長職業化果真能夠神奇地化解和清除嗎?結論很明顯,不能。因為校長職業化只是校長負責制中的一個部分,它們不處在同一個層次。校長負責制關涉到整個學校內部的領導制度,是學校的根本組織制度,它的涵蓋面很寬。而校長職業化主要是一種有關校長的任用制度和專業資格規定,較之于校長負責制而言,它涉及的范圍狹窄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