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勝 張娟
有人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由此可見,讀書不僅可以使人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使人明理、睿智。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讀書看報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至關重要。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成為當前應重點研究的重要課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閱讀欣賞的主體。如果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加強生本(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用智慧點燃智慧,用心靈溝通心靈,用創新激活創新,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欣賞、鑒賞,就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習慣和語感,增強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和評價能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應做到:
一、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
傳統文字閱讀,小學生往往感到厭煩,運用網絡多媒體動畫技術,將動畫、聲音、圖片和文字內容有機融合。小學生閱讀文章像看動畫片一樣,閱讀興趣非常濃厚,這種閱讀方式特別對哪些不愛看書的孩子非常有效。同時,在網上教師可大量精心準備的閱讀內容,超鏈接的閱讀方式,大大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信息技術環境以教學信息呈現的多媒體化,教學信息的超文本方式,教學信息儲存的大容量,教學過程具有的交互性、開放性,以及學習資源獨特的共享功能等優勢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大閱讀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小學《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課程總目標中規定:“六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第一學段(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能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拓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低年級(1-2年級):(1)利用多媒體光盤、網上動態的圖編故事、講故事,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2)適當閱讀一些歷史故事、典故、童話、詩歌、淺顯的科普兒童讀物,增加識字量,用一句話把自己閱讀感受寫出來;(3)每一年閱讀量不少于5萬字。
中年級(3-4年級):(1)借助多媒體光盤、網上閱讀材料獨立閱讀;(2)三年級閱讀量不少于15萬字,四年級閱讀量不少于30萬字(兩年的總閱讀量不小于45萬字,略高于課程標準要求);(3)通過閱讀使學生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
高年級(5-6年級):(1)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文中的一些語言表達方式;(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3)學會精讀、略讀、瀏覽,培養捕捉相關信息的能力;(4)利用網絡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每學年不少于55萬字(兩年閱讀量110萬字,略高于課程標準要求);(5)通過網絡閱讀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養成積累習作素材的良好習慣。
二、構建一個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體驗性閱讀課堂樣式。
課文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感受語言的過程,感受語言是領悟語言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擁有了許許多多的閱讀經歷,才會形成對語言敏感性、聯想性、想象性的認識,才會積累閱讀經驗,具體分三個階段:
“激發啟動——參與學習”階段:旨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創設情境,造成認知沖突,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全體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
“指導學習——創新學習”階段:是核心環節,利用多媒體、網絡中的迷人的畫面、動聽的樂曲、形象的造型等資源,為學生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弘揚學生主體能動性,主動學習,形成師生互動、生生合作、人機互促,使學生在認知、操作、探索、創新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發展。
“反饋學習——反思學習”階段:旨在讓學生品嘗學習、探索和創新的歡樂,反思學習過程,看到自身力量,煥發學習信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以便激發他們對閱讀內容的濃厚興趣,從而主動積極地學習探究。
三、構建閱讀學習專題網站,建立校本閱讀資源交流與共享平臺。
通過制作閱讀學習專題網站,針對學生特點,指導學生實行網上閱讀、網上交流。對低年級,選擇設計極富童趣的連環畫、小故事等,提高低年級網絡閱讀興趣和能力;對高段孩子,通過專題的形式進行閱讀指導。在制作專題網站時,建立相對應的校本閱讀資料庫,在資源庫中將收集到的資料發布在校本資源交流平臺上向學生展示,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文章閱讀。支持學生及家長利用網絡進行資源共享,強化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四、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一套課外閱讀機。
引導學生課后利用網絡收集詩歌美文,進行網上自由閱讀、專題閱讀等,還可以讓學生根據閱讀的興趣與愛好在網絡上圖文共賞,多向思維。在網絡閱讀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指導學生運用網絡進行資料收集、分析、重組,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寫下自己學習后的心得體會,及時向學校組建的校本閱讀資源交流平臺投稿。
閱讀興趣和能力培養是一項較難實施的系統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見影。教師必須循循善誘,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逐漸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和生命需要,讓學生熱愛閱讀,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識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