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嬌
摘 要: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向高一級的職業學府輸送人才和學生就業的雙重任務,在實踐教學中,語文教學除了要應對高考之外,還要充分突出語文的學科功能,為學生走向社會打好能力基礎。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加強語文學科的基礎功能教學、加強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教學、加強語文學科目服務功能教學等方面從不同的視角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進行探討,希望為中職語文教學提供一些理論性的參考。
關鍵詞: 中職教育 語文教學 教學現狀 功能教學
無論把語文課詮釋為語言文字,還是語言文學,語文課的工具性、人文性、職業性、發展性功能都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的職教理念引導下,中職學校出現了重視專業技能教學而忽視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傾向。職業教育的工具功能明顯了,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卻淡化了。在多年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我針對這種現象做深入的探究,也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特于此撰文提出,與廣大語文教學同仁切磋交流。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方面。教學目標不明確,盡管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都規定了中職語文的“課程標準”,但是這個標準非常寬泛,一些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教學方向。在教學中多向學生傳授知識,多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多數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多憑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開展教學。這些因素無形中制約了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
2.教法方面。教法單一,趣味性不強。在中職語文課堂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一直影響中職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以知識為中心的“死記硬背”現象仍十分普遍,造成語文課堂死氣沉沉、枯燥無味。這種脫離學生、脫離生活的教學,使得學生逆反心理非常強,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參與語文課的積極性。
3.關注學生方面。學生個性發展中缺乏人文素質。中職學生多數是在初級中學學習較落后的學生。他們來到中職學校,認為只要掌握了專業技能就能謀得一份好工作,語文學習與職業前景無關,便將語文視為可有可無或多余的。長時間的積累造成學生個性發展中缺乏人文素質。然而,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理解自我,觀察自然,分析社會,可以幫助學生用辯證的思想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有些職業工作性質就是與人打交道,服務他人。因此,人文素質對中職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即使是制造業的一線工人,需要生活、需要使個人的職業生涯有長足的發展,同樣需要人文素質。這些恰恰是中職學生身上缺少而語文課可以填補的。
二、加強語文學科的基礎功能教學
1.結合學生的特點,讓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媒體,進行聽說學習和訓練。除了要努力升學的一部分學生外,大部分學生都要在中職畢業后就業,在這種情況下,具備良好的聽說等語文素養對一個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種意義上,聽說能力幾乎就是一個人素質的反映。我很重視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結合學生基礎差,對當今的電腦網絡都非常著迷的特點,我從不束縛學生愛上網的個性,而是對他們上網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在網上搜索健康有趣的語文方面的視聽教材,或者是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影視材料。讓他們巧記里面的臺詞,達到能夠背誦的狀態。有時還會引導他們結合這些內容情節,自編自導一些小話劇,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活動中提高聽說能力。
2.讓學生養成快樂閱讀和積極寫作的好習慣,從而培養讀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讓學生快樂閱讀和積極寫作。教師要努力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使學生日有所讀,讀有所記,養成樂讀愛寫的良好習慣。有了興趣,光讀光說不是最終目的,讀的結果是能把看到的、觀察到的上升到思維中,通過感知,形成思想或獨特見解,這就是讀書心得。教師教學生如何寫已是閱讀訓練的關鍵。因此,在閱讀課上要教給學生記讀書筆記的方法。為了使讀書筆記很好地堅持,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要定期對學生的讀書筆記,進行評價激勵。
三、加強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教學
走上社會的學生都會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原來在學校里所學到的好的學科知識用不上了。但是唯一能廣泛運用的,即是語文學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語文。要想實現培養高素質社會人才的目標,我們就絕不能忽視語文的工具性作用。它在某種程度上,對于開啟學生的思維和智慧,提高其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說,語文學科是開啟其他自然學科之門的一把鑰匙。對于有升學要求的學生,學好語文是其必然的選擇,而對于欲中職畢業后就業的學生,應讓其明確,語文強大的工具性功能是他將來走上社會后不可或缺的知識財富。與人溝通交流,郵件往來,應用寫作都根本離不開這個工具,只有在中職學校打好語文基礎,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一帆風順。
四、加強語文學科目服務功能教學
中職語文課程作為中職課程體系的一個部分,不能偏離職業教育的價值目標,必須服務于職業教育的專業理論課教學,這是它的使命所在。對于中職語文課教學的功能定位的認識必須跳出傳統的學科本位思想,將它自然地融入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中,并從中能夠把握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策略。有些語文老師采用了技能訓練中的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等策略,進行應用文訓練,成效顯著。在中職語文課教學中滲透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只有在學生一進校起就開始引導學生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進入專業技能學習前不但做好學科知識上的準備,而且做好職業訓練的素養準備。如通過對一些規章制度的解讀,幫助學生理解其背后的科學性和人文性。語文課程中一些基本素養訓練,如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意志等,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在當今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在完成語文能力培養的情況下,努力塑造優異的人格魅力。中職語文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挖掘語文學科的功能性、實踐性,結合語文學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特點,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