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繼華


為深入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尋求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從2014年5月中旬至6月底,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市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的數控技術、計算機、電氣工程、機電工程、建筑工程、財務會計等主要專業的586名畢業生進行了調研,其中男生392名,占調研對象總數的66.9%;女生194名,占調研對象總數的33.1%。
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不容樂觀
通過對調研所獲得的基礎數據的綜合分析,結合訪談和座談了解到的情況,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普遍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 調研結果顯示,有56.4%的學生根本沒有制訂日常的學習計劃,22.8%的學生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制訂學習計劃;有53.1%的學生在課堂上思維不活躍,多數學生被動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只有18.9%的學生主動去請教老師或其他同學;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只有20.1%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48.9%的學生選擇與同學討論完成,這也說明多數同學作業有依賴別人的傾向,課堂聽課的效果不好,缺乏獨立思考;大多數學生每天投入學習的時間僅限于聽課和做作業。這些數據表明,高職院校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差。
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統計數據顯示,90.1%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也很想了解一些學習方法,但多數學生還保持著以前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缺乏主動性和科學性。在回答“平日學習中,你是否堅持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的問題時,53.7%的學生選擇沒有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老師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同時,從調查統計結果來看,僅有22.7%的學生課后經常復習,大多數學生復習是為了應付考試。調研表明,學生也普遍不重視對所學知識的總結和提煉,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僅有23.8%的學生上課時能夠堅持記課堂筆記,多數學生只是習慣性地記下老師上課時的板書內容,其實并沒有真正消化和理解;僅有18.2%的學生在課后能夠提煉總結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主動學習的動力不足 數據表明,高職學校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38.4%的學生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能夠順利畢業并拿到畢業證書,55.6%的學生是為了畢業以后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僅有31.5%的學生對目前所學的專業感興趣,21.2%的學生對自己學好專業很有信心。這些數據表明,高職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高職學校的學生本身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也參差不齊,在課堂上,有許多學生聽不懂老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長此以往,一部分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失去學習的動力。
缺乏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調研顯示,48.2%的學生希望課堂上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多些,老師只要講解重點內容就可以,要多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多一半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上比較被動,極少有自己思考和思維的空間。對于師生關系,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朋友式的關系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但這種關系比較缺乏。從學校的整體學習氛圍來看,只有到了臨近考試的時候,學生業余時間才會主動去教室學習。多數學生在業余時間經常玩電腦、打游戲或進行體育活動,主動學習的時間非常少。
對策
加強校風學風建設,推動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 學風既是學生學習狀況的綜合表現,也是衡量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特征。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良好的校風和學風能能夠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和動力。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高考成績不佳,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欠缺,很多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并沒有太多了解,因此學習目的不夠明確。高職院校應當進一步加強校風建設,以良好的校風帶動學風,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職院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明確人生方向,樹立遠大理想,不斷增長才干,最終成長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優秀人才。
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著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還不完全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部分老師的授課方法、教學方式缺乏創新,與實際工作脫節,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也影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學校的教材選擇和課程設置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不完全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學生對有些課程完全失去了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厭學心理。高職院校應當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強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追求實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教學可以采取靈活生動的授課方式,增強知識性和趣味性,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同時,要注重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滿足個人成長發展的現實需求 創新能力是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內在表現,是一個人職業成長發展的重要方面。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壓力,創新能力是高職學生能否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素質之一。高職院校應該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過現場實習、頂崗作業、參與企業項目等形式,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總之,高職院校應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社會需求,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