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人們常說,好醫生就是夠準確判斷病人的病情,然后對癥下藥,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那么用心的教師,也會千方百計地找到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方法,獲得學生的認可與
信任。
上完高考前最后一堂語文課,我剛走出教室,就被一個同學拽住了,回頭一看,是該班的小章。他急切地塞給我一塊糖,轉身又跑回了教室。我有些詫異,忙仔細打量著手中這塊糖,很普通的水果糖,幾乎每個超市都可以買到,但它又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在糖的包裝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還畫了幾幅精致的小圖,主題是表達對我的感謝與祝福。我當時感動得差點流下眼淚來,雖然沒吃這塊糖,但內心卻早已甜似蜜。因為這一切來之不易,這是小章對我這個語文教師的最好的回報,也說明我這兩年的心血沒有白費,證明我對小章的教育是成功的,作為教育者,怎能不幸福、不感動呢?
我不禁回想起兩年前,那時高二年級剛分了文科班和理科班,其中一班是理科實驗班。我發現班里少了許多熟悉的臉龐,多了幾張陌生的面孔。為了盡快熟悉新分來的學生,我趁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的時候,輕聲地挨個兒問新同學的名字,大家都友好地與我交流。但是當我問到靠窗一排第二個男生時,他卻根本不理睬我,只是把頭一低,“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該怎么辦。這個男生腦袋圓圓的,臉蛋兒胖乎乎的,很可愛的樣子,但為什么面無表情,對我的問話置若罔聞呢?
看著我尷尬的樣子,旁邊的學生抬起頭對我說:“老師,你別問他了,哪個老師問他,他都不吭聲,可能有自閉癥吧。”我聽了這話嚇了一跳,怎么能這么說同學呢?多傷自尊呀!我忙轉身看他,可是他卻像沒聽見一樣毫無反應,沉默
依舊。
后來,我從別的學生那里得知:他叫小章,平時沉默寡言,但很有主見,因理科成績突出被分到此班。
開學兩周了,我和新分來的其他學生關系已經十分融洽,課上你問我答,討論交流,好不熱鬧。但熱鬧是我們的,小章一直都沒有參與進來,因為他仍然拒絕與我交流對話。我上課有時會提問他,甚至會選擇最簡單的問題,可他依然充耳不聞,不聽不看不回答。但我沒有放棄,依然在尋找可以打開他心扉的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機會終于被我等到了!有一天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說到梁山好漢的綽號時,我用眼睛瞟到一直以頭頂“示”我的小章竟然也把頭抬起來了,而且眼睛中有亮光一閃!我趕緊迎著他的目光望去,生怕錯過眼神交匯的寶貴一刻!但為時晚矣,小章已迅速回到他平常的上課狀態,我亦無計可施。下課后,我正忙著收拾教學用具,突然一個小紙團被扔到了講桌上,莫名其妙的我展開皺巴巴的紙條,發現上面寫著關于梁山好漢綽號的問題,這幾個問題又偏又難,有的我還真答不上來。再看字跡,我認出竟然是小章寫的!這個契機得抓住!我的大腦飛快運轉,從這張紙條上可以看出,小章對《水滸傳》很感興趣,而且有比較深入的研究,還可以看出他雖然默不作聲,但心里是很希望老師關注他、肯定他的。于是我走到他的座位前,十分坦誠地對他說:“老師對《水滸傳》的了解不深,你提的問題我真回答不上來,但老師能看出你對《水滸傳》研究得比較透。老師今天想請你幫忙出一份《水滸傳》閱讀知識問卷,掃盲級別的就行,看看咱班同學對《水滸傳》這部名著了解多少。”也許是我虛心求教的話語打動了他,也許是我誠懇的態度感染了他,也許是我的請求讓他終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總之,小章重重地點了點頭,說了一個字—行!
第二天一早,我剛到辦公室,小章就探頭探腦、面帶羞澀地走進來交“作業”了。我真是又驚又喜,沒想到我的一個請求竟讓小章如此積極主動,看來這個“藥方”是對“癥”了。我趕忙打開U盤看小章的“杰作”,結果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因為小章的這份問卷是用繁體文寫的,而且題目異常刁鉆古怪,這哪里是掃盲版,簡直是《水滸傳》“骨灰級”讀者的檢測版,根本不適合我那些連“武松”與“魯智深”都弄混的學生!看著頭一次向我投來熱切目光的小章,我連忙調整好情緒對他說:“老師沒想到你能這么快速、認真地出好這份問卷,真讓我感動,這說明你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學生。通過這份問卷,也可以看出你是個超級《水滸傳》迷,如果咱班同學都能像你一樣熟讀《水滸傳》,那老師該多開心呀!可現實情況是咱班同學對《水滸傳》了解不多,可能有一多半的同學連從頭至尾讀一遍都沒做到,所以,估計他們回答你這份問卷有困難。這樣吧,這份問卷我先收著,等大家對《水滸傳》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后再做。你幫老師再出一份特別簡單的簡體字的問卷,可以嗎?”小章高興地點點頭。怕他再出難題,我又給出了兩個簡單題目的范例。第二天一早,小章又興沖沖地送來一份問卷。我簡單地做了一點修改,便印發給學生作答,并且在課堂上隆重表揚了小章,倡議大家向他學習。
我偷眼瞄向小章,他依然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但是微微上揚的嘴角已透露出他內心的喜悅,而且他把頭抬起來了,只是還不習慣與我用目光交流。
后來,小章在語文課上和課下的表現越來越好,我們的師生關系是外冷內熱,溝通已經沒有障礙了。
所以才出現了文章開頭“一塊糖果謝師恩”—這令我難忘的一幕。
小章由最初對我不理不睬到愿意親近我這個老師,并且懷著感恩之心離開學校,這巨大的轉變來自哪里?我想這其中的奧秘在于我能夠放下身段,坦承相待,并巧妙發揮他的特長,使他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注的喜悅,從而向我敞開心房,逐漸接受我、走近我、信任我,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更為重要的是,我給了他一片希望的“綠葉”,將他的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并促使其不斷抽枝吐葉、萌發新芽,最后長成郁郁蔥蔥、綠意盎然的參天大樹,回報給教師整個春天。
人們常說,好醫生就是能夠準確判斷病人的病情,然后對癥下藥,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那么用心的教師,也會千方百計地找到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方法,獲得學生的認可與信任。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的責任就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里鏡去找機會;會拿靈敏的手去抓機會。”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細細想來,在對小章的教育過程中,我抓住了“尊重學生”的教育秘訣: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自尊心;同時給予他體驗成功的“綠葉”,讓他在欣賞的“陽光和空氣”中綻放生命,并在成功的體驗中走向自信的春天,走向更大的
成功。
(作者單位:北京市永定路中學)
(責任編輯:江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