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安 ?男,漢族,出生于1959年,中共黨員。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卻在三尺講臺上站了38年。38年的酸甜苦辣,成就“拼命三郎”的一生。他不顧醫囑出院便回教室,堅持教學;他不斷創新,開創“‘獨角號碼’數字記憶法”,讓學生輕松學習歷史;他刻苦鉆研,研發“四步教學法”,使學生可自主學習……他于1977年踏上教師崗位,榮獲15項全國性獎勵、45項市級獎勵、多項榮譽,是重慶市奉節縣永安中學教科室主任、教授級中學教師。
作為一名科任教師,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如何帶領全班學生共同前進。一般來說,所教班級人數都比較多,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學習態度千差萬別,如何將他們組成學習共同體,這是最能考驗科任教師的教學智慧的。因此,教師要樹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平等教學觀,放下架子和學生交朋友。現在,我們面對的大多數學生在家中或是“小王子”,或是“小公主”,如果教師一臉嚴肅狀,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是很難獲得真實的教學反饋的。此外,教師也要不斷營造共同學習、整體前進的氛圍。優等生取得新成績時,教師要給予表揚,但也不要忽視學困生的進步,做到小進步大表揚。而且,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錘煉教學技能技巧,讓學生既尊重又喜愛,把課堂變成學習樂園。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按照我們教鞭所指引的方向前進!
說到“‘獨角號碼’數字記憶法”(解決學生記憶歷史年代的難題)和“四步教學法”(解決課程改革學生自主學習本土化實施的難題),我所做的這些,只不過是一名山區普通初中教師在教學研究中進行的微觀探索,但卻給我和我的學生帶來很多樂趣。當學生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編出的記憶口訣時,他們和我的喜悅之情不可言表。當學生按照我們共同探索的教學方式一步一步地在課堂上進行演繹時,成就感也會油然而生。
30多年的教師生活,帶給我無限的快樂,也讓我享受著幸福的生活。今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實現過程中,應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我期盼我的每節課學生學得高興,我教得開心;我祝愿并冀望著我的學生在走向社會時,都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有用之才。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