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思維學科,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與結構、思維方式與方法、數學思想與觀念。而這些應該在每堂課上潛移默化地滲透。因而,我們的每一堂課都必須實現有效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可謂是如魚得水,但不可否認,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學生,教育學生,學生仍然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標提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數學活動應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從“以學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看法。
一、融洽師生關系
長久以來,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學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師說了,要這樣做”“老師不讓這樣做”“你做得不對,我們老師教的不是這樣”這些觀念影響了學生,他們的思想遭到限制,嚴重阻礙了思維的發展。因此,無論在生活還是教育教學中,教育者都應擺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允許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道判斷題“250×40的結果至少有兩個零”,有的同學認為是正確的,因為兩個因數的末尾有兩個零,根據“因數的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簡便計算法則”,一眼就能看出有兩個零,而有的同學卻認為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應該是至少有三個零才對。因為除了根據“因數的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簡便計算法則”,看出有兩個零外,還有25中的5和4相乘的結果還有一個零,也能一眼看出來。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如果老師搞“一刀切”,否認其中的一種說法,就會導致學生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只能依賴老師和其他人,久而久之,就會嚴重阻礙思維的發展。反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則還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此外,教師還要能虛心聽取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師生之間產生相互信任的氛圍,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也會逐步提高。此外,還要允許學生說錯,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大膽思考,積極發言,說錯了不要緊,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這樣,學生就會大膽想象,積極思考,敢于發表觀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
二、穿插故事教學
重視知識的運用,不僅使學生掌握一種技能,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的科學發展道路。課堂上有意識地將故事引入數學課堂。用數學智慧解決故事問題,學生會在愉悅的情境中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這樣數學課堂的互動氛圍自然形成了。例如,教學“分數乘分數”一課時,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唐僧師徒一行到西天取經,路途遙遠而艱辛,由于奔波勞累,大家口干舌燥,實在走不動了,師傅叫八戒去找些東西解渴,懶洋洋的八戒不去化齋,便從老農的瓜地里偷吃了許多西瓜,被老農追打時,還抱走一個,半路上又被他吃得只剩下2/3個了,當師傅問他西瓜從何而來,八戒吞吞吐吐地答不上來,這時師傅已經猜到八戒的西瓜八成是順手牽羊偷來的,因而十分生氣,堅決不吃,并將八戒狠狠教訓了一頓。悟空趕忙從八戒手里搶過西瓜說:‘師傅不吃,我們3人就分了吧,每人吃1/3。’八戒一聽急了,立即說:‘不行,不行!西瓜是我拿回來的,我不能只吃1/3,沒有1/5也要1/4。’悟空就切了1/5給八戒。八戒一看直拍腦門大喊:‘猴哥,我上當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八戒為什么喊上當了?”出示題目:有2/3塊西瓜,悟空和沙師弟各吃其中的1/3,八戒要吃其中的1/5,他們各吃了多少塊西瓜?學生自主探究后,我組織他們討論,這時班里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小組匯報時個個滔滔不絕而且熱情洋溢,我乘機對學生進行不能偷盜和貪吃的思想教育,學生很愿意接受。數學課堂的互動氛圍被推向極致,這樣既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又能把枯燥的知識故事化、趣味化,還把學生的情感態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三、培養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態度、意志、毅力、性格、習慣、方法等。在計算題中,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度,主要表現在缺乏濃厚的興趣、認真的態度、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例如:一些計算題并不是學生不會做,而是由于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草率、不進行演算所造成的。因此,在計算題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四、進行幽默教學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就會筑起一道師生互不理解的高墻;教師不理解兒童,兒童也不理解教師。”研究表明,師生情緒嚴重對立時,學生會拒絕接受來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礙他們對正確要求的意義的真正理解,即所謂“意義障礙”。而教學中幽默是和諧師生之間關系,消除意義障礙的良藥,可使學生感到老師的人情之美和性格優點,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達到“親其師,信其道”。
五、培養堅強意志
意志是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是非智力因素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
1.持之以恒、打好基礎。小學生做計算題時,往往只滿足會做而已,不善于進行必要的練習,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計算題教學中,首先要向學生講明計算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具體要求,扎實訓練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讓學生每天一練,及時督促、及時檢查。
2.知難而進、不怕困難。針對小學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善于做或做不準稍復雜的計算、簡算、估算等題目的弱點,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小學生的思維障礙,然后對癥下藥。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如:“趣題征解”、“巧算比賽”、“看誰估得準”等,培養學生知難而進、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
3.一絲不茍、全面考慮。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小學生的一絲不茍的品質。通過對作業書寫的要求,使學生形成態度認真、書寫規范、步驟完整、考慮全面的好品質。
總之,要實現有效教學,優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老師不僅要研究教學方法,還要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凡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就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學;凡是學生能自己動手做的,就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做,盡量給學生提供表現自我、展示能力的機會。